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2章 龙潜于渊(87)[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聚义拳馆的晨雾里总飘着股艾草的清香。李如龙蹲在东厢房门口,给非洲孩子们的拳套缝新的红绳,露比的铜令牌仿制品挂在门把手上,随着穿堂风轻轻晃,撞出细碎的响声。
nbsp“龙哥,拆迁队的人来了!”如虎举着个铁凿子从巷口跑进来,校服上沾着水泥灰,“秦爷爷让你带着露比他们去凿‘义字,说要赶在推土机来之前取下来。”他往身后指,几个体校队友扛着撬棍跟在后面,“王教练说这是‘文化遗产保护,算我们社会实践学分。”
nbsp李如龙往暖房看,秦老头正被查猜和杰森扶着往三轮车上爬,新做的绸缎马褂被晨露打湿了一角,却执意要亲自去。“那字是我用血泡过的,你们凿不明白。”老头的拐杖敲得车斗咚咚响,“老周,把你那口最大的铁锅带上,装‘义字用,别磕着碰着。”
nbsp老周拎着铁锅跟在后面,蓝布围裙上沾着面粉,手里还攥着把糖糕:“给孩子们路上吃,凿石头费力气。”他往李如龙兜里塞了个油纸包,“特意给秦老留的核桃馅,说能磨磨他那倔脾气。”
nbsp黑市拳场旧址已经围了警戒线,拆迁队的推土机像头铁牛,趴在晨光里喘着粗气。卖鱼的老板搬了张桌子站上去,给围观的街坊们讲当年的事:“秦老就是在这儿把胳膊打断的,对方要拆拳馆,他硬是抱着柱子站了三天三夜!”他往李如龙手里塞了瓶白醋,“凿石头前抹点这个,省力。”
nbsp露比和阿颂蹲在墙角,用小手抚摸着那个模糊的“义”字。刻痕里还嵌着当年的血渍,变成了深褐色。“秦爷爷,这字会疼吗?”露比仰着小脸,红头巾上的绒毛沾着灰尘。老头摸了摸她的头,金牙在晨光里闪:“会疼才好,疼过才记得牢。”
nbsp李如龙往凿子上抹了白醋,刚要下凿,杰森突然按住他的手。“让孩子们来试试?”他往非洲孩子和泰国弟子中间指,“这字是你们的根,得自己动手。”查猜立刻点头,往阿颂手里塞了把小凿子:“轻点凿,像给佛像描金那样用心。”
nbsp孩子们围成圈,轮流握着凿子。露比的力气小,凿下去只留下个白印,阿颂赶紧帮她补了一下,石屑溅在两人的手背上,像撒了把星星。体校的队友们举着相机录像,王教练举着扩音喇叭喊:“注意姿势!沉肩坠肘!这就是最好的站桩练习!”
nbsp秦老头坐在老周的铁锅旁边,看着孩子们的动作,突然咳嗽起来。“当年我刻这字的时候,比他们还小。”他往李如龙手里塞了块青石板碎片,“我师父说,聚义拳馆的‘义,不是讲义气,是讲担当。”碎片上有个小小的牙印,是老头年轻时咬的,说“疼了就忘不了”。
nbsp“义”字凿下来时,正午的太阳正好照在上面。石片不大,却沉甸甸的,刻痕里的血渍在阳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杰森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铁锅,老周赶紧铺上块干净的蓝布:“别蹭着灰。”街坊们突然鼓起掌来,有人喊“秦老威武”,有人唱起哄的小调,把推土机的轰鸣声都盖了过去。
nbsp回拳馆的路上,三轮车斗里的铁锅用红绸布盖着,像供奉着什么宝贝。非洲孩子围着铁锅唱歌,泰语、中文、斯瓦希里语混在一起,不成调却格外热闹。老周蹬车的力气比平时大,额头上的青筋突突跳:“新广场的地基下个月才打,这字先供奉在暖房里,让秦老天天看着。”
