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青囊仙草记:华佗秦岭觅灵毗(下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楔子nbsp春分雪融启酒缸

    nbsp东汉建安十四年,春分。秦岭的雪终于融尽了,溪水带着冰碴子潺潺流淌,撞在青石上叮咚作响,像谁在弹奏玉磬。向阳坡的仙灵脾(筋骨草)已冒出淡绿的芽尖,三枝一组,顶着晨露,在初升的太阳下泛着细碎的光——那露珠映着天光,竟似把春日的阳气都凝在了叶尖,轻轻一碰,便顺着锯齿状的叶缘滚落,渗进松软的土里。

    nbsp华佗站在李伯家的地窖口,手里攥着一把刚采的仙灵脾嫩叶,叶片上的绒毛还沾着潮气,指尖能触到那股若有若无的温性。今日是壮骨酒封存百日之期,按“冬藏春生”的道法,冬日藏药入酒,借酒的醇厚锁住草药阳气,春日启封,正合阳气生发之势,最宜滋补肝肾、强筋健骨。地窖里的陶缸早已透出淡淡的药香,混着秦岭陈酒的甘冽,从缝隙里钻出来,勾得人心里发痒。

    nbsp李伯搬来青石,用力撬开缸盖,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涌了出来——深褐色的酒液澄澈透亮,杜仲的棕褐、牛膝的浅黄、五加皮的暗紫清晰悬浮,仙灵脾的根须像细绸带般在酒中舒展,仿佛仍带着坡地的生机。他用竹勺舀出一碗,酒液顺着勺壁滑落,在碗底漾开细碎的涟漪。“先生先尝,这酒看着就醇厚,比去年酿的枣酒还香!”

    nbsp华佗接过碗,酒液沾在指尖,暖得像春日的阳光。他浅尝一口,先是陈酒的甘醇在舌尖散开,而后仙灵脾的苦甘、杜仲的绵柔、牛膝的微酸、五加皮的清冽层层递进,一股热流顺着喉咙往下走,直抵腰膝,连之前因夜诊受了寒气的关节,都泛起淡淡的暖意。“好酒!”他放下碗,眼尾带着笑意,“雪水的凉平衡了草药的温,百日发酵让药效融得透,这酒不仅能补阳强骨,还能活血通络,山里百姓多受风湿之苦,这酒定能救不少人。”

    nbsp第五卷nbsp药酒初成疗痹痛,五行配伍显真章

    nbsp壮骨酒刚开封三日,村里的老周就拄着枣木拐杖,一瘸一拐地来了。他患风湿痹痛五年,每到阴雨天,膝盖就肿得像发面馒头,皮肤泛着青紫色,连穿衣都要靠老伴帮着抬胳膊。前几日听李伯说华佗酿了能治痹痛的药酒,硬是撑着疼,走了两里山路来求药。

    nbsp“先生,您救救我吧!”老周坐在门槛上,掀起裤腿,膝盖处的肿胀触目惊心,“这腿一疼起来,夜里都睡不着,连地里的庄稼都管不了了。”华佗蹲下身,用指尖按了按老周的膝盖,老周疼得倒抽一口冷气。“您这是寒湿困着肝肾,”华佗收回手,“肝主筋,肾主骨,寒湿入了筋骨,就像把骨头泡在冰水里,能不疼吗?”

    nbsp他给老周倒了小半碗壮骨酒,酒液在粗瓷碗里泛着光。“您先少喝些,若觉得身上暖了,再慢慢加量。酒能引药入经,帮着仙灵脾把阳气送到骨头缝里,把寒湿赶出去。”老周接过碗,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呛得他咳嗽两声,可没过多久,就觉得膝盖处暖暖的,像有团小火苗在慢慢烧,之前像针扎似的疼竟减轻了不少。“舒服!”他激动地攥着拳头,“先生,这酒比我喝的汤药管用多了,身上也不那么沉了!”

    nbsp接下来的半个月,老周每天都来喝一碗壮骨酒。喝到第十天,膝盖的肿胀消了大半,能自己慢慢弯腿;喝到第二十天,竟能不用拐杖,扶着墙在院子里走几圈。他特意背着半袋自家种的小米来谢华佗,小米颗粒饱满,还带着阳光的气息。“先生,您这酒真是神了!我现在不仅能自己穿衣,还能帮着老伴喂鸡、晒谷子了!”

