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一人纵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6章 风翔于天(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云雾缭绕的终南山深处,有一处鲜为人知的洞府,名为“归云洞”。洞内并非阴暗潮湿,反而透着一股温润的暖意,洞壁上镶嵌着不知名的发光矿石,将整个洞府映照得如同白昼。洞府深处,一位身着素白道袍的青年正盘膝而坐,闭目调息。

    nbsp这青年名叫白凤翎,生得一副俊朗非凡的模样,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唇形温润,一头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在脑后,几缕发丝不经意地垂落在额前,更添了几分飘逸出尘的气质。他已是南华老仙座下弟子第三个年头,虽入门时间不长,但悟性极高,深得南华老仙的喜爱与真传。

    nbsp此刻,白凤翎正按照南华老仙所授的心法,运转体内的真气。真气在他的经脉中缓缓流淌,如同一条温顺的小溪,滋养着他的四肢百骸。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天地间游离的灵气,正一丝丝、一缕缕地被他吸入体内,转化为自身的真气。这种与天地相融的感觉,让他心中一片宁静祥和。

    nbsp不知过了多久,白凤翎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那浊气在空中化作一道淡淡的白雾,久久不散。

    nbsp“凤翎。”

    nbsp一个苍老而浑厚的声音在洞府中响起,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却又清晰地落入白凤翎的耳中。

    nbsp白凤翎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洞府深处恭敬地躬身行礼:“弟子白凤翎,拜见师尊。”

    nbsp只见洞府深处的光影一阵变幻,一位身着灰色道袍、鹤发童颜的老者缓缓显现。老者面容和蔼,眼神深邃,仿佛蕴藏着万古星辰,正是南华老仙。他手中拄着一根拐杖,拐杖的顶端雕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

    nbsp南华老仙看着白凤翎,微微颔首:“嗯,你这几日的进境倒是不错,看来是将为师所授的心法融会贯通了几分。”

    nbsp“弟子不敢当,全凭师尊教导有方。”白凤翎谦逊地说道。

    nbsp南华老仙捋了捋长长的胡须,目光在白凤翎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轻叹一声:“唉,只可惜,天意难测啊。”

    nbsp白凤翎心中一动,不解地问道:“师尊,不知您为何叹气?难道弟子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吗?”

    nbsp南华老仙摇了摇头,说道:“你并无过错,只是……为师近日夜观天象,发现紫薇星黯淡无光,帝星飘摇不定,天下将乱啊。而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nbsp“弟子愚钝,不知师尊所言何意?”白凤翎眉头微蹙,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nbsp南华老仙沉声道:“你本是修仙之人,不应沾染凡间俗事,更不应卷入这红尘杀劫之中。但为师推算你的命格,发现你近日竟意外沾染了杀劫之气。这杀劫之气一旦缠身,若不及时化解,恐会影响你的修行,甚至会有性命之忧。”

    nbsp“杀劫之气?”白凤翎心中一惊,“弟子一直待在这归云洞中,从未离开,怎会沾染这杀劫之气?”

    nbsp南华老仙叹了口气:“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更改。或许是你与这凡间杀劫有着不解之缘吧。这杀劫之气,唯有在杀劫之中才能化解。你若一直待在这归云洞中,只会让杀劫之气越积越深,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nbsp白凤翎沉默了片刻,他知道师尊不会骗他,心中虽然有些惶恐,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莫名的悸动。他虽然一直在山中修行,但也听闻过不少凡间的故事,对于那波澜壮阔的红尘俗世,心中并非毫无向往。

    nbsp“师尊,那弟子该如何是好?”白凤翎问道。

    nbsp南华老仙看着他,缓缓说道:“你必须离开这归云洞,下山历劫。你要踏入那凡间红尘,亲身经历这场乱世,在杀劫之中寻找一线生机,化解你身上的杀劫之气。”

    nbsp“下山历劫?”白凤翎心中有些犹豫,他在这归云洞中待了三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宁静祥和,对于凡间的尔虞我诈、刀光剑影,他心中还是有些畏惧的。