nbsp暖房里早就摆好了供桌,张大爷用朱砂在黄布上画了太极图,铺在桌子中央。李如龙把“义”字石片放上去时,突然发现背面还有个刻痕——是个歪歪扭扭的“武”字,比正面的“义”字小很多,显然是后来补刻的。
nbsp“这是你师娘刻的。”秦老头突然开口,金牙闪得有些黯淡,“她总说,光有义没有武,镇不住坏人;光有武没有义,成不了好人。”他往石片上洒了点桂花酒,“她走的那年,我把这字刻在了背面。”
nbsp如虎突然拽着李如龙的衣角往外跑,巷口停着辆陌生的卡车,车斗里装着个巨大的木箱子。“巴西来的!”卡车司机举着张单子,“说是给聚义拳馆的礼物,汤姆先生寄的。”
nbsp拆开箱子,里面是尊木雕——汤姆的弟弟亲手雕的,李如龙站在聚义拳馆门口,左手握着铜令牌,右手举着糖糕,身边围着不同肤色的孩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块拼图,合在一起是个完整的地球。“汤姆说,这叫‘天下拳馆是一家。”司机往李如龙手里塞了封信,“他下个月带德国孩子来交流,说要学您的‘自卫三式。”
nbsp傍晚的拳馆飘着炖肉的香味,老周杀了只自己养的鸡,说是给凿石头的孩子们补补。露比和阿颂蹲在灶台前,学着烧火,火星溅在两人的手背上,他们却笑得直拍手。杰森举着相机录像,镜头对着秦老头:“您当年断胳膊的时候,想到拳馆会有今天吗?”
nbsp老头往嘴里塞了块鸡肉,金牙嚼得咯吱响:“想到过,也没想过。”他往暖房的方向指,“想到过会有人继承这牌子,没想过会有这么多肤色的孩子。”他突然往李如龙手里塞了串钥匙,“东厢房旁边的空地,盖个新的训练馆吧,孩子们快练不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沈浩举着纪录片的脚本跑进来,上面标着密密麻麻的批注。“巴西的拍摄团队下周就到。”他往李如龙手里塞了张行程表,“要去亚马逊雨林拍太极和桑巴的融合,查猜师傅说要表演泰拳版的草裙舞。”
nbsp李如龙看着脚本上的“聚义拳馆全球巡礼”,突然很想念明善城的雨。巴西的雨林再茂盛,也长不出青石板上的青苔;德国的面包再香,也没有老周的糖糕带着股烟火气。但他知道,这些想念都是甜的,像“义”字石片背面的“武”字,藏着不为人知的温柔。
nbsp夜深时,孩子们都睡熟了,东厢房里飘着均匀的呼吸声。李如龙坐在暖房里,看着供桌上的“义”字石片,月光透过玻璃照在上面,刻痕里的血渍像撒了把碎钻。秦老头的呼噜声从躺椅上传来,手里还攥着那枚铜令牌,令牌的影子投在石片上,像个小小的守护符。
nbsp他知道,这故事还长着呢。新训练馆的地基要打了,巴西的拍摄团队在等着,汤姆的德国孩子盼着来学拳,甚至连拆迁队的队长都托人说情,想让自家孩子来聚义拳馆学太极。而那块“义”字石片,终将嵌进新广场的地基里,上面盖起全世界最大的武术交流中心,墙角会种上老周的桂花树,每到秋天,甜香就能飘遍整个明善城。
nbsp露比突然从东厢房跑出来,手里举着个噩梦惊醒的非洲小男孩。“他说梦见推土机把‘义字压碎了。”露比的眼睛红红的,像只受惊的小兔子。李如龙把两人领到暖房,指着供桌上的石片:“你看,它好好的在这儿呢,有秦爷爷和铜令牌保护着,谁也压不碎。”
nbsp小男孩怯生生地摸了摸石片,突然笑了,用斯瓦希里语说了句什么。杰森翻译道:“他说这字在发光。”
nbsp李如龙看着石片上的月光,突然觉得真的在发光,淡淡的,却很坚定,像聚义拳馆的灯,像老周的糖糕,像秦老头的金牙,像所有藏在拳里的温柔与担当,在明善城的夜色里,在世界各地的牵挂里,永远亮着,等着被继续写下去,永远没有结尾。
