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5章 麟趾呈祥(170)[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家麟率领随从行至西北边境时,正值深秋,枯黄的草木在寒风中瑟缩,远处的雪山隐约可见。刚踏入凉州城,守将李虎便匆匆迎了上来,脸上满是焦急:“赵大人,您可算来了!匈奴分裂后,左贤王呼和台率领的部落已退至漠北,右贤王巴图则占据了漠南的大片草原,还联合了附近的突厥部落,最近频繁在边境挑衅,昨日还劫掠了我们两个村庄,抢走了不少牛羊和百姓。”
nbsp赵家麟眉头紧锁,随李虎前往军营议事。军营内,将领们正围着沙盘争论不休,有的主张立刻出兵讨伐巴图,有的则认为应先与呼和台结盟,再联合夹击巴图。赵家麟静静听了片刻,手指点在沙盘上的漠南草原:“巴图虽联合了突厥部落,但他们内部并不团结,突厥部落只是为了利益才与巴图合作,并非真心相助;而呼和台与巴图素有矛盾,且他一直主张与朝廷友好相处,若是我们能主动与他结盟,许以好处,他定会愿意与我们联手。”
nbsp“可呼和台现在退至漠北,距离边境较远,我们如何与他联系?而且,万一巴图得知我们要与呼和台结盟,提前出兵怎么办?”一名将领担忧地问。
nbsp赵家麟沉思片刻,说道:“我亲自前往漠北,面见呼和台。李将军,你率领一万兵马驻守边境,加强防御,若巴图敢来挑衅,务必坚守不出,拖延时间;同时,派使者前往突厥部落,许以贸易优惠,劝说他们与巴图断绝关系。”
nbsp李虎有些犹豫:“大人,漠北路途遥远,且沿途多有危险,您亲自前往,恐有不测。不如派一名使者前去?”
nbsp“此事关乎边境安危,必须慎重。”赵家麟坚定地说,“只有我亲自前往,才能显示朝廷的诚意,让呼和台相信我们的结盟之心。你们放心,我会带足够的护卫,确保自身安全。”
nbsp次日清晨,赵家麟率领五百精锐骑兵,踏上了前往漠北的路程。漠北草原辽阔无垠,寒风呼啸,白天烈日暴晒,夜晚则寒冷刺骨。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还要时刻警惕草原上的狼群和巴图的巡逻兵,走了整整十天,才终于抵达呼和台的部落。
nbsp呼和台得知赵家麟前来,亲自率领部落首领们在帐篷外迎接。他看到赵家麟风尘仆仆的模样,心中颇为感动:“赵大人,您竟然亲自前来,真是太让我意外了。快请进帐篷,喝杯奶茶暖暖身子。”
nbsp进入帐篷后,赵家麟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左贤王,巴图联合突厥部落,在边境挑衅,劫掠百姓,不仅破坏了草原的安宁,也损害了贵部落的利益。朝廷希望与贵部落结盟,共同讨伐巴图,事成之后,朝廷愿意将漠南的部分草原划归给贵部落,还会与贵部落开展贸易往来,为贵部落提供粮食、布匹等物资。”
nbsp呼和台沉默片刻,叹了口气:“巴图确实野心勃勃,他早就想吞并我的部落,称霸草原。我也想与朝廷结盟,可我担心,一旦我们联手打败巴图,朝廷会反过来对付我们部落。”
nbsp“左贤王放心,朝廷向来言出必行。”赵家麟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盟约,“这是朝廷拟定的盟约,上面明确写着,朝廷与贵部落永结友好,互不侵犯,还会为贵部落提供保护。只要贵部落遵守盟约,朝廷绝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nbsp呼和台接过盟约,仔细看了一遍,又与身边的部落首领们商议了片刻,终于点头:“好!我相信赵大人的为人,也相信朝廷的诚意。我愿意与朝廷结盟,共同讨伐巴图!”
nbsp赵家麟心中大喜,与呼和台签订了盟约。随后,呼和台派遣两万骑兵,跟随赵家麟返回边境,与李虎率领的兵马汇合。
nbsp得知赵家麟成功与呼和台结盟,巴图十分愤怒,他亲自率领三万兵马,联合一万突厥骑兵,气势汹汹地向凉州城进发,想要一举攻破凉州城,震慑朝廷。
nbsp李虎得知巴图前来,立刻向赵家麟请示:“大人,巴图率领四万兵马前来,我们只有三万兵马,兵力悬殊,是否要向京城请求援军?”
