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一人纵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6章 龙潜于渊(7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陈砚的纳煞镜突然发出清越的嗡鸣,镜背的世界地图上,所有被守护过的镜子位置同时闪烁,像在回应这个问题。他握紧缰绳,马车朝着镜书山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满地的光斑,留下串闪光的辙痕。

    nbsp黑暗或许还在前方潜伏,遗忘的威胁从未消失。但只要镜光还在记录,记忆就不会真正消亡;只要守镜人的脚步还在前行,那些关于镜子与人心的故事,就会永远流传下去。

    nbsp这条路,依旧漫长。守护,亦是如此。

    nbsp马车驶入镜书山的范围时,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墨香与铜锈混合的气息。与寻常山脉不同,这里的岩石都带着天然的平整切面,远看像堆叠的书卷,阳光照在切面的反光上,如同书页间流淌的碎金。山脚下的石碑上刻着“以镜为简,以光为墨”八个字,笔画间闪烁着细碎的镜粉,是三百年前的镜匠们用指尖蘸着镜灵的气息写成的。

    nbsp“书山上的‘镜简都是活的。”阿竹捧着从石林带来的铜镜,镜中映出山上的景象:无数竹简悬挂在枝头,竹简的竹青面贴着薄薄的镜箔,箔面上流淌着银色的字迹,像有支无形的笔在书写,“它们会自己记录镜灵的故事,风吹过时,还能听到竹简翻动的声音,像在与人说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陈砚的纳煞镜在掌心微微震颤,镜面穿透茂密的林冠,照向山巅的藏书阁。阁顶的琉璃瓦本该反射出七彩的光,此刻却蒙着层灰蒙蒙的雾气,雾气中隐约有黑色的丝线在缠绕,丝线所过之处,悬挂的镜简纷纷褪色,银色的字迹像被橡皮擦去般渐渐消失。

    nbsp“是‘忘言煞。”陈砚勒住缰绳,马车停在一处岔路口。路口的两块巨石切面都已变成哑色,原本刻着的镜简分类指引——“战镜卷”“护镜卷”“生镜卷”——只剩下模糊的印痕,“它不是在毁掉镜简,是在抽走文字的‘意。就像有人说话却被夺走声音,镜简空有文字的形,却没了记录的魂。”

    nbsp阿依展开从汤谷带来的信笺,笺上贴着片扶桑叶,叶尖指向左侧的山路。“送信的书生说,忘言煞是从山巅的‘源简开始蔓延的。源简是镜书山最早的镜简,记录着天地间第一面镜子的诞生,三年前突然开始褪色,之后其他镜简就接二连三地出了问题。”

    nbsp往山巅走的路上,越来越多的镜简失去了光泽。有些悬在枝头的竹简已经彻底变成灰白色,轻轻一碰就化作粉末;有些还残留着半截文字,读起来却前后矛盾,像是被强行篡改过——“战镜本为护”变成了“战镜本为杀”,“镜灵与人共生”变成了“镜灵与人相残”。

    nbsp“它们在被扭曲。”阿竹的铜镜突然发出嗡鸣,镜中映出个穿青衫的虚影,正焦急地用毛笔蘸着自己的血,试图在褪色的镜简上重写文字。虚影的胸口插着半截竹简,鲜血染红了周围的镜箔,“是守书人!他好像在保护什么重要的镜简!”

    nbsp虚影听到了阿竹的声音,突然转向他们的方向,用力指向山巅的藏书阁,然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风中。他消失的地方,半截残留的镜简落在地上,简上的镜箔映出模糊的画面:三年前的雨夜,个黑衣人潜入藏书阁,用沾着墨汁的布擦拭源简,源简的光泽就是从那时开始消退的。

    nbsp“那墨汁有问题。”阿依捡起镜简,指尖蹭到残留的墨痕,立刻感到一阵刺痛。纳煞镜的青光扫过墨痕,显露出其中混杂的黑色颗粒——那是用无数被遗忘的镜灵粉末制成的“灭忆墨”,专门用来消除与镜子相关的记忆。

    nbsp藏书阁的大门虚掩着,门楣上的“镜书山”匾额已经只剩下“山”字。阁内的书架东倒西歪,地上散落着无数灰白色的镜简,只有中央的玉台上,一卷巨大的竹简还在闪烁着微弱的光——那就是源简,简上的镜箔已经斑驳,却仍在顽强地流淌着金色的字迹,像濒死的心脏在跳动。