nbsp聚义拳馆的青石板在秋雨里泛着油亮的光,李如龙蹲在新训练馆的地基旁,往水泥里埋“义”字石片。露比和阿颂捧着小铲子,往石片周围撒桂花——老周特意从糖糕铺的桂花树上摘的,说“让石头也沾点甜气”。
nbsp“秦爷爷说要浇第一桶混凝土。”如虎举着个铁皮桶跑过来,桶沿还沾着上次炖鸡的油星,“体校的队友们扛着摄像机在暖房等着,王教练说这叫‘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他往地基深处指,“杰森把非洲孩子画的地球拼图嵌进去了,说这样全世界的根都扎在这里。”
nbsp李如龙往地基里看,拼图的碎片被水泥牢牢粘住,巴西的雨林、德国的城堡、泰国的寺庙都围着明善城的拳馆,像朵盛开的花。查猜带着泰拳弟子往水泥里撒糯米粉,说“这是泰国建寺庙的规矩,能让地基更结实”。
nbsp秦老头拄着拐杖走到地基边,新做的拐杖头包着铜皮,是疤子用汽修厂的边角料打的,上面刻着个小小的“聚”字。“当年我师父盖拳馆时,就埋了块青砖,说‘砖在馆在。”老头往李如龙手里塞了把泥刀,“你来抹最后一把水泥,这馆就算正式扎根了。”
nbsp水泥抹得很匀,石片的边缘渐渐隐进灰色里,只露出“义”字的轮廓,像颗正在发芽的种子。老周突然往水泥上撒了把芝麻:“跟糖糕似的,得有料才香。”街坊们突然鼓起掌来,张大爷的太极剑“哐当”掉在地上,他捡起来时直拍大腿:“这叫‘芝麻开门,以后拳馆准能火遍全世界!”
nbsp中午的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钻出来,照在地基上,水泥泛着湿漉漉的光。非洲孩子围着石片唱歌,露比的红头巾在风里飘,像团跳动的火苗。阿颂突然拉起她的手,往暖房跑,手里攥着片刚捡的银杏叶,说要夹在给非洲孩子的信里。
nbsp暖房里摆着台新电脑,是汤姆从德国寄来的,屏幕上正直播“友谊拳馆”的课间餐——德国孩子举着芝麻糖糕,用中文喊“聚义拳馆加油”,汤姆的妈妈站在糖糕窗口,围裙上绣着太极图,动作笨拙地往糖糕上撒桂花。
nbsp“巴西的拍摄团队明天就到。”沈浩举着行程表进来,上面标着密密麻麻的红点,“要去桑巴舞学校取景,查猜师傅说要教舞者泰拳的‘膝击,您得把太极的‘化劲融进去,说是‘刚柔相济的舞蹈。”
nbsp秦老头突然咳嗽起来,往李如龙怀里塞了个布包:“这里面是我攒的药钱,给新馆买拳靶用。”布包里的钱用红绳捆着,有零有整,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照片,是年轻时的秦老头和师娘站在老拳馆前,师娘手里举着块刚出炉的糖糕,笑得眼睛都没了。
nbsp“师娘当年最会做糖糕。”老头的声音有点哑,“她说拳馆的日子再苦,也得有点甜滋味。”他往老周的方向努努嘴,“现在有老周接手,她在天上看着准高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老周刚好端着蒸笼进来,往每个人手里塞糖糕:“刚出炉的核桃馅,给新馆沾沾喜气。”他往秦老头手里多放了个,“里面加了川贝,治咳嗽的。”蒸笼里躺着个特别大的糖糕,上面用芝麻拼了“新馆大吉”,笔画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
