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4章 市场变革,顺势而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温控箱的指示灯刚稳定下来,我正低头在记录册上补写一行参数,外面有人提声问:“老师,晚上断电要是没法接上,苗会不会死?”

    nbsp我合上册子,抬头看向站在棚口的那个年轻后生。他手里还攥着笔和半张草纸,额角沁着汗,显然是赶路来的。

    nbsp“不会。”我说,“系统有应急储能,能撑六小时。但你要提前备好炭炉,夜里温度不能低于十三度。”

    nbsp他飞快记下,旁边几个村民也凑近听。我扫了一眼人群,见情绪还算稳,便转向李商人:“南集仿标的事查清了?还有没有别的动静?”

    nbsp他脸色一沉,从怀里抽出一张折了三层的纸,递到我手边。“不止是仿标。”他说,“三府粮道变了。北边旱,南边涝,官仓开征应急粮,药材价翻了两倍。好几个老客撤了花订单,转头收紫苏、地黄、耐储菜根。”

    nbsp我翻开那张单子,手指划过几行墨字。原本排在前三的月华莲采购量,如今跌到了第七位。取而代之的是红薯种、旱稻秧、干制野菜。

    nbsp顾柏舟蹲在角落检查滴灌管,这时直起身,眉头拧着:“咱们刚把人拢起来,讲标准化、讲统销路,现在让他们改种菜?怕是要乱。”

    nbsp“不是改。”我打开系统终端,调出近十日的区域交易热图,投在墙上那块旧竹板上,“是加。”

    nbsp红点密集跳动,集中在西北三县。那里正是灾情最重的地方。

    nbsp“市场要什么,我们就供什么。”我指着图说,“但规矩不变——种的人要登记,技术得培训,产出必须检测合格才能走统销。”

    nbsp李商人搓了搓手心:“可这回不光是花,全是粗货。客商眼皮浅,一看包装土,转身就走。”

    nbsp“那就分。”我说,“高端线继续走‘观澜认证,只出精品花和药用植株,包装、渠道、定价都单独来。新这批保供作物,另起一个名号,叫‘民生田产,用麻布袋封口,打木戳编号,专走赈灾协采线。”

    nbsp他愣了下:“你是想两条腿走路?”

    nbsp“一条腿走不稳。”我合上终端,“花养名声,菜扛风险。谁家都不可能顿顿吃肉,但饭碗里不能没米。”

    nbsp顾柏舟沉默片刻,忽然开口:“后山那三块地,原计划建六个标准棚。现在要是改种红薯和早稻,得换深耕犁,还得搭晾晒架。”

    nbsp“可以。”我说,“第一批先拨两块地出来,种高产薯和抗旱稻。种子从系统兑,能量值够。等这一茬收成数据出来,再决定扩不扩。”

    nbsp李商人来回踱了几步,猛地站定:“要是……我是说万一,这边刚铺开,那边灾情缓了,需求又回落呢?”

    nbsp“那就更快。”我翻开笔记,写下第一条:“所有‘民生田产订单,签订七日可退协议。但退货必须说明原因,录入系统公示。谁瞎退,拉进黑名单。”

    nbsp他又问:“运输呢?这些菜根红薯,总不能像花一样精贵送?”

    nbsp我想了想,点开系统深处那个许久未动的模块——物流调度。

    nbsp界面亮起时,轻微震动了一下。

    nbsp“启用它。”我说,“把村里有牛车、板车的人都登记进来,按住处划片,每五户一组,轮值承运。运一趟记工分,年底分红。”

    nbsp顾柏舟眼睛一亮:“那我家那辆旧车也能用上?”

   &

第474章 市场变革,顺势而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