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苓心熊照》下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苓心熊照》

    nbsp下卷

    nbsp五、冬藏秘意nbsp性味归经

    nbsp太白山的冬,是从拔仙台的雪开始的。先是零星的雪粒打着旋儿落下,沾在松枝上,像撒了把碎盐;没过几日,鹅毛大雪便铺天盖地压下来,把大黑沟的沟壑填平,连鹰嘴岩都变成了一头卧在雪地里的白兽。陈墨裹着厚厚的棉袄,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再次走进沟里时,呼出的白气都带着冰碴儿。

    nbsp他不是来采猪苓的。冬主藏,猪苓早钻进了三尺深的腐土,裹着蜜环菌的菌丝冬眠去了,这时候动土,是要伤了它们的元气。他是来给沟口住的张婆婆送药的——老人家年关将近时染了咳嗽,痰白而稀,夜里总喘得厉害,医书里说这是34;寒饮伏肺34;,得用温化寒痰的药。

    nbsp34;陈先生,这大冷天的,还让你跑一趟。34;张婆婆的儿子接过药包,眼里满是感激。陈墨摆摆手,掀开药包给老人看:34;这里头有麻黄、桂枝温通肺气,还有干姜、细辛散寒,最要紧的是加了几片猪苓——您老这痰饮,根在水湿内停,猪苓入肾经、膀胱经,能把肺里的积水往下引,这叫39;提壶揭盖39;,借肺气宣发之力,助水道通利。34;

    nbsp正说着,窗外传来34;咚34;的一声闷响。陈墨探头一看,只见雪地里卧着只红腹锦鸡,一只翅膀歪在一边,沾着血渍,正痛苦地扑腾。他赶紧跑出去,小心翼翼地抱起锦鸡,发现它翅膀被猎人的铁夹子夹伤了,伤口已经红肿发炎。

    nbsp34;这伤得清热解毒才行。34;陈墨翻出药篓里的蒲公英,这东西苦寒,能清热解毒,是治疮疡的良药。可刚要敷,又想起锦鸡属飞禽,性喜温热,蒲公英太过寒凉,怕是伤了它的元气。他忽然想起父亲医书里写的34;性味归经,各有靶向34;——猪苓甘淡性平,虽利水却不峻猛,若与蒲公英配伍,既能借蒲公英之苦寒清热,又能凭猪苓之甘淡利水,把热毒顺着尿液排出去,这不正是34;相使34;的妙用吗?

    nbsp他从药篓底层摸出块晒干的猪苓,这是他秋天特意留下的,外皮已经皱缩,却仍带着清润的气息。掰碎了与蒲公英一同捣烂,敷在锦鸡的伤口上。刚敷好,就见雪地里走来个熟悉的身影——那头黑熊山神。它琥珀色的眼睛在雪地里亮得惊人,看了看陈墨手里的锦鸡,又看了看他药篓里剩下的猪苓,忽然转身往沟深处走去,走几步便回头望一眼,像是在引路。

    nbsp陈墨抱着锦鸡跟上去。越往沟里走,积雪越薄,渐渐露出黑褐色的腐土。黑熊在一棵老松树下停下,用爪子扒开积雪,露出底下一片微微隆起的土包。陈墨凑近一看,土包里竟藏着几颗未冬眠的猪苓,比寻常的要小些,外皮带着淡淡的红晕。

    nbsp34;这是;陈墨恍然大悟。原来猪苓也有34;冬藏34;的变数,遇上暖冬,部分猪苓会继续生长,只是性子更温和,最适合配伍寒凉之药。黑熊这是在告诉他,用药如用兵,不仅要知其性味,更要晓其生长之变,方能药到病除。

    nbsp锦鸡的伤口很快就消肿了。陈墨把它放飞时,它在雪地上空盘旋了三圈,鸣叫着飞向拔仙台。黑熊山神则蹲在老松树下,看着陈墨将那几颗带红晕的猪苓小心收好,忽然用爪子在雪地上划了个圈,又点了点圈中心——那是在说,天地如圈,万物居中,互为依存。

