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话题跑偏十万八千里的父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时候,老朱有些错愕地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nbsp咦,还真别说,虽然还是有些胀痛,但是至少这个痛感要比之前有所舒缓。
nbsp看来,常老二那小子,倒真是有两把刷子。呸!是咱闺女当真好本事,知道心疼亲爹。
nbsp这么一想,再无心理负担的老朱端起了玉兰花茶又抿了一嘴。
nbsp一双老谋深算的眼珠子飞快地眨动了许久之后,这才朝着好大儿朱标道。
nbsp“老大,之前咱记你提过,咱们科举制度的改革,似乎尚未完成。”
nbsp“是啊爹,孩儿觉得咱们大明的科举制度应该进一步的变革。”
nbsp“南北榜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孩儿觉得还不够。”
nbsp“最好是我们能够按照省制来进行划分,如此一来,避免了南北榜分科举士之后,一甲甚至是二甲皆多为南方读书人的惯性。”
nbsp这些当然都是来源于他朱标跟自己那位很有脑子的二舅子常升讨论之后得到的结论。
nbsp而且事实也是如此,常升穿越重生之前,所查阅到的资料显示。
nbsp大明朝哪怕是分了南北榜之后,可是等到了殿试之时,仍旧是南方的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nbsp大明朝开国至灭亡。共计诞生了九十名状元,而仅仅是江西、江苏、浙江以及福建四省之地,就达到了六十四人。
nbsp四省就超过了三分之二的状元,这也是为何在大明中期及以后。
nbsp江南官吏圈子,或者说东林党人何以为势力庞大到令人生畏的原因所在。
nbsp而常升当然不会明着说,但他会做数据,摆事实讲道理。
nbsp而且说实话,将读书人的名望抬到过高,其实并不利于皇帝对于朝堂的把控。
nbsp既然如此,那为何不直接分散,或者说削弱那些进士们对于朝野的影响力?
nbsp简单而言,那就是,在南北榜的基础上,继续细分下去。
nbsp按照省份来划分,并且会试也好,还是殿试也罢,皆按此策来行。
nbsp三年一次的科举,大明有多少个省,就会有多少位省状元。
nbsp如此一来,状元多了,也就不会那么的值钱。
nbsp自然而然,也就分薄了他们在本次科举士子的影响力。
nbsp老朱当真是越听眼睛越亮,是的,他对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大权独揽,还跟皇权有冲突的丞相看不惯。
nbsp自然也不乐意那些考上来的进士们,对于朝廷的执政造成更大的冲击。
nbsp更何况就像现如今的大明朝,可谓是浙东党与淮西党两党争锋。
nbsp这让老朱亦是大感头疼,而之前的科举,则是大量的浙、赣、直隶地区的读书人纷纷涌上朝堂。
nbsp所以,之后废除科举,除了科举录取的有不少庸碌之材外。
nbsp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那些科举所取之士,多为江南人士,同样也引起了老朱的警惕。
nbsp之前的南北分榜,让老朱眼前一亮,至少能够从法理上去确定增长北方的读书人的录取比例。
nbsp有利于北方的读书人们对于朝廷的认同。
nbsp但是,除了他常升这个甚是突兀的状元郎之外。
nbsp榜眼、探花以及大部份的名列前茅者,仍旧是那些江南人士。
&nbs
第103章 话题跑偏十万八千里的父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