第2611章 麟趾呈祥(166)[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nbsp第二天一早,赵家麟告别了周大儒和沈文,带着五千兵马,踏上了前往西南的路。他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圆满完成皇帝交给自己的任务,不辜负皇帝的信任,不辜负百姓的期望。他的儒道之路,还在继续,而西南,将是他新的战场。
nbsp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咯吱声响,窗外的景色逐渐从中原的平原变成西南的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遮天蔽日,偶尔能听到山间猿猴的啼叫,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水汽,与西北干燥的气候截然不同。赵家麟掀开窗帘,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心中思绪万千——西南少数民族叛乱,表面是百姓反抗,实则是当地官员长期压迫所致,若只靠武力镇压,恐怕只会激化矛盾,唯有恩威并施,才能真正平定叛乱,安抚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大人,前面就是黔州地界了,黔州知府冯大人已经在城外等候。”随从的声音打断了赵家麟的思绪。
nbsp赵家麟收起目光,整理了一下官服:“知道了,让队伍放慢速度,我们先去见冯知府,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nbsp抵达黔州城外时,只见一个穿着知府官服的中年男人正带着一群官员等候在路边。男人面色憔悴,眼神焦虑,正是黔州知府冯远。看到赵家麟的马车,冯远连忙上前躬身行礼:“下官冯远,参见赵大人!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nbsp赵家麟翻身下马,扶起冯远:“冯知府不必多礼。如今西南叛乱紧急,我们还是先入城,详细说说叛乱的情况吧。”
nbsp“是,是!大人请随我来!”冯远连忙点头,引着赵家麟往城内走去。
nbsp黔州城的街道格外冷清,店铺大多关门闭户,偶尔能看到巡逻的士兵,神色警惕地盯着过往行人。赵家麟皱了皱眉:“冯知府,黔州城的情况怎么这么糟糕?叛乱的少数民族已经打到城下了吗?”
nbsp冯远叹了口气,苦着脸道:“回大人,叛乱的是西南的苗族部落,他们聚集了五千多人,已经攻占了黔州下辖的三个县城,杀了不少官员和地主。现在他们虽然没有打到黔州城,但城里的百姓都怕得很,纷纷关门闭户,不敢出门。下官已经派人向朝廷求援了,可一直没等到消息,幸好大人您来了,不然黔州城恐怕就保不住了!”
nbsp赵家麟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你可知苗族部落为何叛乱?是他们故意挑衅,还是当地官员有什么过错?”
nbsp冯远眼神闪烁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这……这应该是苗族部落故意挑衅。他们向来不服朝廷管教,经常劫掠百姓,这次叛乱,也是早有预谋的。”
nbsp赵家麟心中冷笑——冯远这番话,显然是在隐瞒什么。若是苗族部落真的只是故意挑衅,百姓怎会如此恐惧?恐怕当地官员的压迫,才是叛乱的主要原因。但他没有当场点破,只是说道:“冯知府,光靠猜测是没用的。我已经让人去苗族部落的领地打探消息了,等消息回来,我们再制定平叛方案。在此之前,你先让人打开城门,让百姓正常生活,同时安抚好城内百姓的情绪,不要引起恐慌。”
nbsp“是,下官遵命!”冯远不敢反驳,连忙点头应下。
nbsp接下来的几天,赵家麟一边等待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一边在黔州城内巡查。他发现,黔州城的百姓大多面黄肌瘦,穿着破旧的衣物,而知府衙门和一些地主的府邸却富丽堂皇,显然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更让他气愤的是,他还看到几个衙役正在街头欺压百姓,强行征收赋税,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nbsp赵家麟立刻上前,喝止了衙役:“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欺压百姓,强征赋税!”
nbsp衙役们看到赵家麟穿着官服,腰间还挂着钦差令牌,顿时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跪倒在地:“大人饶命!我们也是奉命行事,是冯知府让我们征收赋税的!”
nbsp“冯知府?”赵家麟皱起眉头,“他让你们征收什么赋税?为何百姓们如此抗拒?”
nbsp一个年老的百姓鼓起勇气,上前说道:“大人,我们已经交了今年的赋税,可冯知府说要筹集军饷,抵抗苗族部落,又让我们再交一倍的赋税。我们家里本来就没什么粮食了,要是再交赋税,就要饿死了啊!”
nbsp赵家麟心中怒火中烧——原来冯远不仅隐瞒了苗族叛乱的真相,还借机搜刮百姓,中饱私囊!他立刻下令:“把这几个衙役押起来,交给冯知府严加审讯!另外,传我命令,立刻停止征收额外的赋税,已经征收的,全部退还给百姓!”
nbsp百姓们闻言,纷纷跪倒在地,感激地说:“多谢大人!大人真是为民做主的好官啊!”
