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夏真相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集 郭公平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立。南城、北城筑于黄河南北两岸,中潬城筑于河中沙洲,三城以河阳浮桥相连——史谓河阳三城。三城便如锁钥,扼住黄河咽喉,比起洛阳无险可守而言,战略价值可谓重大。李光弼乃不世名将,选此坚守,自有深意,岂是鱼朝恩等不学无术之辈可知!

    nbsp史思明大军北来,先在河阳南面修筑月城,与李光弼军相持。筑城已罢,史思明领兵而出,沿河南列阵,先派骁将刘龙仙至城下挑战。

    nbsp李光弼坐镇南城指挥,命裨将白孝德出战。

    nbsp白孝德奉令,引军出城列阵,扎住阵角。因见对面敌将猖獗至甚,不由大怒,因驱坐下枣红马,抡板门刀出战,只十合便击斩刘龙仙于马下。

    nbsp燕军余众大骇,遂不敢进。史思明却也不以为意,收兵回营,强作欢笑。

    nbsp因营中有良马千余匹,遂命部将引五百军士,每天放至黄河南岸洗马,循环不休,以示马匹之多,企图借此吓唬唐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李光弼在城头看了数日,便思一计,下令于军中挑选牝马五百匹,将其所产马驹留在城内。待燕军再将马匹放至南岸水边之时,便令将牝马全部散放于黄河北岸。