    nbsp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南华老仙说道:“凤翎,你不必害怕。修行之路本就充满了艰难险阻,这红尘杀劫虽是危机,但也未尝不是一场机缘。只要你能坚守本心,不被世俗所迷惑,或许能在这场杀劫之中有所感悟,对你的修行大有裨益。”

    nbsp顿了顿,南华老仙继续说道:“而且,为师也不会让你毫无准备地下去。这是为师炼制的一枚‘清心丹,你带在身上,若你心有杂念、被世俗所扰时,服下此丹,可助你清心静气,坚守本心。”

    nbsp说着,南华老仙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瓶,递给了白凤翎。

    nbsp白凤翎双手接过玉瓶,入手温润,他能感受到玉瓶中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他将玉瓶小心翼翼地收好,对着南华老仙再次躬身行礼:“多谢师尊厚爱,弟子定不负师尊所望。”

    nbsp南华老仙点了点头,又说道:“你下山之后,一切都要小心行事。如今汉室衰微,天下群雄并起,战乱不休,你要多加留意。还有,你命中与一位枭雄有着不解之缘,或许你们相遇之后,能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枭雄?”白凤翎心中疑惑,但他知道师尊不会再多言,便没有追问。

    nbsp“好了,你收拾一下,便下山去吧。”南华老仙摆了摆手,身影渐渐变得模糊,“记住,坚守本心,好自为之。”

    nbsp话音落下,南华老仙的身影便彻底消失在了洞府之中。

    nbsp白凤翎对着洞府深处深深一拜,然后转身开始收拾东西。他也没什么可收拾的,除了师尊给的那枚清心丹,他只有一身换洗的道袍和一把师尊所赠的长剑。这把长剑名为“流霜”,剑鞘古朴,剑身却寒光凛冽,锋利无比。

    nbsp收拾完毕,白凤翎最后看了一眼这待了三年的归云洞,心中充满了不舍,但他知道,自己必须离开。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了洞府。

    nbsp刚走出洞府,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山间特有的草木清香。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nbsp白凤翎沿着山间的小路缓缓下行,他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山间的美景。三年来,他一心修行,很少有机会如此悠闲地欣赏这山间的风光。

    nbsp走了大约一个多时辰,他终于走出了终南山的范围,来到了一处官道之上。官道上不时有行人经过,大多是些行商的小贩和赶路的旅人。他们看到白凤翎这一身道袍打扮,都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nbsp白凤翎对此早已习惯,他并没有在意众人的目光,只是沿着官道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nbsp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还夹杂着一些人的呼喊声和惨叫声。

    nbsp白凤翎心中一紧,加快了脚步,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赶去。

    nbsp转过一个弯,眼前的景象让白凤翎瞳孔一缩。只见前方的官道上,十几名手持刀枪的悍匪正在围攻一小队人马。那小队人马大约有七八人,其中一人穿着锦袍,虽然衣衫有些凌乱,但难掩其身上的一股枭雄之气。他手持一把长剑,正奋力抵抗着悍匪的攻击,但他身边的护卫已经倒下了好几人,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

    nbsp“哈哈哈,束手就擒吧,曹孟德,你今天插翅难逃!”为首的悍匪是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他手持一把鬼头刀,狂笑着说道。

    nbsp曹孟德?白凤翎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过。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忽然想起师尊曾说过,如今汉室衰微,朝中宦官当道,大将军何进欲诛宦官,却引来了董卓入京,导致天下大乱。而这个曹孟德,似乎就是那个刺杀董卓未遂,然后逃出洛阳的曹操?

    nbsp如果真是这样,那师尊所说的那个与自己有不解之缘的枭雄,难道就是他?

    nbsp想到这里,白凤翎不再犹豫。他虽然不想轻易卷入凡间的纷争,但此刻看到曹操即将丧命于悍匪之手,他不能坐视不管。更何况,这或许就是他命中注定的机缘。

    nbsp“住手!”

