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金银泽语:流芳藏谜间》下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银泽语:流芳藏谜间》

    nbsp下卷·谜韵流转照古今

    nbsp第五回nbsp宋金对峙nbsp药香渡难

    nbsp南宋绍兴年间,洨水流域成了宋金对峙的前沿。战火让良田变焦土,疫病随流民蔓延,“存仁堂”的药铺成了乱世中的孤岛。周明远的孙子周守义,守着祖辈传下的药柜,金银花和泽泻的罐子总摆得最显眼——前者治疫,后者疗肿,是乱世里最金贵的救命草。

    nbsp有次金兵劫掠后,镇上爆发“时疫”,患者高烧咳喘,皮肤出疹。周守义打开仓库,将积攒的金银花全拿出来,煮成大锅药汤,摆在镇口的老槐树下,任人取用。“这花是‘救命银,囤着会烂,分给大家才能活更多人。”他沙哑着嗓子说,眼里布满血丝。

    nbsp邻村的富户王员外,藏着一窖铜钱,见疫情严重,却只肯拿出少量粮食换药。没过几日,他家也有人染疫,求药时被周守义拒了:“您的钱锁在窖里,像堵死的水渠,连自家都润不了。”王员外悔悟,打开钱窖购粮买药,疫情才渐渐平息。他后来在药铺的墙上题字:“钱如死水,不流则腐;银若寒花,不用则枯。”

    nbsp此时的泽泻,也成了守城的“奇兵”。宋军守将见城壕积水滋生蚊虫,疫病频发,便效仿古人,在壕沟两侧种植泽泻。翠绿的叶片在污水中舒展,根须像无形的滤网,让浑浊的壕水渐渐清澈。“这草比盾牌还管用,”士兵们说,“既能挡秽气,又能让水流通,连蚊子都少了。”

    nbsp有个被掳的金国士兵,得了“水臌”(腹水),腹胀如鼓,宋军军医给他灌了泽泻汤。三日后,肿胀消了大半,他望着城壕里的泽泻叹道:“你们宋人懂水,也懂人心——水堵着会溃堤,钱捂着会生怨。”这话传到周守义耳中,他在《药谜记》续篇里写道:“乱世见真章,金银救急不救贪,流水润枯不润恶。”

    nbsp绍兴和议后,流民返乡重建家园。周守义带着村民在废墟上种金银花和泽泻:“花能换钱,根能治水,这两样活了,日子就活了。”那年春天,洨水两岸的金银花又开了,黄白相间的花瓣落在新翻的泥土上,像撒了层碎银,而湿地里的泽泻,正悄悄把融雪引入田渠——战乱带不走草木的智慧,就像谜语里的道理,总能在灰烬里抽出新芽。

    nbsp第六回nbsp元运漕兴nbsp商道流金

    nbsp元代的洨水,因大运河漕运而空前繁荣。南来的粮船、北往的商队,让小镇成了药材集散地。周守义的后人周世昌,将“存仁堂”改成“济世行”,专做金银花和泽泻的批发生意,船帆上印着两味药的图案,在运河上格外醒目。

    nbsp有个波斯商人阿罗憾,第一次见到金银花便被吸引:“这花像撒在枝头的金币银币,难怪叫‘金银。”周世昌笑着递给他一包泽泻:“这‘水的向导才是真宝贝——您看运河的水,若不流动,早成臭水沟了;钱若不周转,再多国库也会空。”他把“钱是用的,水是流的”谜语教给阿罗憾,商人拍着大腿:“波斯也有这话!财富像河水,堵着会泛滥,流着能灌溉。”

    nbsp阿罗憾用香料换了一船金银花和泽泻,沿运河南下。途经扬州时,恰逢梅雨成灾,百姓多患湿疹,他便用泽泻煮水给灾民洗敷,又将金银花捐给医馆。扬州知府感其义举,赠他“泽被江淮”的匾额,这船药材虽没赚钱,却让“济世行”的名号传遍江南。周世昌得知后,在账本上写道:“药材是船,医德是水,水能载舟,亦能养舟。”

    nbsp运河上的船工们,也把这谜语编成了号子:“金银花,串成串,换来米粮饱肚腹;泽泻根,水中缠,引着船儿顺水流……”他们知道,哪个码头的金银花最新鲜,哪段河道的泽泻能净水——这些草木成了行船的“活地图”,而谜语里的道理,是商道上的“指南针”。

    nbsp元至正年间,黄河决堤,运河停运,“济世行”的生意一落千丈。周世昌却打开仓库,将囤积的金银花和泽泻全捐给灾区:“水断了,钱没了,但人心不能断。”灾民们用金银花防疫,用泽泻根筑临时堤坝,竟在绝境中守住了家园。有个老船工对周世昌说:“您这不是丢了钱,是把钱变成了人心——人心聚起来,比运河还宽。”

    nbsp第七回nbsp明清易代nbsp商脉续谜

    nbsp明末清初的洨水镇,成了晋商南下的枢纽。周家人不再开医馆,转而经营“金银泽号”药行,将金银花和泽泻贩往南北,而“钱是用的,水是流的”谜语,成了药行的“生意经”。掌柜周培德常对伙计说:“做药材生意,得学金银花——抱团取暖,香飘千里;也得学泽泻——疏通渠道,利人利己。”

    nbsp康熙年间,北方爆发“痘疹”(天花),金银花成了稀缺药材。晋商乔家想以十倍价格买断“金银泽号”的存货,周培德却分文未涨,按市价配给各地医馆:“这花是救命的,不是囤货的。您看河道,若只往一处放水,别处就干了。”乔家掌柜起初不解,后来见“金银泽号”的名声传遍北方,药行的渠道越铺越宽,才叹道:“周掌柜懂的不是生意,是‘流水不腐的道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药行的伙计们,从打包药材中也能悟出门道。他们发现,金银花要晒干后装在透气的麻袋里,不然会发霉;泽泻片要防潮却不能密封,得让潮气慢慢散。“就像钱,”老伙计说,“得让它在市面上转,捂着会生虫。”有个年轻伙计用自己的月钱,在

《金银泽语:流芳藏谜间》下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