    nbsp六、寒邪逞凶nbsp七情显威

    nbsp开春后,太白山闹起了时疫。先是沟外的几个村子,接着是山脚下的镇子,不少人上吐下泻,高烧不退,腿肚子转筋,当地郎中按34;伤寒34;治,用了麻黄汤、桂枝汤,都不见效。消息传到大黑沟,陈墨心里咯噔一下——这症状,倒像是医书里说的34;湿温34;,是湿热之邪郁于肌表,若用辛温发汗的药,只会助纣为虐。

    nbsp他赶紧翻出珍藏的猪苓,又配上茯苓、泽泻、白术,这四味药便是《伤寒论》里的猪苓汤,能利水渗湿、清热养阴。可配好药刚要送去镇上,就被一个匆匆赶来的山民拦住了:34;陈先生,别去!镇子里的药铺老板说,这病是山里的瘴气引起的,都是因为你挖了太多猪苓,惹山神发怒了!34;

    nbsp陈墨又气又急:34;猪苓是治湿邪的良药,怎么会惹山神发怒?34;他不顾阻拦,背着药篓往镇子赶。刚到镇口,就被几个村民拦住了,他们手里拿着锄头扁担,眼里满是敌意:34;就是你!破坏了山里的规矩,才让我们遭此横祸!34;

    nbsp混乱中,陈墨的药篓被打翻,猪苓撒了一地。他看着满地的猪苓,忽然想起黑熊山神在雪地里划的圈——万物依存,若人失了敬畏,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他捡起一颗猪苓,对村民们说:34;猪苓生于山,归于人,若取之有度,用之有方,便是天地之赐。我这就回去问山神,这病到底该怎么治。34;

    nbsp回到大黑沟,陈墨径直来到鹰嘴岩。那只老藤袋还挂在岩上,只是里面的猪苓已经不见了,想来是被山神收了去。他对着空藤袋深深一拜:34;山神若有灵,求您指点迷津,救镇上百姓一命。34;话音刚落,就见岩后转出那头黑熊,嘴里叼着一株植物,扔在陈墨面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那植物长着羽状复叶,叶片边缘带着锯齿,根茎呈结节状,断面黄白相间,散发着一股特殊的香气。陈墨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苍术,辛温苦燥,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他忽然明白了:今年的时疫,是34;湿邪34;与34;寒邪34;勾结所致,猪苓虽能利水渗湿,却少了散寒之力,若与苍术配伍,苍术之辛温能助猪苓祛湿,猪苓之甘淡能制苍术之燥烈,这便是34;相畏34;又34;相须34;,七情之中,两味药互为制约又互为助力。

    nbsp他赶紧采了苍术,与猪苓、茯苓、泽泻配伍,又加了些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这次再去镇子,村民们半信半疑地接过药汤。喝下去没多久,就有人喊:34;不吐了!肚子不疼了!34;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来求药,陈墨索性在镇口支起药炉,日夜熬药。

    nbsp黑熊山神也来了。它没走进镇子,只是蹲在镇口的老槐树上,琥珀色的眼睛望着药炉里升腾的蒸汽,像是在守护着什么。有胆大的村民问陈墨:34;那黑熊是来监督你的吗?34;陈墨摇摇头:34;它是来守护这方子的。苍术生于阳坡,猪苓长于阴沟,一阳一阴,一燥一润,本是相克,却因时疫而相生,这便是天地的智慧。34;

    nbsp时疫很快就平息了。村民们为了感谢陈墨,在镇口立了块石碑,刻着34;苓术济世34;四个大字。陈墨却把功劳归于黑熊山神:34;不是我医术高明,是山神教会了我39;七情39;的真意——药无好坏,配伍得当,相克也能相生;人无贵贱,心怀敬畏,万物皆可相融。34;

    nbsp七、岁月轮回nbsp运气体悟

    nbsp不知不觉,陈墨在太白山待了十年。他的头发添了些白霜,背也微微有些驼,可眼神却越来越亮,像大黑沟深处的泉水,能照见草木的魂魄。他不再是那个背着半本医书的落魄少年,而是成了太白山一带有名的34;苓先生34;,不少人千里迢迢来求他看病,他总是分文

《苓心熊照》下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