    nbsp玉台周围,站着八个穿黑衣的人影,他们手中都拿着沾着灭忆墨的布,正准备彻底覆盖源简。为首的黑衣人戴着青铜面具,面具上刻着扭曲的镜纹,与万镜台破碎时的纹路有几分相似。

    nbsp“又是你们这些守镜人。”面具人的声音经过伪装,像无数人在同时说话,“三百年前没能毁掉所有镜子的记忆,现在正好补全。没有了这些虚伪的记录,人们才会明白,镜子本就是该被掌控的工具。”

    nbsp他挥了挥手,黑衣人纷纷扑上来。陈砚将纳煞镜抛向空中,青光在阁内形成屏障,灭忆墨沾到屏障,发出滋滋的响声,却无法穿透。阿依则取出本墨,用指尖蘸着在空气中写字,写出的字立刻化作金色的锁链,将离源简最近的两个黑衣人捆住。

    nbsp“虚伪?”陈砚的短刃出鞘,青光顺着刃身流淌,“战镜记录的残酷,是为了不让和平被遗忘;护镜记录的温柔,是为了不让善意被埋没。这些记忆或许不完美,却是镜子对人间最真诚的告白,轮不到你们来篡改!”

    nbsp阿竹的铜镜突然飞向源简,镜中的鱼形纹章与源简的金色字迹产生共鸣。源简上的字迹顿时暴涨,映出天地初开时的景象:第一面镜子本是块落在溪边的黑曜石,被早起的猎人捡起,用来映照水面看不到的鱼群。猎人没有独占它,而是与族人分享,镜子才从工具变成了“见证者”。

    nbsp“看到了吗?”陈砚的声音响彻藏书阁,“镜子从诞生起就不是被掌控的,是被信任的。你们害怕的不是镜子,是人们从镜中看到真相的勇气!”

    nbsp面具人突然撕下面具,露出张布满镜纹的脸——他的皮肤下,嵌着无数细小的镜碎片,正是三百年前万镜台破碎时,被镜力反噬的镜甲帝国余孽。“真相?真相就是弱者才需要镜子来安慰自己!”他抓起沾着灭忆墨的布,扑向源简,“我要让所有镜子都变回冰冷的石头!”

    nbsp源简的金光突然化作一道光柱,将面具人笼罩其中。光柱中,无数镜简的虚影纷纷显现:战镜记录的和平誓言,护镜记录的守护瞬间,生镜记录的生命轮回……这些被记录的记忆汇聚成洪流,冲击着面具人身上的镜碎片。

    nbsp碎片在洪流中纷纷脱落,露出底下伤痕累累的皮肤。面具人痛苦地嘶吼,却在看到源简最末的字迹时突然愣住——那上面记录着他年轻时的模样:一个抱着破铜镜的孩童,正对着镜子发誓要保护被欺负的妹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我……我只是想保护她……”面具人的声音恢复了本来的音色,带着无尽的悔恨,“可后来我发现,靠镜子的光保护不了任何人,只有力量……”

    nbsp“力量若没有善意引导,只会变成更大的伤害。”阿依的声音温和,“就像镜子能照出真相,也能被用来扭曲真相,关键在于握镜的人。”

    nbsp光柱渐渐散去,面具人瘫坐在地,看着周围重新焕发光泽的镜简,终于泣不成声。那些被灭忆墨污染的镜简,在源简的金光中渐渐恢复了字迹,银色的流光在简上跳跃,像失而复得的歌声。

    nbsp藏书阁外,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镜书山的每一块岩石切面上。悬挂的镜简在风中翻动,发出悦耳的声响,像是在朗读被找回的记忆。之前消失的守书人虚影重新出现,对着陈砚和阿依深深鞠躬,然后化作一道光,融入源简之中——他完成了守护的使命,终于可以安息。

    nbsp离开镜书山时,山脚下的石碑重新焕发光彩,“以镜为简,以光为墨”八个字流淌着金色的光。阿竹的铜镜里,多了一片源简的碎片,碎片上的字迹会随着他的经历不断变化,像是在记录属于他自己的守镜人故事。

    nbsp马车往西北方向行驶,纳煞镜的镜面映出一片被冰雪覆盖的高原。高原上的牧民们正用铜镜聚集阳光,融化冰雪灌溉青稞,铜镜的反光在雪地上连成金色的网。但在这片金色的尽头,一座黑色的山峰正在冒烟,山峰的岩石都是镜面,却反射着诡异的红光。

