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年春恨却来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8章 遗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王齐瑾在漕运总督任上已有数月。凭借谢允精心挑选的班底和自身过人的手腕,他虽步履维艰,却硬是在那盘根错节的利益网中撕开了一道口子。数名盘剥甚巨的漕运官吏被查办,勾结地方豪强囤积居奇、抬高运价的几个大蠹被揪出,漕粮损耗率被强行压低了近两成。

    nbsp捷报传回京城,皇帝齐越龙颜大悦,明旨嘉奖,秦王在朝野的声望一时无两,秦王党士气大振,一扫曹膺案后的颓势。

    nbsp冬日新晴,难得的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慵懒地洒在凤仪宫偏殿的地面上,驱散了几分深宫的寒气。庭外积雪初融,几株老梅虬枝上点缀着零星红蕊,在清冽的空气里暗香浮动。

    nbsp晏清禾与元熹母女难得偷闲,聚在庭外回廊下。阳光正好,元熹提议趁着天晴收拾些旧物,几个宫人抬出蒙尘的樟木箱,打开时,淡淡的陈年气息混合着樟脑香弥漫开来。箱内多是些十几年前时的旧物,一些不再穿的宫装、泛黄的绣品、还有几匣子早已过时的首饰。

    nbsp元熹兴致勃勃地翻捡着,试图从其中窥探母亲少女时的痕迹,她拿起一件件旧物询问来历。晏清禾倚在铺了厚厚后圈椅里,看着女儿明媚的侧脸,心中既有女儿出降后难得相聚的暖意,也有一丝岁月流逝的怅惘。

    nbsp宫闱深深,这些旧物承载着她从青涩入宫到母仪天下的半生印记。

    nbsp“咦,母亲,这是什么?”

    nbsp元熹从一个箱底摸出一本用靛蓝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书册,布面已有些褪色发脆,看得出年代久远。

    nbsp晏清禾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许是些旧书罢,当年从潜邸带进来的,多半是游记之类的……”

    nbsp话未说完,元熹已解开布包,露出了里面书籍的真容。

    nbsp那是一本装帧精致的《昭明文选》。

    nbsp晏清禾的目光骤然凝住,书脊处磨损得厉害,书页泛着深沉的黄褐色,边角卷起,显然曾被主人反复摩挲翻阅。

    nbsp她的呼吸仿佛在那一瞬间停滞了,一股寒意自心底升起,瞬间压过了暖阁里的融融阳光。

    nbsp元熹并未察觉母亲的异样,好奇地翻开书页。扉页之上,一行清峻挺拔、力透纸背的楷书映入眼帘:

    nbsp“昭明太子萧统年一岁为储,梁帝甚爱之,是以悉心抚育,朝野爱戴,遍求名士为师、名书为文,然则蜡鹅厌祷一事,父子终生产生嫌隙,致使萧统而立早亡,岂不悲乎!昭明尚存三十有余,予岂能有此长寿?昭明尚有子嗣长存,为帝尊父,今予痛失爱子,他年有谁可奠?痛哉!痛哉!

    nbsp——寻,于洪熙二十年中秋夜注。”

    nbsp“寻?”元熹念出声,随即恍然,看向母亲,带着一丝敬畏低声道,“是……怀章太子伯父?”

    nbsp晏清禾点点头,指尖冰凉。

    nbsp“那伯父这本《昭明文选》,怎么会出现在母亲这儿?”元熹疑惑道。

    nbsp晏清禾也蹙眉思索起来,她抬头看向一脸迷茫的落华微雨,才发觉她二人入宫太晚,至少也要追溯到明月身上,可召明月入宫要等许久……突然,晏清禾有了记忆。

    nbsp“许是怀章太子薨后,部分遗物被太后留存起来,以结慰藉,太后没后,她的这些东西都由本宫整理代藏,这本书或许是明月她们当时在整理东西时,没看批注就误以为是本宫的书随手放进去的。”

    nbsp她手里摩挲着这本发黄的书,看见那扉页的批注上甚至还有泪渍的痕迹,她想一定是太后将这本书看了许多遍才会导致这本书如此破旧,也不知这眼泪是太后的,还是怀章太子的。

    nbsp这扉页的批注,明显是怀章太子齐寻在洪熙二十年与长姐痛失爱子,朝堂上又面对与晋王的激烈竞争,在中秋夜的一个空闲时,阅读《昭明文选》,将自己与昭明太子萧统相比,认为自己命更薄于他,故有此悲叹。

    nbsp如今,那个尘封在记忆最深处,沾满了血腥与悲剧的名字,猝不及防地被翻了出来。

    nbsp“原来如此,”元熹也叹道,“如此说来,这倒算是伯父的遗物了,若是舜华姐姐在京城得以看到,也能聊以慰藉。”

    nbsp怀章太子齐寻……
第488章 遗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