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一人纵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7章 凤翔于天(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多谢大人赏识,末将定当效犬马之劳!”

    nbsp曹操安抚了徐州百姓,又与刘备商议了一番,便率军返回兖州。刘备则继续驻守徐州,感激曹操的救命之恩。

    nbsp回到兖州后,曹操论功行赏,郭嘉因劝降张辽有功,得到了重赏。白凤翎则依旧在府中修行,偶尔为曹操出谋划策。

    nbsp这日,曹操正在与郭嘉、荀彧商议国事,白凤翎前来拜访。

    nbsp“白仙长,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商议如何对付袁绍。”曹操说道。

    nbsp白凤翎道:“袁绍占据河北,势力强大,若不尽快除掉,必成心腹大患。”

    nbsp郭嘉道:“袁绍虽强,但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麾下谋士将领各怀心思,并非不可战胜。我们可先吞并周边小势力,壮大自己,再与袁绍决战。”

    nbsp荀彧也说道:“奉孝所言极是。我们可先攻打张绣,夺取南阳,再攻打刘表,占据荆州,最后与袁绍决战。”

    nbsp曹操点头:“二位所言甚是。那我们便先攻打张绣。”

    nbsp他当即下令:“夏侯渊、夏侯惇,你二人率一万兵马,作为先锋,攻打张绣!我率大军随后跟进!”

    nbsp“谨遵大人号令!”夏侯渊、夏侯惇领命而去。

    nbsp曹操则与郭嘉、荀彧、白凤翎等人,率领大军,向南阳进发。一场新的战争,即将开始。而此时的袁绍,还在河北过着奢靡的生活,对曹操的崛起浑然不觉。他不知道,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正在悄然酝酿。

    nbsp曹操大军向南阳进发的消息传到宛城,张绣召集谋士贾诩商议对策。张绣本是张济侄子,张济战死后他接管了部众,盘踞南阳一带,听闻曹操大军压境,不由得忧心忡忡。

    nbsp贾诩捻着胡须,从容道:「主公不必忧虑。曹操势大,硬拼难敌,不如暂降曹操,待摸清其虚实再做打算。」

    nbsp张绣皱眉:「曹操乃奸雄,降他恐遭算计。」

    nbsp贾诩道:「主公放心,我自有应对之法。」

    nbsp次日,曹操大军抵达宛城城外,张绣果然派人送来降书。曹操见张绣不战而降,心中大喜,当即率军入城,在府衙内设宴款待张绣、贾诩等人。

    nbsp酒过三巡,曹操已有几分醉意,目光在席间扫过,忽然瞥见张绣身旁站着一位容貌秀丽的女子,便问:「此女何人?」

    nbsp张绣脸色微变,答道:「乃我叔母邹氏。」

    nbsp曹操醉意上涌,竟笑道:「可否请邹氏前来敬酒?」

    nbsp张绣心中大怒,却隐忍未发,只得让邹氏上前敬酒。曹操见邹氏美貌,竟当众调戏,言语轻佻。贾诩在一旁见状,悄悄给张绣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暂且忍耐。

    nbsp宴席散后,张绣怒不可遏:「曹操欺人太甚!我必杀他!」

    nbsp贾诩道:「主公息怒。曹操现在防备甚严,不可硬来。今夜三更,我等可率军偷袭曹营,定能一举成功。」

    nbsp张绣点头:「好!就依先生之计!」

    nbsp当晚三更,张绣率军偷袭曹营。曹操军中毫无防备,顿时大乱。曹操从梦中惊醒,来不及穿戴盔甲,只着便服仓皇出逃。

    nbsp「保护主公!」典韦手持双戟,堵住营门,奋力抵抗。他身中数十创,血流不止,依旧死战不退,为曹操争取了逃跑时间,最终力竭而亡。

    nbsp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在乱军中被杀。曹操一路奔逃,侥幸逃脱,回首望去,营中火光冲天,哭声震野,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痛哭:「我儿昂儿!我侄安民!还有典韦!是我害了你们啊!」