    nbsp“是‘焚镜峰。”阿依展开新的地图,图上的焚镜峰被朱砂圈住,旁边标注着“镜火失控”,“据说那里的镜石能聚集日光生火,是高原牧民的取暖神器。但最近半年,镜火越来越旺,已经烧毁了三个牧场,连雪水都被烤得沸腾。”

    nbsp纳煞镜的青光中,焚镜峰的景象愈发清晰:山峰的镜石表面布满了红色的纹路,纹路中流淌着岩浆般的液体;峰顶的“聚光镜”本该像向日葵般随太阳转动,此刻却死死对着牧民的帐篷方向,镜光汇聚成的火球正在不断膨胀,像颗即将爆炸的小太阳。

    nbsp“是‘炽阳煞。”陈砚的指尖划过镜面,感受着其中狂暴的热力,“聚光镜吸收的日光超过了承载极限,镜石中的‘火灵被点燃,变成了失控的野火。再这样下去,整个高原都会被烧成焦土。”

    nbsp阿竹望着镜中不断扩大的火球,突然握紧了手中的铜镜:“火灵本来是好的,能帮牧民取暖做饭。我们一定能让它冷静下来,对吧?”

    nbsp陈砚笑着点头,调转马头,马车朝着焚镜峰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积雪,留下两道深深的辙痕,辙痕旁很快长出细小的青草,带着顽强的生机。纳煞镜的青光在前方劈开风雪,镜背的源简碎片与鱼形纹章、扶桑叶纹路相互呼应,像在编织一张跨越天地的守护之网。

    nbsp高原的风越来越冷,却吹不散他们眼中的坚定。因为他们知道,无论镜火多么狂暴,只要找到它失控的根源,唤醒它原本的善意,就一定能让它重新成为牧民的朋友,就像所有曾经被误解、被伤害的镜子一样,终会在理解与守护中,找回自己本来的模样。

    nbsp这条路,依旧延伸向未知的远方。守护,亦是如此。

    nbsp马车行至焚镜峰下的牧场时,空气灼热得像要燃起来。往年这个时节该覆盖着及膝白雪的草原,如今只剩下焦黑的土地,几株枯槁的青稞杆在风中摇晃,杆尖还沾着未烧尽的火星。牧民们搭起的临时帐篷离山峰足有十里远,帐篷的帆布被烤得发黄,孩子们趴在帐篷口,望着远处冒烟的黑色山峰,眼神里满是恐惧。

    nbsp“聚光镜的角度被改了。”一个裹着羊皮袄的老牧民拄着拐杖迎上来,他的右手缠着厚厚的绷带,绷带下露出被烧伤的皮肤,“三个月前的一个雨夜,雷声把峰顶的‘定镜石劈碎了。从那以后,聚光镜就像疯了一样,白天追着太阳跑,晚上还能射出红光,把石头都烤裂了。”

    nbsp陈砚的纳煞镜悬在半空,青光穿透蒸腾的热气,照向焚镜峰的岩层。那些黑色的镜石并非天生如此,而是被高温烧成的焦炭,镜石原本的银白色纹路被灼烧后变成暗红色,像凝固的血痂。最显眼的是峰顶的聚光镜——那是块直径三丈的天然凹面镜,镜缘的固定装置已经崩裂,镜面歪斜地对着牧场的方向,汇聚的日光在地面上形成个直径数丈的火球,正一点点向前挪动。

    nbsp“不是定镜石碎了那么简单。”阿依指着镜石岩层中流动的红光,“这些镜石里的‘火灵被某种力量激怒了。你看红光的流动轨迹,像是在躲避什么,又像是在……复仇。”

    nbsp纳煞镜的青光中突然闪过画面:三个月前的雨夜,一道紫色的闪电劈中定镜石,石屑飞溅中,一块带着黑色纹路的碎片掉进了镜石的缝隙里。那碎片接触到火灵的瞬间,原本温和的橙红色火焰立刻变成了暴戾的紫黑色,镜石的纹路开始扭曲,聚光镜的角度也在那时发生了偏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是‘怨雷煞的碎片。”陈砚的声音凝重,“三百年前万镜台破碎时,有块被雷煞污染的镜碎片坠入雷泽,吸收了百年的雷电之力,变成了怨雷煞。它被闪电带到这里,污染了火灵,让火灵把所有靠近的生物都当成了敌人。”

    nbsp往峰顶攀爬的路异常艰难。裸露的镜石表面滚烫,脚踩上去能听到鞋底融化的滋滋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每吸一口气都像在吞咽火星。阿竹用铜镜挡在身前,镜光形成的屏障虽然能隔绝部分热气,镜身却烫得几乎握不住,镜中的鱼形纹章剧烈闪烁,像是在警示危险。

    nbsp半山腰处,一片镜石林突然爆发出红光,灼热的气浪朝着他们扑面而来。陈砚立刻将纳煞镜横在身前,青光与红光碰撞,激起漫天火星。火星落在地上,点燃了焦黑的草根,火势顺着风势迅速蔓延,挡住了去路。

    nbsp“它们在阻止我们靠近聚光镜!”阿竹急得满头大汗,汗水刚渗出皮肤就被蒸发,“火灵真的把我们当成敌人了!”