nbsp赵家麟摇了摇头:“京城距离边境较远,援军一时半会儿难以抵达。而且,巴图的兵马虽多,但突厥部落与他并非一条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瓦解他们的联盟。”
nbsp他随即制定了作战计划:由李虎率领一万兵马,在凉州城附近的山谷中设下埋伏;呼和台率领两万骑兵,绕到巴图的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同时,派使者再次前往突厥部落,许以更多的好处,劝说他们临阵倒戈。
nbsp巴图率领兵马来到凉州城附近,见城门紧闭,便下令攻城。就在这时,山谷两侧突然响起号角声,李虎率领兵马从埋伏中冲出,箭如雨下。巴图的兵马顿时大乱,纷纷后退。
nbsp就在巴图想要组织兵马反击时,远处传来消息,说他的后方遭到了呼和台的袭击,退路被截断。巴图心中一惊,正要下令撤退,突厥部落的首领突然率领兵马来到他面前,说道:“巴图,我们突厥部落与你合作,本是为了利益,可朝廷许给我们的好处更多,我们不能再跟着你了。”说完,便率领突厥兵马撤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巴图见突厥部落临阵倒戈,心中彻底慌了,他的兵马失去了斗志,四处逃窜。赵家麟率领兵马趁机追击,斩杀巴图的兵马一万余人,俘虏了五千余人,巴图本人则在混乱中被呼和台的士兵斩杀。
nbsp漠南草原的危机终于解除。战后,赵家麟按照盟约,将漠南的部分草原划归给呼和台的部落,并与他们开展了贸易往来。同时,朝廷还在边境设立了互市,方便汉族与少数民族百姓进行贸易,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nbsp解决了西北边境的问题后,赵家麟返回京城。皇帝得知他成功平定了巴图的叛乱,与呼和台结盟,心中大喜,下旨封赵家麟为太傅,赏赐黄金千两、绸缎千匹。
nbsp然而,赵家麟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他知道,国家的发展永无止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回到京城后,他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发现,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前往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荒芜。同时,城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人口过多、住房紧张、治安混乱等。
nbsp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赵家麟向皇帝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第一,在农村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第二,在城市中规划新的居民区,解决住房紧张的问题,同时加强城市治安管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第三,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城市中的务工人员,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nbsp皇帝采纳了赵家麟的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垦荒地;同时,在京城、江南等大城市中规划新的居民区,加强治安管理;设立“务工管理局”,负责管理务工人员。
nbsp在赵家麟的努力下,农村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土地荒芜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城市中的住房紧张、治安混乱等问题也逐渐得到改善,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nbsp这天,赵家麟正在内阁处理政务,沈文拿着一份奏折走进来,脸上带着笑容:“赵兄,好消息!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发展迅速,现在江南的丝绸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到了海外,为朝廷带来了大量的关税收入。而且,江南的一些作坊还雇佣了不少女工,让她们也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改善生活。”
nbsp赵家麟接过奏折,仔细看了一遍,笑着说:“太好了!纺织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继续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确保它们能够健康发展。”
nbsp沈文点了点头:“是啊,现在国家发展越来越好,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不过,我最近听说,京城中出现了一些奢侈浪费的现象,不少官员和富商生活奢靡,挥金如土,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nbsp赵家麟皱起眉头:“奢侈浪费不仅会败坏社会风气,还会导致资源浪费,必须加以制止。我建议,朝廷颁布法令,禁止官员和富商过度奢侈浪费,规定官员的服饰、住房、车马等都要符合自己的品级,不得超标;同时,鼓励百姓勤俭节约,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nbsp沈文赞同道:“这个建议好!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才能让国家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
nbsp不久后,朝廷颁布了禁止奢侈浪费的法令,对官员和富商的生活进行了规范。在赵家麟的倡导下,京城中的奢侈浪费现象逐渐得到了遏制,勤俭节约的风气逐渐形成。
nbsp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赵家麟已经在朝廷任职多年。在他的努力下,大景王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国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赵家麟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知道,国家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nbsp这天,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在御书房召开会议。皇帝看着众臣,语气严肃地说:“如今国家虽然繁荣昌盛,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懈怠。朕听说,海外有不少国家,实力强大,对我大景虎视眈眈。我们必须加强海军建设,提高国家的海防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加强与海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了解他们的情况,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准备。赵家麟,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