    nbsp白凤翎与郭嘉闻讯赶来,见曹操狼狈不堪,连忙上前安抚。

    nbsp「主公,事已至此,还请节哀。」郭嘉劝道。

    nbsp曹操擦干眼泪,咬牙道:「张绣!贾诩!我必报此仇!」

    nbsp他当即下令撤军,返回兖州。一路上,曹操心情悲痛,对张绣恨之入骨。

    nbsp回到兖州后,曹操厚葬了典韦、曹昂、曹安民,追封他们官职,善待其家人。经过此事,曹操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多疑。

    nbsp这日,曹操正在府中思念典韦等人,荀彧前来禀报:「主公,袁绍派使者前来,说是要与主公联合,共同讨伐公孙瓒。」

    nbsp曹操皱眉:「袁绍向来野心勃勃,他此时联合我,定有图谋。」

    nbsp郭嘉道:「袁绍想先灭公孙瓒,再图中原。我等可假意答应,坐观其变。待他与公孙瓒两败俱伤,我等再出手,可收渔翁之利。」

    nbsp白凤翎道:「奉孝所言极是。但我们也需做好准备,以防袁绍偷袭。」

    nbsp曹操点头:「好!就依二位之计,答应袁绍的请求。同时,加强城防,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应对变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袁绍见曹操答应联合,心中大喜,当即率军攻打公孙瓒。公孙瓒虽奋力抵抗,但终究不是袁绍对手,节节败退。

    nbsp这日,曹操收到消息,公孙瓒被困于易京,危在旦夕。

    nbsp「主公,公孙瓒若灭,袁绍势力将更加强大,对我军不利。」荀彧说道。

    nbsp曹操道:「我也知道,但我军刚刚经历宛城之败,元气未复,不宜出兵。」

    nbsp郭嘉道:「主公不必出兵,可派人前往易京,劝说公孙瓒坚守待援,拖延时间。同时,联络袁绍麾下不满袁绍的将领,让他们暗中作乱,扰乱袁绍军心。」

    nbsp曹操道:「好计!就依奉孝之计行事。」

    nbsp他当即派使者前往易京,劝说公孙瓒坚守。又派陈宫(此时已重回曹操麾下)联络袁绍麾下将领,暗中作乱。

    nbsp公孙瓒得到曹操使者的承诺,果然坚定了坚守的决心。而袁绍麾下将领也果然有人暗中作乱,袁绍不得不分兵平叛,攻打易京的进度大大延缓。

    nbsp就这样,双方僵持了数月,袁绍虽最终攻破易京,斩杀公孙瓒,但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nbsp曹操得知消息,心中大喜:「奉孝之计,果然高明!」

    nbsp郭嘉道:「袁绍虽灭公孙瓒,但实力受损,短时间内无法南侵。我等可趁机攻打吕布,夺取徐州。」

    nbsp曹操点头:「好!就这么办。」

    nbsp他当即下令:「刘备驻守徐州,与吕布素有嫌隙,我等可联合刘备,共讨吕布。」

    nbsp使者很快带回消息,刘备欣然同意。

    nbsp曹操率领大军,与刘备会师,共同讨伐吕布。大军抵达徐州城外,吕布率军迎战。

    nbsp两军阵前,曹操骂道:「吕布匹夫,反复无常,今日我必斩你!」

    nbsp吕布怒道:「曹操老贼,休要多言,看我取你首级!」

    nbsp他拍马挺戟,冲向曹操。关羽、张飞见状,双双出战,三人战在一处。

    nbsp关羽青龙偃月刀如狂风扫叶,张飞丈八蛇矛似蛟龙出海,吕布方天画戟若猛虎下山,三人你来我往,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