nbsp下午的训练在临时搭的棚子里进行。李如龙教非洲孩子练“太极云手”,露比总把胳膊抬得太高,他就往她手里放个乒乓球,说“掉下来就算输”;阿颂的“形意崩拳”总用不对劲,李如龙让他揉面团,说“拳头得像面团一样,能软能硬”。
nbsp杰森举着相机拍个不停,镜头对着孩子们的笑脸:“非洲学校的孩子们说,等聚义分馆盖好,要把这里的训练视频刻成光盘,每天放学都看。”他往李如龙手里塞了张设计图,“这是分馆的草图,屋顶是太极图的形状,能收集雨水浇花。”
nbsp如虎突然拽着李如龙往巷口跑,拆迁队的推土机正在新广场的地基上作业,司机看见他们,突然从驾驶室里探出头,举着个铜令牌仿制品:“我儿子说要学太极,这是他让我送来的拜师礼!”仿制品的红绳上还拴着颗乳牙,说“换牙了,得跟龙哥讨个好彩头”。
nbsp夕阳西下时,新训练馆的地基上插满了小旗子,有中国的五星红旗,有非洲的星条旗,有泰国的红蓝白旗,风一吹哗啦啦响,像在唱首热闹的歌。李如龙站在旗阵中间,看着远处的聚义拳馆牌坊,突然觉得秦老头说得对——拳馆从来不是间屋子,是所有牵挂它的人的心,凑在一起,就成了家。
nbsp沈浩举着摄像机跑过来,镜头对着天边的晚霞:“巴西导演说要拍个延时镜头,从黄昏到黎明,记录新馆的成长。”他往李如龙手里塞了瓶热可可,“查猜师傅在暖房教露比跳泰国民间舞,说要给明天的拍摄团队一个惊喜。”
nbsp暖房里果然热闹,查猜的泰拳弟子围着露比转圈,鼓声打得震天响。露比的红头巾飞起来,缠住了阿颂的手腕,两人的笑声混着鼓声,在暮色里飘得很远。秦老头坐在太师椅上,跟着节奏晃脑袋,金牙在灯光下闪得像颗小星星。
nbsp李如龙知道,这故事还长着呢。巴西的桑巴要和太极融合,德国的糖糕要学着加桂花,非洲的分馆等着嵌进新的“义”字石片,甚至连拆迁队司机的儿子,都盼着来聚义拳馆学第一招“云手”。而新训练馆的地基会慢慢长高,墙上会贴满世界各地的照片,墙角的桂花树种下去,总有一天会开得满院芬芳。
nbsp夜深时,地基上的小旗子还在风里晃,月光照在水泥上,像铺了层银霜。李如龙蹲在石片旁,摸了摸露出的“义”字,突然觉得它真的在发芽,根须顺着青石板往深处扎,穿过明善城的土壤,穿过湄南河的沙滩,穿过非洲的草原,把所有牵挂聚义拳馆的人,都连在了一起。
nbsp露比和阿颂抱着枕头从东厢房跑出来,说要在地基旁露营,守着石片睡觉。“秦爷爷说这样石头会长得更快。”露比的眼睛亮得像星星,怀里还抱着那片银杏叶,“我要把它压在枕头下,梦里就能看见非洲的孩子们了。”
nbsp李如龙笑着给他们铺好睡袋,往露比手里塞了个铜令牌仿制品:“拿着这个,石头就不会怕黑了。”阿颂赶紧把自己的椰壳护肘也放在旁边,说“这样还能防野兽”。
nbsp夜色渐深,暖房的灯还亮着,秦老头的呼噜声混着查猜的鼓声,像首温柔的摇篮曲。李如龙站在旗阵中间,望着天边的星星,突然很期待明天的太阳——巴西的拍摄团队会带来新的故事,新训练馆的水泥会慢慢变硬,而他要做的,就是守着这颗发芽的“义”字,看着它长成参天大树,枝桠伸到世界各地,每片叶子上,都写着“聚义拳馆”四个字,带着桂花的香,带着糖糕的甜,永远没有结尾。
nbsp聚义拳馆的新训练馆在初冬时节立起了框架,松木梁架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李如龙踩着脚手架往梁上挂铜铃,是老周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说是早年寺庙里的物件,风吹过时能响出“宫商角徵羽”的调子。
