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4章 雾海航标与温变植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nbsp午后的雾气中突然出现异常的震动,不是来自水下暗礁,而是空气中某种低沉的轰鸣。老舵手突然跪倒在地,将耳朵贴在船板上:“是潮音!”nbsp他的声音带着激动,“雾里传声远,这是大型海湾的‘回声,说明西北方百里内有陆地,那是海浪撞在岸上的声音被雾弹回来的!”nbsp他指挥船员竖起长杆,杆顶绑着雾滴藤的种子,三棱形的外壳在气流中旋转,转速越快说明离陆地越近nbsp——nbsp这是他祖传的nbsp“雾中测距法”,比任何仪器都实用。

    nbsp随着轰鸣声越来越清晰,雾滴藤的叶片颜色逐渐变浅,从深绿转为黄绿,这是雾中湿度降低的信号。船员们在桅杆上点燃更多的火把,火光在雾中形成长长的光带,如同向陆地延伸的桥梁。突然,了望手大喊起来,声音穿透雾层:“看到树影了!是针叶林的尖顶!”

    nbsp众人望去,只见西北方向的雾气中,露出无数墨绿色的尖顶,如同漂浮在雾中的长矛,那是沿海山地的针叶林,树干挺拔,能刺破浓雾吸收阳光,它们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海市蜃楼,却比幻象更真实nbsp——nbsp树皮的纹理、松针的形状都清晰可辨,甚至能看到林间飞鸟的剪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在靠近陆地的雾层中,船员们有了更重要的发现。一块从山上冲刷下来的岩石上,刻着模糊的字迹,仔细辨认竟是nbsp“淳化五年”nbsp的年号,比河口冲积扇发现的种子库晚两年,旁边还刻着一个简单的船锚图案,与他们船锚的形状相似。岩石上附着的苔藓与船帆上的种类相同,只是颜色更绿,说明这里的雾层中淡水含量更高,离陆地已不足五十里。

    nbsp夜幕降临时,雾气开始消散,远方的星光穿透雾层,在水面洒下银色的光斑。船员们在甲板上整理收集的雾滴藤,将其悬挂在粮种缸周围,利用其吸潮特性保持干燥。宝儿借着星光,在海图上填补nbsp“平流雾带”nbsp的空白,用淡蓝色曲线标记雾层的范围,红色圆点注明发现的陆地回声区,旁边附上雾滴藤叶片的素描,特意标出绒毛的结构和种子的三棱形外壳。

    nbsp她在《异域粮谱》中新增nbsp“辅助植物”nbsp一栏,详细记录雾滴藤的用途:“可作雾中水源、湿度指示器、种子防潮剂”,并批注:“其生长区多靠近针叶林海岸,可作为近陆预警”。这些记录虽不是粮种,却在归航的最后阶段展现出重要价值,让船员们明白,远洋探索的收获不仅是能吃的种子,还有与自然相处的智慧。

    nbsp深夜的雾气彻底散去,露出满天繁星。北斗七星的位置与河口冲积扇发现的星图完全吻合,老舵手调整航向,船帆转向西北,甲板上的雾滴藤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叶片上的水珠反射着星光,如同无数只眼睛在眺望归途。哈桑带领船员检修船具,用雾滴藤的汁液涂抹船板的裂缝,这种汁液干燥后会形成坚韧的薄膜,比桐油更能抵御近海的盐雾腐蚀。

    nbsp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照在前方的陆地上,墨绿色的针叶林在晨光中舒展,如同张开的双臂迎接归航的船队。甲板上的粮种缸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雾滴藤的叶片已转为深绿,预示着雾季的结束。宝儿将最后一张海图卷起,与《异域粮谱》一起放入特制的樟木箱中,箱底垫着雾滴藤的干燥叶片,既能防潮又能驱虫。

    nbsp船帆在晨风中鼓胀如满月,朝着陆地全速前进。船员们知道,这段跨越山海的旅程即将抵达终点,但那些装在陶瓮中的种子,那些写满发现的海图,那些在雾中、雪中、风中积累的智慧,才刚刚开始它们改变天下的使命。而甲板上依旧摇曳的雾滴藤,仿佛在提醒他们:即使浓雾遮眼,只要顺应自然的指引,总能找到回家的路。

    喜欢。

第364章 雾海航标与温变植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