    nbsp曹操见状,对麾下将领道:「吕布果然勇猛,你等上前相助!」

    nbsp夏侯惇、夏侯渊、许褚等将领纷纷出战,围攻吕布。吕布虽勇,怎奈对方人多势众,渐渐不支,只得虚晃一戟,率军退回城中。

    nbsp曹操率军围城,日夜攻打。吕布坚守不出,双方陷入僵持。

    nbsp这日,曹操在中军帐中与众人商议破城之策。

    nbsp「徐州城防坚固,吕布又坚守不出,如此下去,对我军不利。」曹操说道。

    nbsp郭嘉道:「吕布有勇无谋,且多疑。我等可派人在城下辱骂,激怒他,让他出城迎战。」

    nbsp白凤翎道:「还可派人散布谣言,说陈宫与我军勾结,让吕布猜忌陈宫,离间他们君臣关系。」

    nbsp曹操笑道:「二位之计,相辅相成,定能破城。」

    nbsp他当即下令,士兵在城下日夜辱骂吕布,又派人散布陈宫通敌的谣言。

    nbsp吕布本就多疑,听闻谣言,又见陈宫近日神色凝重,心中果然起了疑心,对陈宫渐渐疏远。陈宫见吕布猜忌自己,心中十分失望,却也无可奈何。

    nbsp几日后,吕布被骂得忍无可忍,不顾陈宫劝阻,率军出城迎战。曹操见吕布中计,心中大喜,当即下令全军出击。

    nbsp双方展开激战,吕布军士气低落,又无陈宫谋划,很快便溃不成军。吕布奋力冲杀,才得以逃回城中,但手下将士损失惨重。

    nbsp曹操率军趁机攻城,徐州城破在即。

    nbsp陈宫对吕布道:「主公,徐州已不可守,不如率军突围,前往淮南投奔袁术。」

    nbsp吕布摇头:「袁术已被我打败,怎会收留我?」

    nbsp陈宫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nbsp吕布犹豫再三,最终同意了陈宫的建议。

    nbsp当晚,吕布率领残部,试图突围。但曹操早已料到,在城外设下埋伏。吕布军陷入重围,奋力冲杀,却无法突围。

    nbsp「吕布匹夫,速速投降!」曹操在阵前大喊。

    nbsp吕布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我吕布一世英雄,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场!」

    nbsp他翻身下马,向曹操投降。

    nbsp曹操率军进入徐州城,安抚百姓,缴获了大量粮草和财物。他将吕布、陈宫等人押至帐前。

    nbsp「吕布,你可知罪?」曹操问道。

    nbsp吕布道:「我愿投降,助你平定天下,望你能饶我一命。」

    nbsp刘备在一旁说道:「孟德公,吕布反复无常,不可收留,否则必成后患。」

    nbsp曹操点头:「玄德公所言极是。」

    nbsp他下令:「将吕布、陈宫推出斩了!」

    nbsp吕布、陈宫等人被斩,徐州终于落入曹操之手。

    nbsp曹操任命车胄为徐州刺史,镇守徐州,自己则率领大军,与刘备一同返回兖州。

    nbsp回到兖州后,曹操论功行赏,士气大振。他知道,自己已经占据了兖州、徐州等地,实力大增,与袁绍的决战,已为期不远。

    nbsp这日,曹操正在府中与郭嘉、荀彧、白凤翎商议与袁绍决战之事,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大人,袁绍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向我军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曹操、郭嘉、荀彧、白凤翎都吃了一惊。

    nbsp「袁绍来得好快!」曹操说道。

    nbsp郭嘉道:「主公不必惊慌。袁绍虽号称百万,但其中多是乌合之众,且他麾下谋士将领不和,不足为惧。」

    nbsp荀彧道:「我军可坚守官渡,以逸待劳,迎战袁绍。」

    nbsp白凤翎道:「官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确是决战的好地方。但袁绍粮草充足,若长期对峙,对我军不利。我们需得想办法烧毁他的粮草。」