    nbsp那些牝马留恋城中马驹,不肯食草,皆都仰天嘶叫不已,声闻南岸。

    nbsp燕军战马皆是牡马,听见牝马嘶叫,全部下水,渡过黄河跑到北岸,便为唐军所获。

    nbsp史思明凭空送给李光弼战马千匹,不由气急败坏,纠集战船数百艘,置火船于前,军船随后,欲乘流直下烧毁河阳桥,切断三城联系。

    nbsp李光弼见敌军在上流头组织战船,偏又早就料着,乃命唐军以数百艘战船,皆在船上捆绑铁叉长竿叉,横隔水面迎战。

    nbsp燕军火船被阻,不得近桥,反而烧着自家军船,因水流湍急,无法躲避。

    nbsp李光弼命众军在桥上以石炮发石,击沉燕军着火船只,军士纷纷落水,死亡大半。

    nbsp史思明连败,恼羞成怒,又派兵至河阳之西,企图断绝唐军粮道。

    nbsp燕军行动又为唐军细作侦知,回报主帅。李光弼遂亲自率军至野水渡防御,将自己行踪故令燕军细作得知。

    nbsp天黑以后,李光弼留部将雍希颢率兵千人把守野水渡营栅,自己则潜踪返回河阳。

    nbsp史思明认为李光弼长于守城,不善野战,今既离城至野,便派骁将李日越率骑兵五百,欲于夜间前去劫营,务必生擒李光弼。

    nbsp李日越引军奔至野水渡,却被雍希颢使空营计围住。兼又得知李光弼早已离去,不敢回见史思明复命,只得率部投降唐军。

    nbsp雍希颢带李日越到城中来见主帅,李光弼厚加款待,遂收为心腹。

    nbsp李日越与燕军骁将高庭晖相厚,以书暗地相招。高庭晖决意投降朝廷,便自动入见史思明请战,蒙史思明允准,带本部军临阵倒戈,也投降了李光弼。

    nbsp史思明接连受挫,暴跳如雷,便孤注一掷,率主力大军倾营而出,再次进攻河阳。

    nbsp李光弼以郑陈节度使李抱玉守河阳南城,自率中军屯于中潬城。

    nbsp燕将周挚先攻南城,被李抱玉击退,遂舍南城,转而全力进攻中潬城。周挚恃其势众,命前锋大将安太清率士兵填堑开栅,直逼中潬城下。

    nbsp李光弼带领士兵连夜在城外深挖战壕,又在战壕内侧摆放栅栏,以拦截燕军冲锋。

    nbsp接连数日攻守,每次燕军突破栅栏,唐军就出城回击,然后迅速再次构建栅栏,往复不已。如此三番两次之后,燕军人困马乏,锐气尽堕。

    nbsp李光弼在城上看到燕军力衰,乃命部下镇西节度使荔非元礼,率敢死士出栅奋击。

    nbsp荔非元礼奋力击退燕军。安太清寸步不能前进,前功尽弃,只得回报主将周挚。

    nbsp那周挚倒也执着,见攻中潬不下,便命安太清领兵在此袭扰,牵制李光弼注意力,自己又收精兵劲卒,渡河来攻北城。

    nbsp李光弼见安太清忽然加紧攻势,但力度锐减,早知其意,急率军经由河桥进入北城,果见周挚驱兵大至。

    nbsp李光弼登城观察敌阵,看清其薄弱之处,遂分遣骁将郝廷玉、论惟贞、仆固怀恩等,分率三路军出击,以仆固怀恩为中路前锋,分辖左右两翼二路军马。

    nbsp李光弼站立城楼之上,亲自执旗督战,援槌击鼓。

    nbsp仆固怀恩此番奋不顾身,欲赎丢失洛阳前罪,率诸将拼命奋击,终将燕军击溃,歼敌千余人,溺死于黄河中者无数。

    nbsp李光弼见敌军已溃,遂亲带余部自城中杀出,一场混战,又生俘燕军大将徐璜玉、李秦授以下五百余人。

    nbsp周挚拼力杀出重围,仅领数骑逃走。

    nbsp李光弼不敢稍息,复命仆固怀恩经河桥上趋奔中潬城,对城外燕军发动突然反击。安太清于是大败,引残部退守怀州。

    nbsp此时史思明不知周挚等已经战败,还在挥军力攻河阳南城。

    nbsp李光弼便命押着徐璜玉、李秦授等往南城河边,向史思明展示俘虏。

    nbsp燕军由此气沮,军心涣散,史思明只得收兵,一时进退失据,不知该往何方屯驻。

    nbsp李光弼见河阳三城得以保全,遂分兵遣将,使仆固怀恩引本部军趁势去攻怀州。仆固怀恩引兵刚去,李光弼却又故使燕军细作得知,报予史思明知道。

    nbsp史思明复惊,急亲引军来救怀州,李光弼早也亲自引军迎击于沁水之上,等个正着,又将史思明击败。史思明至此仰天长叹,只得退回洛阳,以养精蓄锐。

    nbsp安太清在怀州拒守一月有余,久等救兵不至,城中堪堪粮尽矢绝。

    nbsp仆固怀恩、郝廷玉等唐将遂派敢死军挖掘地道入城,里应外合斩关落锁,于是攻克怀州。安太清等守将皆被生擒,送往朝廷,肃宗皆命斩杀。

    nbsp因河阳大捷,遂叙功行赏,封李光弼为太尉,宣布改元上元无年,大敕天下。

    nbsp上元二年春,史思明在洛阳厉兵秣马,元气恢复,兵强马壮。于是便欲寻唐兵主力决战,以报前番河阳之耻。

    nbsp史思明部下兵将虽然英勇善战,但亦残暴,不得民心。史思明每攻陷郡城,皆命杀光老弱男丁,以壮丁为挑夫,再放纵士兵将城中妇女奸淫殆遍,凶淫无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前番魏州一役,史思明军一天内就杀掉三万多人,平地流血数日不绝。

    nbsp此番养足精力,史思明便派出间谍,到长安扬言,说燕军将士思归范阳,欲弃洛阳北返,以诱骗唐军决战。

    nbsp大太监鱼朝恩先闻说此信,欲立大功,挽回前番相州大败脸面,便力劝唐肃宗下令,召集诸州各路节度使,合兵向洛阳进攻。

    nbsp李亨惟鱼朝恩谗言是听,于是传檄诸军。

    nbsp李光弼等接到圣旨,只得出战,果然落入史思明所设埋伏。唐军再次大败,河阳、怀州等军事要地尽失。

    nbsp史思明乘胜进攻陕州,却被李光弼挡在姜子坂,兵势受阻。

    nbsp燕军出战不利,退守永宁。

    nbsp史思明下令筑三角城,约期一月筑成,以贮备军粮。其子史朝义率军士苦干,新城筑好,未及泥抹外墙。史思明巡视到此,将史朝义及上将骆悦召至,扬言皆予诛杀,以立军威。