nbsp赵家麟扶起百姓们,语气诚恳地说:“乡亲们,这都是本官应该做的。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查明真相,还你们一个公道,也会尽快平定叛乱,让你们过上安稳的生活。”
nbsp回到知府衙门,赵家麟立刻召见冯远。冯远看到被押起来的衙役,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赵家麟盯着他,语气冰冷地说:“冯知府,你可知罪?你不仅借机搜刮百姓,中饱私囊,还隐瞒苗族叛乱的真相,你说,我该如何处置你?”
nbsp冯远吓得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大人饶命!下官知错了!下官再也不敢了!苗族叛乱确实是因为当地官员压迫百姓,他们不仅强行征收赋税,还抢占苗族百姓的土地,杀害苗族的首领,所以苗族百姓才会叛乱的!下官也是被逼无奈,才隐瞒真相的啊!”
nbsp赵家麟冷哼一声:“被逼无奈?你搜刮百姓的钱财,也是被逼无奈吗?你暂且待在府衙,听候发落!若是再敢隐瞒任何事情,休怪我不客气!”
nbsp“是,是!下官一定如实交代!”冯远连忙点头,不敢有丝毫反抗。
nbsp就在这时,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他们带来了苗族部落的情况:苗族部落的首领名叫木阿,原本与朝廷和睦相处,但去年黔州的官员为了修建府邸,强行抢占了苗族百姓的土地,还杀害了木阿的儿子,木阿忍无可忍,才带领苗族百姓叛乱。他们攻占县城后,并没有伤害无辜的百姓,只是杀了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员和地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赵家麟心中有了主意。他知道,要平定叛乱,首先要解决苗族百姓的诉求,惩治欺压百姓的官员,归还苗族百姓的土地,这样才能得到苗族百姓的信任。
nbsp第二天,赵家麟率领五千兵马,前往苗族部落的领地。抵达苗族部落的山寨外时,只见山寨的大门紧闭,山寨上站满了手持弓箭的苗族百姓,木阿站在最前面,眼神警惕地盯着他们。
nbsp赵家麟让人停下队伍,自己则独自一人走上前,对着山寨喊道:“木阿首领,我是朝廷派来的钦差赵家麟,我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打仗的。我知道你们叛乱是因为官员压迫,我已经惩治了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员,也会归还你们的土地,还请你打开山寨,我们好好谈谈。”
nbsp木阿看着赵家麟,眼神中充满了怀疑:“你说的是真的?你们朝廷的官员,向来只会欺骗我们苗族百姓,我凭什么相信你?”
nbsp赵家麟从怀里拿出一份文书,高高举起:“这是我惩治官员的文书,也是归还你们土地的凭证。我可以对天发誓,若是我欺骗你们,就让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nbsp山寨上的苗族百姓议论纷纷,不少人眼神中的警惕渐渐消失。木阿沉默了片刻,对身边的族人说:“打开山寨大门,让他进来。若是他敢耍花样,我们就跟他拼了!”
nbsp山寨大门缓缓打开,赵家麟跟着木阿走进山寨。山寨里的苗族百姓大多面黄肌瘦,穿着破旧的衣物,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毅。木阿请赵家麟坐在山寨的大厅里,语气冷淡地说:“你说你要解决问题,那你说说,你打算怎么解决?我们苗族百姓的土地被抢占,亲人被杀害,这些损失,你怎么赔偿?”
nbsp赵家麟看着木阿,语气诚恳地说:“木阿首领,我知道你们受了很多委屈。我已经下令,将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员全部革职查办,依法严惩;被抢占的土地,我会立刻归还,并且免除苗族百姓三年的赋税;对于被杀害的苗族百姓的亲人,朝廷会给予一定的抚恤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另外,我还会在苗族部落设立学堂,让苗族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了解朝廷的政策,促进汉族和苗族的交流。”
nbsp木阿听了,眼神中的冷淡渐渐消失。他沉默了片刻,对身边的族人说:“大家觉得怎么样?这位赵大人说的话,可信吗?”
nbsp一个年老的苗族族人站出来,说道:“首领,我觉得这位赵大人是真心想解决问题的。他刚到黔州,就惩治了欺压百姓的衙役,还给百姓退还了赋税,不像之前的官员那样只会欺骗我们。我们不如相信他一次,若是他敢反悔,我们再叛乱也不迟。”
nbsp其他苗族族人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木阿看着赵家麟,语气缓和了不少:“赵大人,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相信你一次。我可以带领苗族百姓归顺朝廷,但你必须保证,以后再也不会有官员欺压我们苗族百姓,也不会再抢占我们的土地。”
nbsp赵家麟站起身,郑重地说:“我向你保证,若是以后再有官员欺压苗族百姓,抢占你们的土地,我定会严惩不贷!我还会向朝廷上书,请求设立专门的官员,负责汉族和苗族的交流事务,保障苗族百姓的权益。”
nbsp木阿点了点头,对着赵家麟躬身行礼:“多谢赵大人!我代表苗族百姓,感谢大人的帮助!”