    nbsp曹操点头:「白仙长所言极是。奉孝,你可有烧毁袁绍粮草的计策?」

    nbsp郭嘉道:「袁绍粮草多囤积在乌巢,由淳于琼把守。淳于琼嗜酒如命,防备松懈,我等可派一支精兵,奇袭乌巢,烧毁粮草。」

    nbsp曹操道:「好计!只是派谁去奇袭乌巢呢?」

    nbsp众人沉默片刻,白凤翎道:「许褚勇猛过人,且忠心耿耿,可担此任。」

    nbsp曹操点头:「好!就派许褚率领五千精兵,奇袭乌巢!」

    nbsp他当即下令,许褚领命而去。

    nbsp曹操又对众人道:「袁绍大军不日便到,我等需立刻前往官渡,布置防御。」

    nbsp众人齐声应道:「谨遵大人号令!」

    nbsp曹操率领大军,向官渡进发。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在官渡拉开序幕。而这一次,曹操能否战胜强大的袁绍,平定北方,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战,将会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也将会让白凤翎的历劫之路,更加充满变数。

    nbsp曹操大军抵达官渡,连夜修筑防御工事。郭嘉与荀彧勘察地形,在险要处布下弓箭手与投石机,又命人挖掘壕沟,断绝敌军粮道。白凤翎则在中军帐中推演战局,指尖真气流转,在沙盘上勾勒出两军布防——袁绍军势如潮水,东西连营数十里,而曹军虽少,却如磐石般扼守咽喉要道。

    nbsp“主公,袁绍麾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明日恐会前来挑战。”荀彧指着沙盘上的标记,眉头紧锁,“需早做防备。”

    nbsp曹操正欲答话,帐外传来震天鼓声。斥候飞奔入内:“报——颜良率军在营前挑战,辱骂主公不敢出战!”

    nbsp帐内诸将皆怒,夏侯惇按剑而起:“末将愿出阵斩颜良!”

    nbsp白凤翎却道:“颜良虽勇,却有勇无谋。关将军久在曹营,感念主公厚待,此时若能请他出战,必能一举功成。”

    nbsp曹操恍然大悟,当即派人前往刘备营中,请关羽前来。关羽听闻颜良挑战,慨然应允,提青龙偃月刀,跨赤兔马,直奔阵前。

    nbsp颜良见来将青巾绿袍,丹凤眼微眯,只当是无名之辈,正欲呵斥,赤兔马已如闪电般冲到近前。关羽手起刀落,颜良措手不及,人头已滚落在地。袁军见状大乱,关羽趁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曹军士气大振,齐声喝彩。

    nbsp消息传回袁绍大营,袁绍气得浑身发抖,当即命文丑为先锋,誓要为颜良报仇。次日,文丑率军渡过黄河,向曹军发起猛攻。

    nbsp曹操早已在河岸设下埋伏,见文丑军渡河,下令放箭。文丑军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文丑怒不可遏,率军直冲曹营,却被张辽、徐晃缠住。激战中,文丑渐落下风,正欲突围,关羽再度杀出,一刀将其斩于马下。

    nbsp连败两阵,袁绍军心动摇。谋士沮授进言:“主公,曹军虽胜,但兵力远逊于我。不如坚守不出,耗其粮草,待其自溃。”

    nbsp袁绍却不以为然:“我百万大军,岂惧曹操?明日我亲自率军出战,必能踏平曹营!”

    nbsp次日,袁绍亲率大军,在官渡摆开阵势。曹操也率军出营,两军对垒,剑拔弩张。

    nbsp袁绍立于阵前,高声骂道:“曹操匹夫,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为汉贼!今日我便替天行道,斩你狗头!”

    nbsp曹操冷笑:“袁绍,你四世三公之后,却包藏祸心,妄图篡汉,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

    nbsp话音未落,袁军阵中冲出一员大将,正是张合。“曹操休要逞口舌之快,吃我一枪!”

