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4章 总得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上一句公道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声怒喝,更让在场所有人,又一阵胆战心惊。

    nbsp噤若寒蝉,无人敢发出丝毫声音。

    nbsp四方高台上,气氛依然剑拔弩张,山雨欲来似乎连空气都快凝结。

    nbsp良久,只见那无知无畏胆大包天的少年郎,又一声讥诮冷笑。

    nbsp目光如刀望着曹太后,“好一句碌碌无为,并无治理一州的能力。”

    nbsp“好一句赈灾不力,懒政乱政之嫌,仅此而已。”

    nbsp“就如方才,好一句天下之大,岂可能人人有公道。”

    nbsp“倒是好生轻描淡写。”

    nbsp“太后是不是还想说,不过一群身份卑微的贱民而已,可澄州太守曹参,是皇亲国戚,是太后最宠爱的侄孙儿,身子还刚正式认了干孙子,身份尊贵?”

    nbsp然而陡然间,又一声凄厉大呼,“可太后别忘了……”

    nbsp“就这样一群卑微的贱民,那也是大康的百姓,是太后与陛下的子民呐!”

    nbsp“太后也别忘了……”

    nbsp“太后虽出身曹家,是那曹参的姑祖母,却更是大康的圣恭皇太后!”

    nbsp“一国之母,太后心中装着的,更应该是祖宗的千秋基业,是社稷,是百姓!”

    nbsp“那曹参乃太后的侄孙儿不假,可他更是一州之太守,数十万百姓的父母官!”

    nbsp“在其位谋其政,他身上扛着的,是一州的治理,是几十万澄州百姓的生死。”

    nbsp满面讥诮讽刺,声音怆然凝重,“更不用说,澄州的大牢里,还关押着两千多所谓的乱民暴民。”

    nbsp“没错,无视州府政令,聚众冲撞府城,打砸衙门,打伤打死朝廷命官,无异于造反谋逆,乃株连九族的死罪。”

    nbsp“可别忘了,他们本来只是一群再寻常不过的百姓罢了……”

    nbsp“或许没读过多少书,也没多大本事,成天跟庄稼泥巴打交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大的念想,仅仅不过是能填饱肚子。”

    nbsp“省吃俭用,哪怕自己饿着肚子,也足额缴纳着朝廷的税收,老实本分地应征着官府的劳役。”

    nbsp“他们中甚至多少人,还曾为国之安稳,前线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流过血负过伤。”

    nbsp“他们也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顺民。”

    nbsp“可到底是谁,将他们一步步逼到了今日的境地?”

    nbsp一时间,情绪更是说不出的激动,赤红着双眼,声声大呼,“当然,太后定然以为,臣不过是在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nbsp“可今日,臣再斗胆问一问太后……”

    nbsp“其一,朝廷每年拨付给澄州府,仅用于清淤筑坝的银子,便足足二十余万两!”

    nbsp“而此次春汛,并算不得多凶如猛兽,可为何那河堤,竟如散沙草垛,全线溃塌?”

    nbsp“其二,众所周知,澄州昌菱江一带,地势北高南低。南岸多为乡绅士族的良田,而北岸皆为百姓之地。”

    nbsp“可为何此次洪灾,南岸的河坝稳若磐石,而地势较高的北岸,反倒河坝决堤,洪水倒灌,一泻千里?”

    nbsp“其三,依大康律,即便皇亲国戚与朝廷勋贵,任何人不得私自购置田产。”

    nbsp“即便买卖,也需由官府出面,出具文书,且售价皆有严格规定。”

    nbsp“可那澄州一地的乡绅士族,明知此为杀头的大罪,他们何来的胆量,竟敢趁着洪灾之际,明目张胆以强硬手段,欺行霸市以极低的价格,大肆吞并百姓良田?”

    nbsp一边说着,出乎意料,竟又不紧不慢,从怀里掏出一封已经拆掉蜂蜡的信封。

    nbsp此为朝廷官制的文书信件,鼓鼓囊囊。

    nbsp捧在双手,弯腰奉上,“另外,澄州一案,当地奏报送达吏部当日,臣便即刻派遣了吏部员外郎庄重,带人亲自前往澄州。”

    nbsp“此为前两日,庄大人令人快马加鞭呈送于本官的信函文书,里面记录了澄州太守曹参桩桩罪证,皆为铁证。”

    nbsp“景隆十六年八月初十,曹参持吏部调令,初到临州上任太守一职。”

    nbsp“八月十五,当地乡绅士族五十三家,以为新任太守接风洗尘并庆贺中秋为由,于醉仙楼设宴款待。”

第494章 总得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上一句公道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