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台风过境与秋雨考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却保住了七成的植株,未被收割的早熟麦在丘陵地倒伏了两成,却比本地小麦四成的损失少了一半。宝儿让人统计损失时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靠近相思树的早熟麦倒伏更少,树影覆盖的区域,麦穗虽沾染了更多的露水,却因树干的阻挡减少了风的直接冲击,这让她在海图上添了新的批注:“作物与林木间作,可提升抗风性”,旁边画了相思树与麦株的简笔画。
nbsp连绵的秋雨接踵而至,与台风的急骤不同,这种雨细密如丝,能连下数日,让土壤含水量持续升高。耐盐禾的叶片开始分泌更多的盐晶,在雨后的阳光下闪烁,如同无数个小型的nbsp“排水器”;野慈姑的球茎在湿润的泥土中加速膨大,农人们挖开泥层,发现新长出的球茎比台风前重了近半两;早熟麦收割后的田地里,散落的麦粒竟有部分开始发芽,陈老汉笑着说:“这麦种性子急,见了泉州的湿土就想扎根,比异域的长得泼辣。”
nbsp王晏之在雨后的试种田召开现场会,幕僚们的记录册上,耐盐禾的亩产预估从最初的三石上调到了三石五斗,野慈姑的球茎产量更是超出预期:“按此推算,仅洛阳江滩涂便可扩种五千亩,能养活泉州三成的灾民。”nbsp他的话被一阵孩童的笑声打断,几个农人的孩子正捡拾早熟麦的麦穗,他们黝黑的小手捧着金黄的麦粒,与宝儿带来的异域种子样本形成鲜明的对比nbsp——nbsp都是大地的馈赠,只是换了种模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宝儿在仓库里整理新的记录,将台风前后的作物表现制成对比表:耐盐禾的抗风等级从nbsp“中等”nbsp上调至nbsp“良好”,野慈姑的耐涝性维持nbsp“优秀”,早熟麦的早熟优势被再次印证。她在《异域粮谱》的增补页写下:“作物如人,离乡则变,适者生,变者兴”,字迹旁画着一株耐盐禾,根系在泉州的泥土中舒展,比在异域时更加发达,如同无数条纽带,将远方的智慧与家乡的土地紧紧相连。
nbsp夜幕降临时,秋雨再次淅淅沥沥地下起,试种田的农人们点燃了篝火,火光映照着他们疲惫却兴奋的脸庞。陈老汉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明年的种植规划,耐盐禾与本地水稻的轮作方式,野慈姑与莲藕的套种模式,这些想法如同雨后的新苗,在经验与新知的土壤中悄然萌发。哈桑带着年轻的船员们修补被台风损坏的竹桩,他们的动作比初次试种时熟练了许多,竹桩插入泥中的角度,恰好符合宝儿记录的nbsp“最佳防风角度”。
nbsp黎明时分,雨过天晴,阳光照在试种田上,耐盐禾的叶片上滚动着水珠,野慈姑的新叶在风中摇曳,早熟麦的秸秆在田埂上泛着金黄。宝儿站在堤岸远眺,泉州的城郭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试种田的绿意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她知道,这些从远洋归来的种子,已经真正成为了泉州的一部分,它们经历了台风的考验,沐浴了泉州的秋雨,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深深的根,等待着来年更丰硕的收获。
nbsp仓库的樟木箱里,《异域粮谱》与海图静静地躺着,旁边堆放着新收集的泉州本地作物种子。宝儿将最后一张试种分布图卷起,与它们放在一起,准备送往汴京。她相信,这些来自泉州试种田的经验,将会像种子一样,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天下的百姓带来新的希望。而泉州的风雨,将会继续滋养着这些作物,见证着它们与这片土地的故事,一年又一年,生生不息。
喜欢。
第368章 台风过境与秋雨考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