    nbsp阿依却注意到,火焰烧到离他们三尺远的地方就自动熄灭了,地面上留下圈淡淡的水痕。她突然想起牧民帐篷旁融化的雪水:“火灵的本质是守护!它们在害怕怨雷煞,又控制不住暴躁的力量,只能用这种方式警告我们危险!”

    nbsp她解下水囊,将水均匀地洒在身前的地面上。奇怪的是,本该被高温蒸发的水珠竟在地面上滚动,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水镜,水镜中映出火灵的影子——那是一团团橙红色的火苗,火苗中裹着黑色的丝线,正痛苦地挣扎。

    nbsp“看到了吗?它们被怨雷煞缠住了。”阿依的指尖划过水镜,水镜中的火苗突然向她倾斜,像是在求助,“我们要帮它们把黑色丝线扯出来,而不是和它们对抗。”

    nbsp陈砚调整纳煞镜的角度,青光不再与红光碰撞,而是化作无数细流,顺着镜石的纹路渗入岩层。青光所过之处,暗红色的纹路泛起淡淡的银光,被灼烧的镜石表面渗出细密的水珠,那是火灵在青光的安抚下,暂时压制住了暴戾。

    nbsp越靠近峰顶,怨雷煞的气息越浓郁。聚光镜周围的空气扭曲变形,原本银白色的镜面上布满了紫色的裂纹,裂纹中不时闪过细小的闪电,发出刺耳的噼啪声。定镜石的残骸散落在周围,其中一块较大的残片上,还沾着怨雷煞的黑色粉末,粉末在高温下微微蠕动,像活物一般。

    nbsp“怨雷煞在吸收聚光镜的力量壮大自己。”陈砚指着聚光镜汇聚的火球,球心已经变成了深紫色,“再这样下去,它会引爆整个焚镜峰的火灵,把方圆百里都变成火海。”

    nbsp阿依将归墟光沙与冰泉融水混合,制成银色的液体,用羽毛笔蘸着在聚光镜的边缘书写符文。符文接触到镜面的瞬间,紫色裂纹立刻停止了蔓延,镜面上冒出白色的蒸汽,那是怨雷煞在被净化时发出的哀嚎。

    nbsp阿竹则捡起定镜石的残片,用自己的铜镜研磨。残片上的黑色粉末被镜光灼烧,化作缕缕青烟,残片本身则在研磨中渐渐显露出原本的银白色,上面刻着的“定”字纹路重新亮起,与聚光镜产生了微弱的共鸣。

    nbsp“定镜石的作用不是固定角度,是平衡火灵的力量。”阿竹恍然大悟,“就像骑马时的缰绳,不是要拉住马,是要和马配合着前进。”

    nbsp聚光镜突然剧烈震颤,镜面上的紫色裂纹爆发出强烈的红光,怨雷煞的本体从裂纹中钻了出来——那是一团由紫色闪电和黑色雾气组成的怪物,形状像条扭曲的蛇,蛇口张开,露出无数细小的镜碎片牙齿。

    nbsp“又是你们这些守镜人!”怨雷煞的声音像无数面镜子同时破碎,“三百年前你们毁了我的宿主,现在又想毁掉我?我要让所有镜子都尝尝被雷电劈碎的滋味!”

    nbsp它猛地扑向陈砚,紫色闪电如鞭子般抽来。陈砚没有躲闪,而是将纳煞镜高高举起,镜背的世界地图上,所有与火灵相关的镜子位置同时亮起——汤谷的扶桑镜、镜浪屿的定海神镜、石林的照骨镜……无数道温和的光芒顺着镜脉涌入焚镜峰,在聚光镜前组成金色的防护罩。

    nbsp“镜子不是你的宿主,也不是你的武器。”陈砚的声音在雷声中格外清晰,“它们是与万物共生的伙伴,你永远不懂这种羁绊。”

    nbsp金色防护罩中,火灵的橙红色光芒与雷电的紫色光芒激烈碰撞。阿依趁机将银色液体泼向怨雷煞的七寸,液体接触到黑色雾气的瞬间,爆发出刺眼的白光。怨雷煞发出痛苦的嘶鸣,身体在白光中迅速缩小,露出里面那块被污染的镜碎片核心。

    nbsp“那是万镜台的‘平衡纹碎片!”阿依认出了碎片上的纹路,“它本该平衡各种镜力,却被怨雷煞扭曲成了破坏的工具!”

