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敦煌飞天药引记:三枝九叶济西域(上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楔子nbsp沙州晨雾映壁画

    nbsp唐代景龙年间,敦煌沙州的晨雾总带着一股沙砾的清冽。莫高窟的崖壁像被晨光镀了层金,第220窟的窟门半开着,里面传来画工研磨矿物颜料的沙沙声。慧明僧医提着药箱走过,无意间瞥见窟内壁画——《药师经变图》上,一位飞天身披飘带,手托莲座,座上斜插着一株三枝九叶的野草,指尖垂落的甘露,正洒向病榻上蹙眉的信徒。

    nbsp他驻足细看,那野草的形态竟有些眼熟:叶片呈长卵形,叶缘带着细碎的锯齿,三枝丛生的模样,像极了城外绿洲边常见的“羊喜草”。画工李拙见他出神,笑道:“慧明师父,这是按药师佛的‘疗愈仙草画的,西域多寒疾,盼着仙草能护佑众生呢。”

    nbsp慧明指尖拂过窟壁的微凉,想起近日沙州频发的“寒疝”——商队的胡人、放牧的羌人,多有睾丸肿痛、畏寒蜷缩之症,用了不少温经药都不见好。他望着飞天手中的三枝九叶草,忽然心念一动:敦煌地处西域,风寒冷湿,草木多带阳刚之气,这株画里的仙草,会不会就是能解寒疝的良药?晨雾渐散,阳光穿过窟门,落在野草的颜料上,竟似有暖意流转,像在回应他的猜想。

    nbsp第一卷nbsp寒疝肆虐困沙州,僧医寻药愁眉锁

    nbsp沙州的寒,总来得猝不及防。入秋后,一场风沙过境,气温骤降,城内外患寒疝的人骤然多了起来。慧明在开元寺的义诊棚里,一上午就接诊了七个患者:商队的王三郎蜷缩在草席上,双手紧按小腹,额角渗着冷汗,说“像有冰块扎进睾丸里,连走路都得叉着腿”;牧羊人阿古拉更惨,右侧睾丸肿得像核桃,皮肤发紫,连骑骆驼都不敢。

    nbsp慧明为他们诊脉,脉象皆沉迟无力,舌苔白腻——这是“寒湿侵淫肝肾”之证。他想起《千金方》里的记载:“西域诸病,多从寒湿得之。风邪外束,寒湿内侵,肝肾受损,故生寒疝。”肝肾主生殖,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下焦,寒湿趁虚而入,凝滞经脉,便致睾丸肿痛、畏寒肢冷。

    nbsp他试着用干姜、桂枝煎汤给患者喝,虽能暂时缓解疼痛,却治标不治本。王三郎喝了三剂药,停药后依旧复发,叹道:“师父,这药像隔靴搔痒,寒气总除不尽啊!”慧明也愁眉不展——沙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常年受西伯利亚寒流侵袭,水运偏盛的年份,寒邪更甚,寻常温阳药的力道,根本抵不住这深入骨髓的寒湿。

    nbsp一日,他去城外的绿洲取水,见几个羌人围着一个老牧民议论,老牧民捂着小腹,脸色苍白,正是寒疝发作的模样。慧明上前想施诊,却见老牧民从怀里摸出一把晒干的野草,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半个时辰后,竟能扶着树干站起来,说“肚子里的寒气散了大半”。

    nbsp慧明心中一动,赶紧上前询问:“老丈,您吃的是什么草?竟有如此奇效?”老牧民指了指绿洲边缘的草地:“就是那‘三枝九叶草,羊吃了能壮实,人吃了能祛寒。我们羌人祖祖辈辈都用它治‘蛋痛,只是不知道汉人的名字。”慧明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片向阳的草地上,果然长满了三枝丛生的野草,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淡绿的光泽,像无数只小手,正汲取着西域的暖阳。

    nbsp第二卷nbsp绿洲观羊识仙草,性味归经探真机

    nbsp接下来的几日,慧明天天去绿洲观察那三枝九叶草。他发现,这片草地的羊格外健壮——之前有只公羊得了寒疝,睾丸肿胀,不吃不喝,牧羊人巴图把它赶到这片草地,公羊啃了两天三枝九叶草,竟慢慢好转,后来还能正常配种。

    nbsp“师父您看,”巴图指着羊群,“这草喜阳,只长在绿洲边缘的向阳坡,背阴处一棵都没有。春天发芽,夏天长枝,秋天结籽,冬天根藏在土里,雪盖着也冻不死——这就是老辈人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草跟着太阳走,阳气足,才能祛寒。”

    nbsp慧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采了一株野草。叶片正面深绿光滑,能更好地吸收阳光;背面泛着淡绿绒毛,像一层保护膜,能挡住夜间的寒气。他掐断一片叶子,乳白色的汁液缓缓渗出,滴在指尖,暖意久久不散。放进嘴里嚼了嚼,初时微辛,而后转为甘醇,一股热流从舌尖滑下,顺着喉咙直抵丹田,原本因清晨寒意有些发紧的小腹,竟瞬间舒展开来。

    nbsp他又挖了一株草的根,根须呈浅褐色,像细小的鸡筋,韧性十足,断面同样渗出白汁。“这草性温,味辛甘,”慧明在心里琢磨,“辛能散寒,甘能补益,温能助阳,定是归肝肾二经——肾主生殖,肝主筋脉,正好能治寒疝。”

    nbsp为了确认药效,他采了些新鲜的草叶,带回寺里研成细末,分成两份:一份给王三郎,让他用温水送服;一份给阿古拉,用酒调和外敷。王三郎服用三天后,睾丸肿痛明显减轻,能正常走路了;阿古拉外敷五天,肿胀消了大半,也不用再捂着小腹呻吟。

    nbsp慧明又按季节采草试验:春采的嫩叶,药性偏柔,适合体质较弱的老人;夏采的嫩枝,药性偏刚,适合青壮年;秋采的根,药性最醇厚,适合寒疝重症患者。他把这些发现一一记在《沙州医案》的草稿上,写道:“三枝九叶草,西域绿洲多有之。春采叶,夏采枝,秋采根,性温,味辛甘,归肝肾经。主寒疝,睾丸肿痛,畏寒肢冷。”这正是“实践先于文献”的最好体现——没有现成的典籍记载,全靠观察与试验,一点点摸清草药的性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

敦煌飞天药引记:三枝九叶济西域(上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