    nbsp夏侯惇拍马迎上,两人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见状,令夏侯渊、许褚一同出战,袁军也派出数将接应,双方混战在一起,杀声震天。

    nbsp白凤翎与郭嘉在中军帐中观战,郭嘉道:“袁绍军虽众,但指挥混乱,久战必疲。我等可派一支精兵,绕至敌后,袭扰其粮道。”

    nbsp白凤翎点头:“奉孝所言极是。且袁绍粮草囤积于乌巢,若能烧毁其粮草,袁军不战自溃。”

    nbsp曹操闻言,当即命徐晃、史涣率军五千,袭扰袁军粮道。又密令许褚:“你率精兵万人,今夜奇袭乌巢,务必烧毁袁绍粮草!”

    nbsp许褚领命而去。

    nbsp当夜,许褚率军悄然出发,直奔乌巢。乌巢守将淳于琼果然嗜酒如命,守军防备松懈。许褚率军趁夜突袭,放火烧粮。刹那间,乌巢火光冲天,粮草尽燃。淳于琼从梦中惊醒,率军抵抗,却被许褚一刀斩杀。

    nbsp乌巢失火的消息传到袁绍大营,袁军顿时大乱。张合、高览见袁绍大势已去,率军投降曹操。袁绍见心腹将领投降,粮草被烧,军心涣散,知道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仓皇北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曹操率军追杀,袁军死伤无数,缴获粮草辎重无数。官渡之战,以曹操大胜而告终。

    nbsp曹操率军进入袁绍大营,看着满地的尸体和辎重,感慨万千:“若不是白仙长与奉孝相助,我岂能取得如此大胜?”

    nbsp白凤翎道:“此乃曹大人雄才大略,顺应天意,方能大败袁绍。”

    nbsp郭嘉也道:“主公不必过谦。经此一役,主公已平定北方,天下无人能敌。”

    nbsp曹操哈哈大笑:“好!好!待我休整兵马,再南下平定江南,一统天下!”

    nbsp大军在官渡休整了数日,曹操便与众人商议南下之事。

    nbsp“袁绍虽逃,但河北仍有其残余势力,若不彻底肃清,恐生后患。”荀彧说道。

    nbsp曹操点头:“文若所言极是。我打算先率军北上,肃清袁绍残余势力,再南下江南。”

    nbsp郭嘉道:“主公英明。袁绍二子袁谭、袁尚素有嫌隙,我等可趁机离间他们,使其自相残杀,不攻自破。”

    nbsp白凤翎道:“奉孝之计甚妙。但河北之地,民风彪悍,且多有世家大族盘踞,若要彻底平定,需恩威并施,安抚民心。”

    nbsp曹操道:“白仙长所言极是。我会派人安抚河北百姓,减免赋税,争取民心。”

    nbsp当下,曹操兵分三路,一路由自己率领,攻打邺城;一路由夏侯渊率领,攻打幽州;一路由张辽率领,攻打并州。

    nbsp大军出发后,果然如郭嘉所料,袁谭、袁尚为争夺继承权,自相残杀。曹操趁机率军北上,所向披靡,很快便攻占了邺城,斩杀了袁谭。袁尚逃往幽州,投奔二哥袁熙。

    nbsp夏侯渊、张辽也进展顺利,先后攻占了幽州、并州。袁尚、袁熙见河北已失,只得逃往辽东,投奔公孙康。

    nbsp曹操平定河北后,班师回朝。途中,郭嘉因操劳过度,病逝于易州。曹操得知消息,悲痛欲绝:“奉孝!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nbsp白凤翎也十分惋惜:“奉孝之才,世所罕见,可惜天妒英才。”

    nbsp回到邺城后,曹操追封郭嘉为贞侯,厚葬之。

    nbsp这日,曹操在府中与众人商议平定辽东之事。

    nbsp“袁尚、袁熙逃往辽东,投奔公孙康。我等当乘胜追击,斩草除根。”夏侯惇说道。

    nbsp曹操却摇头:“公孙康素与袁氏不和,若我军逼之过急,他必与袁尚、袁熙联手抵抗。不如暂缓进兵,公孙康必能斩杀袁尚、袁熙,将其首级献上。”