nbsp“巴西团队的无人机在巷口盘旋呢!”沈浩举着对讲机喊,声音被风刮得有点散,“导演说要拍梁架落成的全景,让秦老站在牌坊下敲铜锣。”他往脚手架上扔了件厚外套,“查猜师傅把泰国的祈福绳带来了,让你给梁架系上,说能镇住煞气。”
nbsp李如龙接住外套,袖口绣着个小小的太极图——是露比用十字绣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名牌都暖和。他往梁上系祈福绳时,发现绳结里裹着东西,拆开一看,是片银杏叶和颗芒果核,显然是露比和阿颂偷偷放的。
nbsp秦老头站在牌坊下,穿着新做的貂皮坎肩,是杰森托非洲朋友寄来的,毛茸茸的领口衬得他的金牙格外亮。老头手里攥着铜锣槌,却迟迟不肯敲,眼睛直往巷口瞟。“老周的糖糕还没送来?”他用拐杖敲了敲青石板,“梁架落成得用糖糕祭,这规矩不能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老周推着小车跑过来时,棉手套上还沾着面粉,蒸笼里的糖糕做成了梁架的形状,芝麻拼的“平安”二字在热气里若隐若现。“刚出炉的,还热乎着呢!”他往秦老头手里塞了个,“特意加了红糖,说给新馆添点喜气。”
nbsp铜锣敲响时,无人机“嗡”地飞上天,镜头扫过聚义拳馆的青瓦、新训练馆的木架、巷口攒动的人头,最后定格在秦老头的笑脸上。巴西导演举着对讲机喊“完美”,声音里带着兴奋的颤音:“这就是我要的‘东方韵味,比纪录片脚本里写的还动人!”
nbsp查猜带着泰拳弟子往梁上撒糯米,说“这样木头不会生虫子”;非洲孩子举着彩纸做的风车,在脚手架下转圈,露比的红头巾被风吹得像面小旗;如虎和体校队友扛着“聚义新馆”的匾额,正往门楣上挂,王教练举着扩音喇叭指挥:“往左点!再往左!要正对‘义字石片的方向!”
nbsp李如龙从脚手架上跳下来时,杰森突然递给他个牛皮本,是非洲孩子的日记。露比在里面画了幅画:新训练馆的屋顶上,铜铃在月光里唱歌,下面围着不同肤色的人,每个人手里都牵着根线,线的另一头系着铜令牌。“她说这是‘心连着心。”杰森的蓝眼睛在阳光下闪,“下个月非洲分馆奠基,孩子们想让你视频剪彩。”
nbsp中午的阳光暖得像春天,街坊们在新馆的空地上摆了长桌,老周的糖糕、查猜的芒果饭、杰森带来的非洲烤饼堆成了小山。张大爷的太极班表演了新排的剑舞,孩子们的剑穗缠在一起,引得大伙笑成一团。
nbsp秦老头被众人围着敬酒,喝得脸红扑扑的,突然往李如龙怀里塞了串钥匙:“新馆的东头留了间屋,给你当办公室。”他往梁上指,“我让人在梁上刻了‘武德二字,比金牌还重要。”老头的拐杖敲得地板响,“以后招学员,先看品性,再看筋骨,这规矩不能改。”
nbsp李如龙往梁上看,果然有两个浅浅的刻痕,是秦老头趁人不注意时用拐杖头划的,笔画里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老周凑过来说:“秦叔凌晨三点就爬起来了,说要赶在木工上梁前刻,怕年轻人忘了本分。”
nbsp下午的训练在临时馆里进行,巴西团队扛着摄像机跟拍。李如龙教露比练“太极推手”,小姑娘总爱用蛮力,他就往两人中间放个气球:“谁把气球弄破了,谁就输。”露比的小脸憋得通红,终于学会了“化劲”,气球在两人手掌间轻轻晃,引得导演连连叫好。
nbsp阿颂的泰拳肘击总带着股狠劲,李如龙让他对着棉花靶练习,说“肘是用来防御的,不是用来伤人的”。查猜在旁边翻译,突然拍着大腿笑:“这跟我师父说的‘肘如磐石,心似流水一个道理!”
