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9章 太后之寿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康以仁孝治国。

    nbsp这个时代,物资短缺且医疗水平低下,再加上天灾战乱不断,绝大多数百姓食不果腹,能得以长寿之人,自然是极其稀少的。

    nbsp因此为彰显孝道之本,即便是寻常百姓家,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见着朝官勋贵甚至天子,都是不必见礼的,而且每月州府还会发放一些津贴补助。

    nbsp若是八旬以上老者,遇上逢年过节或寿辰之日,当地父母官还需亲自前往道贺。

    nbsp而当今太后,一国之母,身份又何其尊崇?

    nbsp八十二岁的高龄,绝对算是大康举国之福瑞,自当普天同庆举国庆贺。

    nbsp这又岂能如寻常百姓家,仅仅大操大办吃吃喝喝一番那样简单?

    nbsp这是国之盛典!

    nbsp首先其一,依照宗室礼法,无论皇子皇孙,或是宗亲贵胄,皆须提前三日沐浴素斋。

    nbsp哪怕当今天子,也不得例外。

    nbsp说白了,这三天时间,每天都必须把自己洗得白白的,还不能喝酒吃肉,不能作风奢靡。

    nbsp是为老祖宗祈福!

    nbsp否则,若是被御史台那群言官逮着了,参上一本,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

    nbsp其次,朝廷当大赦天下。

    nbsp各地州府衙门,皆会酌情,破格赦免释放一大批犯人,赦免其罪行。

    nbsp哪怕是诸如杀人放火犯上作乱等十恶不赦的罪犯,也会适当给予减刑。

    nbsp至少这一天,是不用脚铐枷锁加身的,牢里的饭菜,也会有酒有肉的。

    nbsp以此,是为彰显太后之仁德,朝廷之胸怀。

    nbsp第三,尽管为防止皇权相争,再度出现如先帝末年那般,兄弟手足相残太阿宫内血流成河,以至于朝野震动祸及国本的惨剧……

    nbsp新朝伊始,皇帝便早早定下律令,除东宫太子外,众位皇子王爷,一旦到了及冠之年,行过及冠之礼,一律必须前往封地就藩。

    nbsp非天子亲诏,不得擅自回京。

    nbsp当然,赵王爷赵衡是个特例。

    nbsp然而,时值太后寿辰,天子也同样早颁下了旨意,诏令各地就藩的王爷,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必须赶回京城,为老祖宗贺寿。

    nbsp是为子孙孝道。

    nbsp更不用提,寿辰大典上,还会有诸多繁琐至极的仪程,由礼部全权操办。

    nbsp诸如祭天大典,诵经纳彩,以求上天庇佑举国风调雨顺,国祚绵长。

    nbsp而既然是举国同庆的大喜事,那能够进宫参加寿宴的,自然人员众多。

    nbsp除了一众皇子皇孙与宗亲贵胄,在京七品以上的官员,也是皆须到场的。

    nbsp再加上,极为凑巧,太后的寿辰,刚好紧挨着科考放榜没几天。

    nbsp而为彰显对天下学子的重视与厚爱,景隆皇帝特开先例,也同样早已诏令,于太后寿辰之上,为所有高中的学子设了酒宴。

    nbsp如此一来,这场寿典,不可谓不盛大。

    nbsp且自从太后老祖宗七十五岁高寿以来,至今已七八年,年年皆是如此。

    nbsp而丝毫不出意外,寿典以及其后酒宴所举办的地点,正是位于承德宫。

    nbsp这是皇宫内,专门用于举行一些大

第469章 太后之寿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