    nbsp聚光镜的镜面突然倾斜,将正午的日光全部汇聚在碎片核心上。在强光的照射下,碎片上的黑色雾气迅速消散,露出底下纯净的银白色。碎片在空中微微颤动,主动飞向纳煞镜,与镜背的世界地图融为一体——它终于找回了自己的使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怨雷煞失去了核心,在金光中彻底消散。聚光镜的紫色裂纹渐渐愈合,镜面在定镜石残片的引导下,缓缓调整角度,将汇聚的日光转向了远离牧场的山谷。焚镜峰的镜石岩层恢复了银白色,红色的纹路化作温和的橙光,在岩层中缓缓流动,像大地的血脉。

    nbsp山脚下的牧民们发出欢呼,他们看到火球转向了山谷,灼热的空气渐渐变得凉爽,天空中甚至飘起了细小的雪花。老牧民捧着被烧伤的右手,对着峰顶的方向深深鞠躬,掌心的伤痕在飘落的雪花中微微发痒,那是火灵在以自己的方式道歉。

    nbsp离开焚镜峰时,阿竹的铜镜里多了一缕温和的橙光,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能散发出恰到好处的暖意。他对着镜子哈了口气,镜面上凝结的白霜立刻融化,映出远处牧场的新景象:牧民们正在重建家园,孩子们用铜镜聚集阳光,点燃了取暖的篝火,火焰是纯净的橙红色,像跳动的小太阳。

    nbsp马车往东北方向行驶,纳煞镜的镜面映出一片广袤的平原。平原上点缀着无数湖泊,湖泊的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当地人称之为“镜湖群”。但最近这些湖泊的水面开始旋转,倒映的影像变得扭曲,甚至能看到不存在的景象——有人在湖中看到了早已去世的亲人,有人看到了未来的灾难,不少人因为沉迷湖中影像而失足落水。

    nbsp“是‘妄镜煞在作祟。”阿依展开从牧民那里换来的星图,图上的镜湖群位置标注着“水脉紊乱”,“这些湖泊与地下的镜脉相连,能映照人心最深处的欲望。现在妄镜煞放大了这些欲望,让人们分不清虚实。”

    nbsp纳煞镜的青光中,镜湖群的景象愈发清晰:最大的“母镜湖”中心,水面下有块巨大的水晶镜,镜面本该与湖面平齐,此刻却倾斜着插入湖底,镜面反射的光在湖水中形成无数个漩涡,每个漩涡都对应着一个人的欲望。水晶镜的边缘缠着灰色的水草,水草的根须扎进镜面,正一点点吸食着镜灵的光泽。

    nbsp“那水晶镜是‘映心镜,能照见人的心念。”陈砚的识海泛起微微的波动,“妄镜煞不是外来的煞气,是人们过度沉迷欲望产生的怨念,与映心镜的镜灵纠缠在一起,才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nbsp阿竹望着镜中旋转的漩涡,突然想起了镜书山的镜简:“欲望本身不是坏事吧?就像有人想保护家人,有人想变得更强,这些不是都该被尊重吗?”

    nbsp陈砚笑着点头,调转马头,马车朝着镜湖群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初融的雪地,留下两道湿润的辙痕,辙痕旁的草芽正在悄悄萌发,带着春天的生机。纳煞镜的青光在前方劈开迷雾,镜背的平衡纹碎片与其他纹路相互呼应,像在编织一张能平衡欲望与理智的守护之网。

    nbsp平原的风带着湿润的水汽,吹在脸上格外清爽。但陈砚知道,镜湖群的漩涡中藏着比焚镜峰的火焰更难对付的挑战——人心的欲望无形无质,既可能是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是毁灭的深渊。而他们要做的,不是消除欲望,而是帮助人们在欲望中保持清醒,就像映心镜本该做到的那样。

    nbsp这条路,依旧延伸向未知的远方。守护,亦是如此。

    喜欢。

第2416章 龙潜于渊(7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