    nbsp白凤翎大喝一声,声音洪亮,如同惊雷一般,在官道上空回荡。

    nbsp正在围攻曹操的悍匪们听到这声大喝,都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nbsp只见白凤翎手持长剑,缓步从远处走来。他身着素白道袍,身姿挺拔,虽然看起来文质彬彬,但身上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气势,让那些悍匪们心中都不由自主地升起一丝忌惮。

    nbsp“哪里来的臭道士,也敢管你爷爷们的闲事?”为首的悍匪大汉怒视着白凤翎,厉声喝道。

    nbsp白凤翎没有理会他,目光落在了曹操身上,问道:“阁下可是从洛阳逃出的曹孟德曹大人?”

    nbsp曹操此刻已经是强弩之末,他听到白凤翎的话,先是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喘息着说道:“正是在下,不知仙长为何会认识在下?”

    nbsp得到曹操的确认,白凤翎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看向那些悍匪,冷冷地说道:“你们这些悍匪,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拦路抢劫,还想伤人性命,简直是无法无天。我劝你们还是速速离去,否则休怪我手下无情。”

    nbsp“哈哈哈,手下无情?就凭你一个臭道士?”悍匪大汉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白凤翎,见他只是一个年轻的道士,手中虽然拿着一把剑,但看起来并不像是有什么真本事的样子,顿时放下心来,“兄弟们,给我上,先宰了这个多管闲事的臭道士,再收拾曹孟德!”

    nbsp随着悍匪大汉一声令下,几名悍匪立刻挥舞着刀枪,朝着白凤翎冲了过来。

    nbsp白凤翎眼神一凝,体内真气运转,手中的流霜剑瞬间出鞘,一道寒光闪过,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

    nbsp“嗤嗤嗤!”

    nbsp几声轻响,冲在最前面的几名悍匪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脖子一凉,随即鲜血喷涌而出,他们带着满脸的难以置信,缓缓地倒在了地上。

    nbsp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剩下的悍匪们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弱的道士,出手竟然如此之快,如此之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就连曹操也是一脸震惊地看着白凤翎,他实在没想到,这个突然出现的道士,竟然有如此高强的武艺。

    nbsp为首的悍匪大汉更是吓得脸色发白,他咽了一口唾沫,颤声说道:“你……你到底是谁?”

    nbsp白凤翎没有回答他,只是手持流霜剑,一步步朝着悍匪们走去。他的步伐不快,但每一步都仿佛踏在那些悍匪的心坎上,让他们心中的恐惧越来越深。

    nbsp“杀……杀了他!”悍匪大汉色厉内荏地喊道,但他的声音却有些颤抖。

    nbsp剩下的悍匪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先上前。刚才白凤翎那雷霆一击,已经彻底震慑住了他们。

    nbsp白凤翎冷哼一声,身影一晃,如同鬼魅般冲向了剩下的悍匪。

    nbsp“啊!”

    nbsp“救命啊!”

    nbsp惨叫声接连响起,白凤翎的身影在悍匪们中间穿梭,流霜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那些悍匪在他面前,就如同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

    nbsp不过片刻功夫,十几名悍匪便全部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了声息。

    nbsp白凤翎收剑回鞘,走到曹操面前。

    nbsp曹操看着满地的尸体,又看了看白凤翎,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感激。他连忙对着白凤翎拱手行礼,说道:“多谢仙长出手相救,大恩大德,曹孟德没齿难忘!不知仙长高姓大名?”

    nbsp白凤翎微微一笑,说道:“贫道白凤翎,只是恰逢其会,曹大人不必客气。”

    nbsp“原来是白仙长,”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白仙长武艺如此高强,不知是师从何处?”

    nbsp白凤翎淡淡一笑,说道:“家师只是一介山野村夫,不值一提。”他不想暴露自己是南华老仙弟子的身份,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nbsp曹操见状,也没有再多问,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再次对着白凤翎拱手行礼,说道:“白仙长,今日之恩,曹某铭记在心。若仙长不嫌弃,可否随曹某一同前行?也好让曹某略尽地主之谊,报答仙长的救命之恩。”

    nbsp白凤翎想了想,自己如今下山历劫,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地,跟着曹操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他也想看看这位历史上的枭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nbsp于是,白凤翎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曹大人盛情相邀,那贫道就却之不恭了。”

    nbsp“太好了!”曹操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白仙长,请!”