nbsp赵家麟连忙扶起木阿,笑着说:“不用谢。汉族和苗族都是大景的百姓,本就应该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努力,让西南地区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nbsp接下来的几天,赵家麟忙着处理叛乱后的事宜。他下令将被革职的官员押解回京,交由朝廷审理;他亲自监督土地归还工作,确保每一户苗族百姓都能拿回自己的土地;他还派人前往苗族部落,帮助他们修建学堂,发放书籍和文具。
nbsp黔州知府冯远因为搜刮百姓、隐瞒真相,被赵家麟革职查办,押解回京。赵家麟还从黔州的官员中选拔了一批清廉、有能力的人,暂时负责黔州的政务,确保黔州的秩序能够尽快恢复。
nbsp在赵家麟的努力下,西南的叛乱很快就平定了,苗族百姓重新归顺朝廷,黔州的秩序也逐渐恢复。百姓们不再恐慌,店铺重新开门营业,街道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nbsp这天,赵家麟正在黔州知府衙门处理公文,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他走出衙门,只见一群苗族百姓举着写有“为民做主”“汉苗一家”的锦旗,正朝着知府衙门走来。木阿走在最前面,脸上满是笑容。
nbsp“赵大人!”木阿看到赵家麟,快步走上前,对着他躬身行礼,“我们苗族百姓,特意来感谢大人的帮助!若不是大人,我们还在受苦,也不可能拿回自己的土地。这面锦旗,是我们苗族百姓的一点心意,还请大人收下!”
nbsp其他苗族百姓也纷纷跪倒在地,齐声喊道:“多谢赵大人!多谢赵大人!”
nbsp赵家麟连忙扶起木阿和苗族百姓,语气诚恳地说:“大家快起来!这都是本官应该做的。汉族和苗族本就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努力,让西南地区变得更加美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木阿感动地说:“赵大人,您真是我们苗族百姓的恩人啊!以后,若是大人有任何需要,我们苗族百姓定会全力相助!”
nbsp赵家麟笑着点头:“好!以后若是西南有任何事情,还需要大家的支持。”
nbsp送走苗族百姓后,赵家麟回到衙门,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次西南平叛,不仅平定了叛乱,还促进了汉族和苗族的交流,保障了苗族百姓的权益,这比单纯的武力镇压更有意义。
nbsp接下来的几个月,赵家麟继续留在西南,致力于西南的发展和建设。他派人前往江南,邀请了一批有经验的农学家,来到西南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西南的百姓提高粮食产量;他还在西南设立了多所学堂,不仅招收汉族的孩子,也招收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孩子,让他们一起读书识字,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他还鼓励西南的百姓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将西南的特产运往中原和江南,同时将中原和江南的商品引进西南,促进西南的经济发展。
nbsp在赵家麟的努力下,西南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日益改善;学堂里的孩子越来越多,民族之间的矛盾逐渐减少;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西南的经济变得越来越繁荣。
nbsp这天,赵家麟正在黔州的学堂视察,看到汉族和苗族的孩子们一起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脸上满是天真的笑容。他的心中充满了欣慰——只要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大景王朝就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nbsp视察完学堂,赵家麟走出校门,望着远处生机勃勃的田野,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想起了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的初衷,想起了周大儒对他的教导,想起了皇帝对他的信任。他知道,自己的儒道之路还有很长,他要继续用自己的才学和努力,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做贡献,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nbsp就在这时,一个随从匆匆跑来,递给他一封书信:“大人,京城来的书信,是周大儒写给您的。”
nbsp赵家麟接过书信,拆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家麟吾徒,西南平叛之事,吾已听闻,甚为欣慰。你能以恩威并施之法平定叛乱,安抚百姓,促进民族融合,实乃难得。今朝廷有意让你回京城任职,担任户部尚书,负责全国的财政事务。户部乃国家财政之根本,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需有能力、有担当之人前往治理。望你能不负众望,再创佳绩。”
nbsp赵家麟看着信中的内容,心中一动。户部尚书,这是朝廷的重臣之职,负责全国的财政事务,责任重大。他知道,担任户部尚书,意味着要离开西南,离开熟悉的环境,去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没有犹豫,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nbsp他抬起头,望着远方,眼神坚定。西南的任务已经完成,新的使命正在召唤着他。他相信,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和挑战,只要他坚守初心,秉持儒家的仁爱之道,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为国家的财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儒道之路,还在继续,而户部尚书之职,将是他新的起点。
喜欢。
第2611章 麟趾呈祥(166)[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