    nbsp华佗笑着摆手,指着桌上的药酒陶缸:“不是酒神,是草药的性子配得好。仙灵脾属火,补肝肾之阳,是这酒的‘君药;杜仲属木,养肝强筋,能让筋骨更有韧性,是‘臣药;牛膝属土,健脾固肾,帮着脾胃吸收药效,是‘佐药;五加皮属金,润肺通络,让气血能顺着经络走,是‘使药;雪水属水,滋阴平衡,避免药酒太燥伤了津液——这是五行相生的道理,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五脏调和了,筋骨的寒湿自然就散了。”

    nbsp他还教老周用酒渣热敷膝盖:“酒渣里还有药效,用布包着敷在肿处,能让草药的温气更透。您每天敷半个时辰,再配合着慢慢走路,活络筋骨,好得更快。”老周按法子做,一个月后,风湿痹痛竟全好了,还能跟着李伯去山里砍柴,扛着半捆松木回来,脸不红气不喘。

    nbsp村里的其他人见老周好了,也纷纷来求壮骨酒。有腰扭伤的后生,喝了三天就不疼了,能下田插秧;有产后怕冷的妇人,喝了半个月,手脚也暖和了,能抱着孩子在院里晒太阳。华佗特意叮嘱妇人:“你们产后气血虚,酒要减半喝,还得加些红枣煮水——红枣属土,能补气血,避免药酒的温燥伤了脾胃。”他把这些病案都记在《青囊经》的草稿上,用炭笔写道:“壮骨酒,以仙灵脾、杜仲、牛膝、五加皮用秦岭雪水浸泡百日而成。火(仙灵脾)补阳,木(杜仲)强筋,土(牛膝)固肾,金(五加皮)通络,水(雪水)滋阴,五行相生,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产后阳虚,效佳。”字迹虽有些潦草,却满是实践的温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第六卷nbsp童稚遗尿施妙法,春生调阳助安康

    nbsp春分过后,秦岭的草木长得更盛了,仙灵脾的叶片舒展着,在阳光下泛着深绿的光。村里的张嫂抱着五岁的儿子小石头,急急忙忙地来找华佗。小石头穿着打补丁的棉袄,小脸蜡黄,缩在母亲怀里,眼神怯生生的。“先生,您快看看小石头吧!”张嫂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每天夜里都遗尿,换好几块尿布都不够,我带他去镇上看郎中,喝了不少汤药都没好,再这样下去,孩子都要被人笑话了。”

    nbsp华佗让小石头坐在膝上,摸了摸他的脉——脉象细弱无力,像春日刚冒头的溪流,滞涩难行;又看了看他的舌头,舌淡苔白,连嘴唇都是浅粉色的。“张嫂,你别着急,”华佗的声音放得轻柔,“石头这是肾阳不足,膀胱失约。孩子的肾阳还没长全,像没添够柴的火,没法‘守住膀胱里的水,所以才会遗尿。春生时节阳气生发,正好帮他补补阳,不出半个月就能好。”

    nbsp他走到药筐边,取出三钱新鲜的仙灵脾嫩叶——叶片鲜嫩,掐断后渗出乳白色的汁液,带着淡淡的苦甘味。又取了三钱益智仁,颗粒饱满,泛着浅棕色的光。“仙灵脾性温,能补肾阳,像给孩子的肾添了柴;益智仁性温,味辛,能温肾固涩,像给膀胱的‘门加了道栓,能拦住水不往外漏。”他把草药递给张嫂,详细嘱咐用法,“你把它们一起煮水,水开后转小火煮一刻钟,每天早上给石头喝一碗,别在晚上喝,免得夜里尿更多。煮过的药渣别扔,再煮水泡脚,能暖身子,助阳气生发。”

    nbsp张嫂半信半疑地回了家,按方子给小石头煮药。药汤泛着浅褐色,带着淡淡的药香,小石头起初不肯喝,张嫂哄着说“喝了能不尿床,就能和小伙伴一起玩了”,孩子才皱着眉头喝了半碗。没想到才喝了七天,小石头尿床的次数就从每晚两次减到一次;喝到第十天,居然一夜没尿床,早上起来还自己喊着要换衣服。

    nbsp张嫂高兴得不得了,特意做了一笼白面馒头送给华佗——馒头蒸得松软,还印着简单的花纹。“先生,真是太谢谢你了!”她拉着小石头的手,让孩子给华佗鞠躬,“石头现在每天早上都自己喊着要喝‘草水,再也不用我半夜起来换尿布了!”

  &nb

青囊仙草记:华佗秦岭觅灵毗(下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