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4章 女帝李轻眉,怕是要完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临州府。

    nbsp位于城东三十里外凤鸣山下的临州工业园区。

    nbsp从最当初,那个乳臭未干的少年郎突然上任临州判司之职,才仅仅过去三四年……

    nbsp这里却早已从一片荒无人烟的贫瘠之地,摇身一变,成了一座比起临州城也毫不逊色的全新城镇。

    nbsp好几百家商贾作坊,井然有序,分布在正中央那笔直宽阔一眼望不到头的水泥大道两侧,欣欣向荣。

    nbsp紧挨着规划出的居住区,一座座水泥砖石修建的崭新楼房,错落有致。

    nbsp图书馆、官学学堂、钱庄,各种米面粮油店铺,花楼酒肆,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甚至烟花风月之地,也都应有尽有。

    nbsp尽管已近傍晚时分,可穿插其中一条条大街上,依然好不热闹。

    nbsp结束一天辛苦劳作,刚刚下工的作坊匠人们,在半荤半素的玩笑声中结伴而归,稚嫩孩童们追逐打闹着,走南闯北的商贾马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nbsp尽管当年,随着那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新政推出,天下儒生士子口诛笔伐,满朝文武群起而攻,却也丝毫不影响这一片荒芜之地,摇身一变已成了全天下最为繁荣的商业重地。

    nbsp除了全国各地州府,趋之若鹜前来这里采购货品或寻求合作的,更有不少是来自周边诸国的行商。

    nbsp以至于这两年来,仅仅从这临州工业园区所上缴给国库的税收,都已远超其他州府多少倍。

    nbsp当然,尽管如今这临州府的父母官,乃是一个名叫张渠的老头,据说以前还仅是一个并无实权的礼部员外郎,突然得了贵人举荐,才外调离京来这里做了太守……

    nbsp可谁人不知,工业园区能有如今的昌盛繁荣,临州百姓能有如今的安居乐业甚至富足,却都归功于上一任判司大人?

    nbsp而每每茶余饭后,百姓们,特别是这里做工的匠人们,跟外人谈及那王大人,谁不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的?

    nbsp从他本是天上的文曲星,因遭仙人嫉妒陷害,最终被打入凡间,再到出生时天生异象,天边金光四起。

    nbsp再到从小爬树掏鸟窝,只知蹲墙角玩泥巴,后偶然又得天上老神仙点化,从此不仅脑疾痊愈,且文思泉涌。

    nbsp从临州诗会,一口气洋洋洒洒二十五首震古烁今的诗作何等风采,再到才学比试,一人独战南楚二十余名精锐学子而大获全胜,何其壮哉?

    nbsp从同时迎娶苏家大小姐与时任临州太守的郑明礼之女,因为不会骑马,迎亲时好几次差点从马背上摔个满嘴啃泥,再到作为大东家,跑去自家万通商行产业园区的食堂里吃饭,结果身上一个铜板都翻不出来,还被打饭的师傅笑话了好多天……

    nbsp那是讲得滔滔不绝绘声绘色。

    nbsp末了,还不忘加上几句……

    nbsp诸如,“我跟你说,那王修王大人,那可是咱老百姓的福星。”

    nbsp“就拿我来说,别看老头我一大把年纪了,大字不识两个,成天庄稼地里跟泥巴粪水打交道,活了大半辈子,连粗糠野菜都没吃饱过……就因为王大人仅在临州做了一年判司,谁曾想,老汉都半截身子入土了,居然还能一个月吃上三四回肉了。”

    nbsp“别说老汉我,就现在,咱临州的百姓,谁家要是还能穷得吃不饱饭,那是要被看笑话的。”

    nbsp诸如,“那王大人,可是咱临州上百万百姓的骄傲。”

    nbsp“以前吧,还挺佩服那吴正德的,毕竟临州府已好几十年,都没出过一个这么大的官了,还是吏部左侍郎,正四品哩。”

    nbsp“结果呢,再瞧瞧现在,同是临州走出去的

第514章 女帝李轻眉,怕是要完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