    nbsp“曹大人,请!”

    nbsp两人相视一笑,随即一同朝着前方走去。曹操的护卫只剩下两人,他们也连忙跟了上来,收拾了一下同伴的尸体,然后默默地跟在两人身后。

    nbsp一路上,曹操和白凤翎相谈甚欢。曹操向白凤翎讲述了自己在洛阳的经历,讲述了他如何刺杀董卓未遂,如何在陈宫的帮助下逃出洛阳,又如何遭到董卓的追杀。

    nbsp白凤翎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地点头回应。他能感受到曹操心中的愤怒和不甘,也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份雄心壮志。

    nbsp而白凤翎也向曹操讲述了一些自己在山中修行的经历,当然,他隐去了一些关于修仙的细节,只是说自己在山中学习武艺和医术。

    nbsp曹操听闻白凤翎懂医术,更是高兴不已,说道:“白仙长既懂医术,那真是太好了。如今战乱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多有疾病缠身,仙长的医术定能救死扶伤,造福百姓啊。”

    nbsp白凤翎笑了笑,说道:“略懂皮毛而已,但愿能尽一份绵薄之力。”

    nbsp两人一路前行,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他们来到了一个小镇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nbsp客栈的老板看到曹操一行人,起初还有些畏惧,但在曹操拿出一些银两之后,老板的态度立刻变得热情起来,连忙为他们安排了房间和酒菜。

    nbsp在房间里,曹操和白凤翎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菜。

    nbsp“白仙长,我敬你一杯,多谢你今日的救命之恩。”曹操举起酒杯,对着白凤翎说道。

    nbsp“曹大人客气了。”白凤翎也举起酒杯,与曹操轻轻一碰,然后一饮而尽。

    nbsp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他开始谈论起天下大势,言辞之间充满了对汉室的失望和对董卓的痛恨。

    nbsp“白仙长,你说这天下还有救吗?”曹操看着白凤翎,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期待。

    nbsp白凤翎沉吟片刻,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汉室衰微,气数已尽,天下大乱已成定局。但乱世之中,也必有机缘。或许,会有一位雄主应运而生,平定乱世,重现太平。”

    nbsp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问道:“不知仙长认为,谁能成为这位雄主?”

    nbsp白凤翎微微一笑,说道:“天机不可泄露。但我相信,能成大事者,必是有勇有谋、心怀天下之人。”

    nbsp曹操沉默了片刻,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有勇有谋、心怀天下之人!白仙长,我敬你一杯!”

    nbsp两人再次举杯,一饮而尽。

    nbsp夜色渐深,两人聊了很久才各自回房休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回到房间,白凤翎坐在床上,心中思绪万千。他没想到自己下山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曹操,还与他成为了朋友。看来,自己的历劫之路,注定不会平静。

    nbsp他闭上眼睛,开始运转心法,调息养神。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要在这乱世之中,坚守本心,化解自己身上的杀劫之气,或许,还能见证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nbsp窗外,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起云涌。而白凤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他与曹操的相遇,将会给这个动荡的时代带来怎样的变数,谁也无法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命运,已经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共同卷入了这汉末三国的滚滚洪流之中。

    nbsp接下来的日子,白凤翎便与曹操一同前行。他们一路上晓行夜宿,避开了董卓派来的追兵,也遇到了不少乱世之中的景象。有流离失所的百姓,有烧杀抢掠的乱兵,有揭竿而起的义军……这一切都让白凤翎深刻地体会到了乱世的残酷,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在这乱世之中做些什么的决心。

    nbsp曹操一路上也在不断地招兵买马,收纳贤才。他的队伍渐渐壮大起来,一些有识之士听闻他的名声,纷纷前来投靠。

    nbsp白凤翎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偶尔会给曹操一些建议。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对未来的一些了解,帮助曹操避开了一些陷阱,也让他获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曹操对白凤翎的信任也越来越深,几乎是言听计从。

    nbsp这日,他们来到了一个名为“陈留”的地方。陈留太守张邈是曹操的好友,听闻曹操到来,亲自出城迎接。

    nbsp“孟德,你可算来了!”张邈看到曹操,高兴地说道。

    nbsp“孟卓兄,别来无恙?”曹操也笑着回应道。

    nbsp两人寒暄了几句,张邈的目光落在了曹操身旁的白凤翎身上,见他一身素白道袍,气质出尘,不由得好奇问道:“孟德,这位仙长是?”