    nbsp骆悦不敢回言,只轻轻扯动史朝义袍襟,令其以父子之情告求饶命。

    nbsp史朝义却知其父六亲不认,乃战战兢兢,跪地哀求:工期甚促,筑城兵士日夜不休,太过乏累,请父皇容歇半日,即刻上泥涂浆。

    nbsp史思明喝斥道:好个爱惜属下之主!就敢违我将命耶?

    nbsp遂立马城下,目视兵士上泥。士兵何敢怠慢?拼命劳作,斯须而毕。

    nbsp史朝义见工程如期而就,刚欲松一口气,谓父皇定有升赏。不料史思明忽冲史朝义大骂道:你不是说军士乏力,不能完工耶!如何这半日之间,便全部告竣?分明你是故作体恤下属,邀买人心,另有图谋。等我攻克陕州,再来斩却你这奸诈家贼!

    nbsp说罢驰马而去。史朝义大惧,跪在地上浑身颤抖,父去半天犹不敢起身。

    nbsp骆悦等人也因前日兵败惧诛,便拉起少主,找个背静所在,七嘴八舌,力劝史朝义先下手为强,干脆效那安庆绪一般,弑父自立。

    nbsp史朝义不敢答应,骆悦等人就说计谋已泄,要投降唐军。史朝义思虑再三,点头允诺。

    nbsp当日史思明夜宿营中,亲信曹永明率人于帐外守卫。史朝义问明是曹永明当值,便派心腹侍从将其悄悄唤至自己帐中。

    nbsp曹永明见是世子相召,不疑有他,遂欣然而至。不料刚一进帐,脖颈上早就架上两把钢刀,骆悦等大将自门后闪出。

    nbsp曹永明大惧,急忙跪地求饶。

    nbsp史朝义温言说道:我父狂悖,今日之事,将军亦谅必知之。我等将有所为,欲请将军相助,事成之后将军便是拥立元勋。若是不从,说不得了,便只好先拿你祭刀。

    nbsp曹永明见是大势所趋,又忖此是他自家父子相互图害,自己一个外人何必徒然枉死?于是不敢拒绝,当即宣誓效忠。

    nbsp夜半时分,史思明因梦惊醒,据床惆怅。

    nbsp因其爱听优人唱曲,戏子不离左右,此时见其惊起,便忙问原因。

    nbsp史思明道:我刚刚偶得一梦,见河中沙洲上有群鹿涉水而至,鹿死水干。醒来便觉心下不宁,此乃何兆耶?

    nbsp戏子明知是为凶兆,皆不敢应。

    nbsp史思明说罢,便起身出帐,到后面更衣如厕。

    nbsp戏子们惯唱世态炎凉、帝王兴衰,何事不知?因见史思明离开,于是相谓道:鹿者,禄也;水者,命也。鹿死水干,此胡贼命禄都到头矣。

    nbsp戏子等正说话间,骆悦等人提刀闯入,不由分说劈死数人,逼问史思明所在。

    nbsp余人大骇失言,只顾乱指厕所方向。

    nbsp但史思明何等精明?方便已毕,早听见卧帐内响动不对,又闻戏子临死时惨叫之声,便知兵变,急翻墙而出,先奔马厩,来找寻自己坐骑。

    nbsp骆悦在帐内亦听到外面翻墙落地之声,心同一理,亦纷纷奔向马槽之处。

    nbsp史思明此时心急火燎,只顾翻身上马,催之不前,才知未及解开缰绳。待要拔剑斩缰之时,早被骆悦追赶而来,抬手便是一箭,正中胳膊,滚落马下。

    nbsp史思明忍住臂痛,抬头问道:你实告我,是何人造反?