    nbsp众人皆不信,唯有白凤翎道:“曹大人所言极是。公孙康此人,多疑而贪利,见我军不逼,必能权衡利弊,斩杀袁尚、袁熙,以讨好我军。”

    nbsp曹操点头:“白仙长所言甚是。传令下去,大军休整,暂不攻打辽东。”

    nbsp果然,不出一月,公孙康便派人送来袁尚、袁熙的首级,表示臣服曹操。

    nbsp至此,曹操彻底平定了北方,统一了黄河流域,实力大增,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势力。

    nbsp曹操在邺城修建铜雀台,广纳天下贤才,整顿吏治,发展生产,河北之地渐渐恢复了生机。

    nbsp这日,曹操在铜雀台上设宴,款待文武百官。酒过三巡,曹操诗兴大发,挥笔写下《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nbsp众人纷纷喝彩,称赞曹操雄心壮志。

    nbsp曹操放下笔,看向众人:“如今北方已定,我打算南下荆州,讨伐刘表,再平定江南,一统天下。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nbsp荀彧道:“刘表年老多病,其子刘琦、刘琮不和,荆州可图。但刘备在新野,有诸葛亮辅佐,不可小觑。”

    nbsp曹操道:“诸葛亮?此人有何能耐?”

    nbsp郭嘉已逝,曹操身边少了一位得力谋士,听闻诸葛亮有卧龙之称,心中不禁有些好奇。

    nbsp白凤翎道:“诸葛亮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若能为我所用,必能助主公一统天下。若不能,必为心腹大患。”

    nbsp曹操道:“哦?竟有如此人才?我倒要会会他。”

    nbsp他当即下令:“夏侯惇,你率十万大军,攻打新野,试探刘备虚实!”

    nbsp夏侯惇领命而去。

    nbsp不久,夏侯惇大败而回,禀报曹操:“主公,刘备麾下有一谋士,名叫诸葛亮,此人用兵如神,我军中其计,大败而回。”

    nbsp曹操闻言,心中大惊:“诸葛亮竟有如此能耐?”

    nbsp他当即决定,亲自率领大军五十万,南征荆州。

    nbsp大军出发前,曹操对白凤翎道:“白仙长,此次南征,还请你与我一同前往。”

    nbsp白凤翎点头:“贫道自当陪同。”

    nbsp曹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荆州进发。一路上,他不断收到消息,刘表病逝,其子刘琮继位,刘备在新野战败,逃往江夏。

    nbsp曹操心中大喜:“天助我也!”

    nbsp他加快进军速度,很快便抵达荆州城下。刘琮见曹操大军势大,吓得魂飞魄散,不战而降。

    nbsp曹操率军进入荆州城,安抚百姓,收纳刘表旧部,实力更加雄厚。

    nbsp“刘备逃往江夏,与孙权勾结,欲抗我大军。”荀彧前来禀报。

    nbsp曹操道:“孙权小儿,竟敢与刘备勾结,反抗我军。我当率大军东进,一举平定江东!”

    nbsp他当即下令,大军休整数日,便东进讨伐孙权、刘备。

    nbsp白凤翎道:“曹大人,江东地势险要,水军强大,且孙权、刘备联手,不可轻敌。”

    nbsp曹操笑道:“白仙长多虑了。我有大军百万,战将千员,何惧孙权、刘备?”

    nbsp他此时连胜之下,已有些骄傲自满,听不进劝谏。

    nbsp数日后,曹操率领大军,顺江而下,向江东进发。一场决定天下三分的大战,即将在赤壁拉开序幕。而这一次,曹操能否战胜孙权、刘备,一统天下,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战,将会是白凤翎历劫之路上,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喜欢。

第2257章 凤翔于天(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