    nbsp曹操连忙介绍道:“孟卓兄,这位是白仙长白凤翎,乃是我的救命恩人。前几日我在途中遭遇悍匪,幸得白仙长出手相救,否则我早已命丧黄泉。”

    nbsp白凤翎对着张邈拱手行礼,淡然道:“贫道白凤翎,见过张太守。”

    nbsp张邈连忙回礼,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原来是白仙长,久仰大名。仙长肯赏光来到陈留,真是让陈留蓬荜生辉啊。快,里面请!”

    nbsp说着,张邈便热情地拉着曹操和白凤翎往城中走去。

    nbsp进入陈留城后,张邈将他们安置在府衙内的客房休息。府衙内布置得十分雅致,虽然算不上奢华,但也干净整洁。

    nbsp稍作休整后,张邈在府衙内设宴款待曹操和白凤翎。宴席上,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nbsp酒过三巡,张邈看向曹操,神色凝重地说道:“孟德,如今董卓在洛阳倒行逆施,废立皇帝,残害忠良,天下人无不痛恨。我等身为汉臣,岂能坐视不理?”

    nbsp曹操放下酒杯,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孟卓兄所言极是。董卓老贼,欺君罔上,罪该万死!我此次逃出洛阳,便是想联络天下诸侯,共讨董卓,以清君侧,安社稷!”

    nbsp张邈闻言,眼前一亮:“孟德有此雄心,张某佩服!陈留虽小,但也有兵马数千,粮草若干,愿听孟德调遣!”

    nbsp“多谢孟卓兄!”曹操心中一喜,连忙起身对着张邈拱手行礼,“有孟卓兄相助,大事可期!”

    nbsp白凤翎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两人,并未插话。他知道,这便是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开端。曹操在陈留发布檄文,召集天下诸侯共讨董卓,从此拉开了三国乱世的序幕。

    nbsp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的壮汉大步走了进来。他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手持一杆丈八蛇矛,正是刚刚投奔曹操的张飞。

    nbsp“大哥,俺老张回来了!”张飞大嗓门一开口,整个宴会厅都仿佛震动了一下。

    nbsp曹操和张邈都被吓了一跳,纷纷看向门口。

    nbsp张飞看到曹操,连忙上前说道:“大哥,俺按照你的吩咐,去招募乡勇,已经招到了三百多人,都是些身强力壮的汉子!”

    nbsp曹操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翼德,辛苦你了!”

    nbsp张飞这才注意到曹操身边的张邈和白凤翎,他对着张邈拱了拱手,然后目光落在了白凤翎身上。见白凤翎一身道袍,文质彬彬的样子,张飞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但还是瓮声瓮气地说道:“这位道长,俺是张飞张翼德。”

    nbsp白凤翎微微一笑,说道:“贫道白凤翎,见过张将军。”

    nbsp张飞哼了一声,没有再说话,自顾自地拿起桌上的酒壶,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nbsp张邈见状,连忙打圆场:“翼德将军真是勇猛过人啊,有将军相助,孟德大事必成!”

    nbsp曹操也笑着说道:“翼德勇猛,乃是我之左膀右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就在这时,又一个声音传来:“兄长,俺也回来了!”

    nbsp只见一个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的大汉走了进来,他手持青龙偃月刀,正是关羽。

    nbsp关羽看到曹操,恭敬地行礼:“兄长。”

    nbsp曹操点了点头:“云长,你招募乡勇之事如何了?”

    nbsp关羽说道:“兄长,俺招募了五百多人,皆是精壮之士。”

    nbsp“好!”曹操大喜过望,“有云长和翼德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nbsp关羽的目光也落在了白凤翎身上,他对着白凤翎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白凤翎也礼貌地回应了一下。

    nbsp张飞看到关羽,连忙说道:“二哥,你可回来了,快来喝酒!”