    nbsp骆悦尚未及回答,旁有太子侍卫惧怕皇帝,且有问必答惯了,忙顺口答道:回奏皇上,是怀王殿下起事。

    nbsp史思明点了点头,说道:此皆因孤王早上错说戏语,我儿故生此心。你等休要杀我,待见怀王我儿,孤自有解释。

    nbsp一边说着,已渐渐稳定心神。忽转头看见曹永明低头站立骆悦身后,不由大悟,骂道:原来都是你这胡贼误我!

    nbsp曹永明倒退几步,更不敢抬头。

    nbsp骆悦将手一挥,命兵士将史思明捆个结实,幽禁在柳泉驿殿中。

    nbsp史朝义虽允起事,但在父亲积威之下不敢冒头,坐在帐中等待,心惊肉跳,每闻风吹草动,皆都惊骇欲死。正在难挨,听得外面脚步杂沓,便疑父亲差人来拿,更加走投无路。

    nbsp忽见帐帘一挑,骆悦等人进帐,史朝义问道:没有惊动圣上乎?并未伤着父皇耶?

    nbsp诸将忍住,一齐躬身答道:圣驾安好,正在起草诏书,欲让位于殿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史朝义信以为真,这才放心,兴奋不已。

    nbsp骆悦等人遂伪造史思明诏书,加盖了玉玺私印,拥立史朝义继位。又遣使驰诏军营,将史思明亲信大将周挚等人诱回洛阳,分别铲除杀害。

    nbsp可怜这些沙场悍将,至死亦不知因为何故,便混掉了自家脑袋。

    nbsp史朝义既已上位,骆悦为绝后患,又至柳泉驿,用绳子勒死老主史思明,送其上路。

    nbsp镜头转换,按下史思明,复说唐肃宗。

    nbsp史思明既死,能征善战诸将亦被他自家清除,从此叛军内讧不已,再无远图。唐肃宗便干落其便,坐亨其成。

    nbsp当年四月,肃宗病重,不能理事。张皇后无子,惧太子李豫功高难制,乃潜地里命心腹太监朱光辉引领越王李系入宫,将图废立。

    nbsp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知道皇后图谋,于是引兵至凌霄门,保护太子李豫到禁军营中。

    nbsp当晚又领兵到三殿,将越王李系及内官朱光辉、马英俊等囚禁,将皇后软禁于别殿。

    nbsp肃宗受此惊吓,当即驾崩。终年五十二岁,不及留下任何遗言。

    nbsp程元振等迎太子于九仙门,陛见群臣,行监国之礼。己巳,即皇帝位于肃宗李亨柩前,改元宝应,是为唐代宗。

    nbsp李辅国以拥立有功,恃此骄横,竟公然对代宗说道: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政事自有老奴处理。

    nbsp代宗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其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尊为尚父。

    nbsp此后不久,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之,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

    nbsp除去李辅国后,李豫自此亲政,委任奉节郡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启用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又借回纥骑兵八千,使其统兵十万,大举进军洛阳。

    nbsp仆固怀恩领命,出京东进。乃以七万步兵居中,三万骑兵及八千回纥军为侧翼,一起攻击,在灵宝击败数万叛军。

    nbsp史朝义急派十万精兵来援,列阵于洛阳西郊昭觉寺,与唐军决战。

    nbsp仆固怀恩使镇西节度使马璘为先锋冲阵,亲率大队唐军乘势杀入,叛军大败溃散。

    nbsp唐军乘胜直进,复战于石榴园、老君庙,再次击败叛军,斩首六万级,捕虏二万余人。史朝义见力弱难支,遂率轻骑数百离了洛阳,一路向东逃走。

    nbsp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连连取胜。

    nbsp贾耽此时已被擢升为检校缮部员外郎,兼太原少尹、侍御史、北都副留守、检校礼部郎中,随军征战,多立战功,始为兴复名臣之一。

    nbsp宝应二年春,燕军大将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余骑逃往范阳,部下李怀仙却已献范阳投降朝廷。

    nbsp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李怀仙得其首级,派人送往长安献功。故燕其余叛将闻说史朝义已死,范阳亦失,于是尽皆投降。(本集完)

    喜欢。

第六集 郭公平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