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和亲的担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站起身,走到女儿面前,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他的手掌粗糙而干枯,带着常年握刀留下的厚茧,此刻却微微颤抖着:“朕知道委屈你了,可你想想,若是城破之后,宋军屠城,咱们皇族一个也活不了,那些跟着咱们的族人也会遭殃……只有你,只有你能救他们。”

    nbsp李清露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滚落,滴在父亲的手背上,滚烫。

    nbsp她想说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了一样,只能发出呜咽的声音。

    nbsp她想起了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在贺兰山脚下骑马,在兴庆府的集市上看杂耍,父亲那时总是笑着看她,眼神里满是宠溺。

    nbsp可现在,父亲却要把她送到敌国的皇宫里。

    nbsp她害怕,她委屈,她甚至想放声大哭,想质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对她。

    nbsp可是,当她看到父亲眼中的痛苦与哀求,看到他鬓边新增的白发,听到远处再次传来的炮响,那些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nbsp她知道,父亲做这个决定,心里比她更痛。

    nbsp他是西夏的皇帝,是党项的领袖,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把自己的女儿推向那样的境地。

    nbsp她吸了吸鼻子,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抬起头,迎上父亲的目光。

    nbsp尽管眼眶依旧泛红,声音带着哽咽,却已经平静了许多:“儿臣……遵命。”

    nbsp三个字,轻飘飘的,却像一块巨石,压在了承运殿的上空。

    nbsp李乾顺看着女儿强作镇定的脸,喉咙一紧,猛地别过头去,一滴浑浊的老泪终于从眼角滑落,砸在龙袍的金龙纹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nbsp窗外的风依旧带着热浪,那棵老槐树的叶子又落了几片,像是在为这个王朝,为这段无奈的抉择,无声地哀悼。

    nbsp滴漏的声音还在继续,敲打着七月初九的兴庆府,敲打着皇宫里父女俩沉重的心跳,也敲打着西夏最后的时光。

    nbsp西夏皇都的宫墙在暮色里泛着青灰色的光,檐角铜铃被晚风拂得轻响,却压不住宫道上急促的脚步声。

    nbsp李乾顺的明黄色龙袍扫过汉白玉阶,袍角绣着的日月山河纹随着他的步履微微起伏,方才在城楼上目送大宋钦差仪仗入城时的从容,此刻已化作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焦灼。

    nbsp“陛下,李彦仙大人已在宣政殿候着了。”

    nbsp内侍总管躬身禀报,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恭顺。

    nbsp李乾顺“嗯”了一声,推开沉重的殿门时,指尖在鎏金门环上多停留了片刻——那门环上雕刻的缠枝莲纹,还是当年西夏鼎盛时请中原工匠打造的,如今却要靠着中原的力量维系国祚,想来竟有些恍惚。

    nbsp殿内烛火通明,李彦仙正背对着殿门站在一幅《兴庆府全景图》前,玄色官袍上绣着的鹭鸶补子在烛光下泛着暗纹。

    nbsp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腰间玉带随着动作轻响一声。

    nbsp这人虽是大宋钦差,眉宇间却带着几分党项人的硬朗,尤其是那双眼睛,亮得像贺兰山上的雪,此刻正温和地望着李乾顺,唇边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nbsp“皇叔。”李乾顺快步上前,龙靴踏在金砖上发出闷响,他抬手止住正要行礼的李彦仙,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急切,“方才在城楼上人多眼杂,许多话没能细说。

    nbsp您前日递来的那封密信,朕反复看了很久,很久,终究是依着您的意思,降了。”

    nbsp他说着抬手揉了揉眉心,明黄的袖口滑落,露出腕上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早年跟吐蕃作战时留下的,此刻倒像是在无声诉说着他内心的挣扎。

    nbsp李彦仙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李乾顺那只揉着眉心的手上,声音不疾不徐:“贤侄能审时度势,实乃西夏之福。”

    nbsp他向前迈了半步,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只是看贤侄神色,似乎仍有顾虑?”

第354章 和亲的担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