    nbsp关羽摇了摇头:“三弟,饮酒误事,还是少喝为妙。”

    nbsp张飞撇了撇嘴,嘟囔道:“喝几杯怕什么。”但他还是放下了酒壶。

    nbsp曹操看着眼前的关羽和张飞,又看了看张邈和白凤翎,心中豪情万丈:“有诸位相助,我曹操定能召集天下诸侯,共讨董卓,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nbsp张邈也激动地说道:“孟德放心,张某定会鼎力支持!”

    nbsp白凤翎看着众人意气风发的样子,心中也不禁有些感慨。这便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吗?果然名不虚传。

    nbsp接下来的几日,曹操便在陈留积极筹备讨董事宜。他发布檄文,遍邀天下诸侯共讨董卓。檄文发出后,很快便得到了各路诸侯的响应。

    nbsp渤海太守袁绍、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诸侯纷纷起兵响应,约定在酸枣会盟。

    nbsp这日,曹操正与张邈、关羽、张飞等人商议会盟之事,白凤翎也在一旁静静聆听。

    nbsp“诸位,如今各路诸侯纷纷响应,不日便会齐聚酸枣。此次会盟,推举盟主乃是重中之重,不知诸位认为推举谁为盟主最为合适?”曹操问道。

    nbsp张邈说道:“袁绍袁本初,出身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威望极高,我认为推举他为盟主最为合适。”

    nbsp关羽说道:“袁绍虽有威望,但此人优柔寡断,恐难当此大任。”

    nbsp张飞也附和道:“二哥说得对!俺看那袁绍也没什么本事,还不如让俺大哥当盟主!”

    nbsp曹操摆了摆手:“翼德,不可胡言。袁绍威望确实无人能及,推举他为盟主,有利于团结各路诸侯。至于他是否有能力,日后便知。”

    nbsp白凤翎开口说道:“曹大人所言极是。如今首要之事是团结各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乃是权宜之计。”

    nbsp曹操点了点头:“白仙长所言甚是。那此事便这么定了,待各路诸侯到齐,便推举袁绍为盟主。”

    nbsp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匆匆跑了进来:“报——大人,袁绍大人、袁术大人等各路诸侯已抵达酸枣城外,请求入城!”

    nbsp曹操闻言,心中一喜:“好!诸位,随我出城迎接!”

    nbsp众人纷纷起身,跟着曹操一同走出府衙,前往城外迎接各路诸侯。

    nbsp酸枣城外,各路诸侯的兵马绵延数里,旗帜飘扬,气势恢宏。袁绍身着锦袍,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神色傲然。袁术则站在袁绍身旁,同样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nbsp曹操上前,对着袁绍等人拱手行礼:“孟德见过诸位盟主!”

    nbsp袁绍哈哈一笑:“孟德不必多礼,此次多亏你发布檄文,召集我等共讨董卓,你功不可没啊!”

    nbsp袁术也说道:“是啊,孟德,你为汉室立下了大功!”

    nbsp其他诸侯也纷纷向曹操表示祝贺。

    nbsp曹操连忙说道:“诸位过奖了,讨贼兴汉,乃是我等汉臣的本分。诸位一路辛苦,快请入城歇息。”

    nbsp袁绍点了点头:“好,入城!”

    nbsp各路诸侯在曹操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进入了酸枣城。

    nbsp入城之后,曹操将各路诸侯安置在早已准备好的馆驿之中。随后,他又召集各路诸侯在议事大厅商议会盟之事。

    nbsp议事大厅内,各路诸侯齐聚一堂,气氛十分热烈。

    nbsp曹操站起身,环视了一圈众人,说道:“诸位诸侯,如今我等齐聚于此,皆是为了讨伐董卓,匡扶汉室。今日,我等当推举一位盟主,统领各路兵马,共讨董卓!”

    nbsp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nbsp张邈站起身说道:“袁绍大人出身四世三公,威望卓着,我推举袁绍大人为盟主!”

    nbsp“我也推举袁绍大人!”

    nbsp“袁绍大人当为盟主!”

    nbsp……

    n

第2256章 风翔于天(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