nbsp赵家麟躬身行礼,说道:“陛下,臣认为,加强海军建设,首先要建造更多先进的战船,配备精良的武器;其次,要选拔优秀的将领,训练精锐的海军士兵;同时,还要在沿海地区修建更多的海防工事,加强对沿海的防御。在海外贸易方面,我们应该派遣使者前往海外国家,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签订贸易协议,同时,鼓励我国的商人前往海外经商,传播我国的文化,了解海外国家的情况。”
nbsp皇帝点了点头,赞同道:“你的建议很周全。朕任命你为海军建设总管,全权负责海军建设和海外贸易事宜。所需的兵马、粮草、银两,朝廷都会全力支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臣遵旨!”赵家麟躬身行礼,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知道,加强海军建设和开展海外贸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他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大景王朝的繁荣昌盛,为百姓的幸福安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nbsp离开御书房后,赵家麟立刻开始着手准备海军建设和海外贸易的事宜。他首先召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研究建造先进的战船;同时,选拔优秀的将领和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还派遣使者前往海外国家,开展外交和贸易活动。
nbsp在赵家麟的努力下,大景王朝的海军逐渐强大起来,海外贸易也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海外国家与大景建立了友好关系,大景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海外的香料、珠宝、药材等商品也源源不断地传入大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nbsp然而,赵家麟也清楚地知道,海外的世界并不太平,还有很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相信,只要大景王朝始终保持强大的实力,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海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就一定能够在海外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他的儒道之路,还在继续,他的奋斗,也从未停止。
nbsp赵家麟站在泉州港的码头,望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几艘崭新的战船正停靠在岸边,工匠们忙着给战船安装新铸造的火炮,水兵们则在甲板上进行操练,呐喊声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与力量。不远处的商船码头,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的商船正准备扬帆起航,前往南洋、西洋等地进行贸易,商人们忙着清点货物,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nbsp“赵大人,这是最新建造的‘镇海号战船,船长五十丈,宽十丈,可搭载三百名水兵,配备二十门火炮,射程可达三里,在目前的大景海军中,算是最先进的战船了。”负责战船建造的工部侍郎王大人走到赵家麟身边,指着一艘最大的战船介绍道。
nbsp赵家麟点了点头,走上“镇海号”战船,仔细查看了战船的结构和装备。他抚摸着冰冷的火炮,感受着其蕴含的强大威力,心中十分满意:“王大人,辛苦你们了。这些战船建造得很好,有了它们,我们的海军实力定会大大增强,足以应对海外的各种挑战。”
nbsp王大人笑着说:“大人客气了。能为海军建设出一份力,是下官的荣幸。目前,我们已经建造了十艘‘镇海号战船,还有五艘正在建造中,预计下个月就能完工。另外,我们还对之前的旧战船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火炮数量,提高了战船的机动性和攻击力。”
nbsp赵家麟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战船是海军的根本,我们一定要保证战船的质量,不能有丝毫马虎。同时,也要加快战船的建造速度,争取在一年内,将海军的战船数量增加到五十艘,组建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
nbsp“下官遵旨!”王大人躬身领命。
nbsp离开战船码头,赵家麟来到商船码头,与准备出海的商人进行交流。一位姓林的商人笑着对赵家麟说:“赵大人,托您的福,现在海外贸易越来越繁荣了。我们这些商人,不仅能赚更多的钱,还能将大景的商品带到海外,让更多的人了解大景的文化。上次我去南洋,那里的国王还特意接见了我,对我们大景的丝绸和瓷器赞不绝口,希望能与我们大景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关系呢!”
nbsp赵家麟笑着说:“林老板,这是好事啊。海外贸易不仅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还能加强与海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你们在海外经商,要注意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当地百姓友好相处,树立大景商人的良好形象。”
nbsp“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不会给大景丢脸的!”林老板郑重地说。
nbsp就在这时,一名随从匆匆赶来,对赵家麟说:“大人,京城传来急报,皇帝召您即刻回京议事。”
nbsp赵家麟心中一紧,不知道京城发生了什么事,他立刻告别林老板和王大人,登上马车,快马加鞭地赶回京城。
nbsp经过几天的奔波,赵家麟终于抵达京城,他没有休息,直接前往皇宫面见皇帝。来到御书房,他看到皇帝正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面前放着一份奏折。
nbsp“陛下,臣赵家麟奉命回京,不知陛下有何要事?”赵家麟躬身行礼问道。
nbsp皇帝抬起头,看到赵家麟,叹了口气说:“家麟,你回来了。朕召你回来,是因为收到了一份来自西洋的奏报。奏报中说,西洋有一个叫‘英吉利的国家,最近在南洋地区扩张势力,已经占领了几个南洋小国,还对我国在南洋的商船进行骚扰,抢夺货物,杀害船员。朕担心,这个英吉利国会对我国的海外利益造成威胁,甚至可能入侵我国沿海地区。”
nbsp赵家麟接过奏折,仔细看了一遍,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之前也听说过英吉利国,知道这个国家是西洋的强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喜欢对外扩张。“陛下,英吉利国在南洋扩张势力,骚扰我国商船,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应对英吉利国的挑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朕召你回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英吉利国的威胁?”