nbsp沈浩举着脚本跑过来,指着其中一页说:“巴西导演想加段‘功夫糖糕的戏,让老周教非洲孩子炸糖糕,说这是‘最温柔的功夫。”他往糖糕铺的方向指,“老周已经支起了油锅,露比正学着翻糖糕呢,油星溅了一身也不躲。”
nbsp李如龙往糖糕铺看,露比踮着脚站在灶台前,蓝布围裙罩住了膝盖,老周握着她的手翻糖糕,金黄的糖糕在油锅里打着滚,像群调皮的小鱼。非洲孩子举着手机录像,说要把教程带回非洲,让妈妈们也学着做。
nbsp傍晚时,杰森突然拉着李如龙往暖房跑,屏幕上正播放非洲学校的直播:孩子们在空地上用粉笔画了个巨大的太极图,围着图跳当地的祈福舞,领头的小女孩扎着红头巾,动作像极了露比。“她们说在为新馆祈福。”杰森的声音有点哽咽,“那是露比的妹妹,说要像姐姐一样,当聚义拳馆的弟子。”
nbsp秦老头坐在太师椅上,看着屏幕直抹眼睛,金牙上沾着点红糖渍。“把那枚最小的铜令牌仿制品寄给孩子。”他往李如龙手里塞了个小布包,“就说是秦爷爷给的,以后到明善城,管吃管住。”
nbsp如虎突然冲进来说,拆迁队送来了新广场的设计图,中心位置留了个圆形的凹槽,正好嵌“义”字石片。“他们说要在石片周围刻上所有分馆的名字,用不同的文字。”如虎的手指在图上点着,“巴西分馆、德国分馆、非洲分馆……以后会越来越多。”
nbsp夜色漫进新馆的框架时,木工们在梁上挂了串灯笼,暖黄的光透过木缝洒下来,像给未完工的屋子披了件纱衣。李如龙站在空地上,看着灯笼的影子在地上晃,突然觉得这新馆像个正在长大的孩子,骨架一天天结实,血脉一天天丰盈。
nbsp巴西导演举着摄像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秦老头坐在灯笼下教露比写“武”字,老周往孩子们手里塞热糖糕,查猜和杰森比划着新学的太极招式,如虎和体校队友在地上画明天的训练草图……所有的声音混在一起,像首没有旋律的歌,却比任何乐章都动人。
nbsp李如龙知道,这故事还长着呢。新馆的墙壁开春就要砌,非洲分馆的奠基仪式在等着视频剪彩,巴西的纪录片要赶在明年电影节上映,甚至连老周都规划着,要在新馆开个“功夫糖糕体验课”,让外国朋友学着揉面团、炸糖糕,感受“刚柔相济”的滋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露比突然举着个刚炸好的糖糕跑过来,上面用芝麻拼了个小小的“龙”字。“周叔说这个给你。”她的鼻尖沾着面粉,像只刚偷吃完的小花猫,“阿颂说明天教我练‘崩拳,说学会了就能保护妹妹。”
nbsp李如龙咬着糖糕,甜香混着松木的清香在舌尖漫开。梁上的铜铃被风吹得轻响,像在应和露比的话。他抬头望着星空,新馆的木架在夜色里像个巨大的惊叹号,仿佛在说:这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nbsp远处的糖糕铺还亮着灯,老周的咳嗽声混着油锅的滋滋声,在巷子里飘得很远。李如龙知道,只要这灯光不灭,聚义拳馆的故事就会永远写下去,带着松木的坚韧,带着糖糕的甜蜜,带着铜铃的清脆,带着所有跨越山海的牵挂,在明善城的土地上,在世界各地的期盼里,继续生长,永远没有结尾。
nbsp聚义拳馆的新训练馆在开春时砌上了青砖,墙缝里嵌着杰森从非洲带来的红土,查猜撒的糯米在雨水里发了芽,钻出点点新绿。李如龙站在刚刷好的木门前,往门环上系红绸带,绸带是露比用非洲蜡染布改的,上面绣着泰式花纹,风一吹,像只振翅的蝴蝶。
nbsp“巴西纪录片的样片寄来了!”沈浩举着个快递盒冲进院子,鞋上沾着新馆前的春泥,“导演
第2432章 龙潜于渊(87)[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