nbsp赵家麟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认为,应对英吉利国的威胁,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我国在南洋地区的军事力量,派遣一支远洋舰队前往南洋,保护我国商船的安全,抵御英吉利国的入侵;第二,与南洋地区的其他国家建立联盟,共同对抗英吉利国的扩张,形成统一的抗英战线;第三,加强对英吉利国的了解,派遣使者前往英吉利国,了解其国情、军事实力和外交政策,为我们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第四,继续加强我国海军建设,建造更多先进的战船,训练更多精锐的水兵,提高我国海军的整体实力,确保我国在海上的优势地位。”
nbsp皇帝听后,连连点头:“你的建议很周全。朕就按照你的建议,任命你为南洋抗英总指挥,全权负责应对英吉利国的威胁。你可以调动全国的海军力量,所需的粮草、银两,朝廷都会全力支持。”
nbsp“臣遵旨!”赵家麟躬身行礼,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知道,这次前往南洋,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任务艰巨,但他有信心,凭借大景强大的海军实力和南洋各国的支持,一定能够抵御英吉利国的入侵,保护我国的海外利益。
nbsp离开皇宫后,赵家麟立刻召集海军将领,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前往南洋的作战计划。他任命戚继光为远洋舰队的提督,率领二十艘“镇海号”战船和三万水兵,前往南洋;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南洋各国,游说他们与大景建立联盟,共同对抗英吉利国。
nbsp戚继光接到命令后,立刻率领远洋舰队从泉州港出发,浩浩荡荡地向南洋驶去。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舰队终于抵达了南洋的新加坡港。新加坡港是我国在南洋的重要贸易港口,也是抵御英吉利国入侵的重要据点。
nbsp戚继光率领舰队抵达新加坡港后,立刻对港口进行了加固,加强了防御工事,同时对我国在南洋的商船进行了保护。不久后,英吉利国的舰队果然来到了新加坡港附近,企图进攻新加坡港,抢夺我国的商船。
nbsp英吉利国的舰队有十五艘战船,虽然数量比我国少,但这些战船都是西洋最先进的战船,配备了大量的火炮,水兵的战斗力也很强。戚继光并没有因为敌人强大而退缩,他沉着冷静地指挥舰队,与英吉利国的舰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nbsp战斗开始后,英吉利国的战船首先向我国舰队发起了攻击,火炮轰鸣,炮弹如雨般落在我国战船上。我国舰队毫不示弱,立刻进行反击,二十艘“镇海号”战船同时开火,密集的炮弹射向英吉利国的战船。
nbsp英吉利国的舰队指挥官见我国舰队火力强大,心中十分惊讶,他没想到大景的海军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他原本以为可以轻松攻占新加坡港,没想到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nbsp双方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海面上到处都是破碎的战船残骸和漂浮的尸体,海水被染成了红色。最终,我国舰队凭借着先进的战船和精锐的水兵,以少胜多,击败了英吉利国的舰队,击沉英吉利国战船五艘,俘虏三艘,英吉利国的残余舰队狼狈地逃离了新加坡港。
nbsp新加坡港之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我国海军和南洋各国的士气。南洋各国看到大景海军如此强大,纷纷表示愿意与大景建立联盟,共同对抗英吉利国的扩张。不久后,大景与南洋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联盟协议,成立了“南洋抗英联盟”,形成了统一的抗英战线。
nbsp赵家麟得知新加坡港之战胜利的消息后,心中十分高兴。他立刻前往南洋,亲自指挥抗英联盟的军事行动。在赵家麟的统筹协调下,抗英联盟的军队多次击败英吉利国的军队,收复了被英吉利国占领的南洋小国,英吉利国在南洋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nbsp然而,英吉利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在南洋的扩张。他们从国内调来了更多的战船和军队,准备对南洋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赵家麟知道,一场更大的战斗还在等待着他们。他
第2615章 麟趾呈祥(170)[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