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虚空索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旨意拟好,用印发出。
nbsp朱启明立刻吩咐礼部好生安顿那位“深明大义”的朴使臣,随即揉了揉眉心,对着还想就出兵细节、钱粮调度乃至“天朝体统”再深入探讨一番的阁臣们摆了摆手。
nbsp“朕有些乏了,今日便议到此吧。具体出兵细则,容后再议。”
nbsp说罢,根本不给他们纠缠的机会,起身便走,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老臣。
nbsp袁可立张了张嘴,看着皇帝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与其他几位阁老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nbsp朱启明一溜烟回到了乾清宫,长长舒了口气。
nbsp跟这些老臣打交道,尤其是涉及这种“有违祖制”、需要灵活变通或者说厚黑的计划,简直比连续批十斤奏疏还累。
nbsp袁可立是能臣、干臣,但他那套根深蒂固的传统士大夫道德观,和自己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行事逻辑和底线认知上,确实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简直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nbsp想想就头痛。
nbsp他知道,眼下这个内阁,孙承宗、袁可立、毕自严、李邦华、范景文,甚至包括温体仁、杨嗣昌,没有一个是他真正理想中的班底。
nbsp这只是一个基于历史已知信息,为了尽快稳定朝局、避免党争内耗而搭建的“过渡政府”。
nbsp他心目中那些真正锐意进取、能理解并执行他宏大乃至“离经叛道”计划的人才,要么还在底层挣扎,要么尚在民间沉浮,有的甚至都还是孩童……
nbsp比如那个夏完淳。
nbsp“唉,人才难得,尤其是跨时代的人才。”
nbsp朱启明低声咕哝了一句,甩开这些思绪。
nbsp饭要一口一口吃,眼下,先处理好济州岛之事。
nbsp他收敛心神,沉声道:“来人!传南山营王大力、曹变蛟,以及张家玉即刻觐见。另外,去请孙阁老、毕阁老、李阁老也过来。”
nbsp他想了想,终究还是没完全撇开这几位老臣。
nbsp计划可以强行推进,但若因此导致核心决策层离心离德,并非明智之举。
nbsp有些底牌,必须向他们摊开,尤其是那个最核心、最紧迫的理由。
nbsp不多时,众人陆续抵达乾清宫。
nbsp王大力、曹变蛟一身甲胄,杀气内敛;年轻的张家玉则带着书卷气和一丝激动。
nbsp孙承宗、毕自严、李邦华三人则是面色凝重,显然对皇帝刚才在云台门的“表演”和匆匆离去心存疑虑。
nbsp朱启明没有绕圈子,他示意王承恩将一幅巨大的东亚海域图展开。
nbsp“诸位爱卿,”
nbsp朱启明神色一正,
nbsp“方才在云台门,有些话朕不便明言,甚至对袁卿也有所保留。但此刻在乾清宫的,皆是朕最倚重的股肱之臣,关乎国运之事,朕必须与你们交底。”
nbsp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孙承宗、毕自严、李邦华三位老臣身上:
nbsp“我知道,你们心中必有疑虑,甚至认为朕在此时图谋济州、乃至心生对倭之念,是舍本逐末,置辽东巨患于不顾。是也不是?”
nbsp孙承宗沉吟片刻,坦诚道:
nbsp“陛下明鉴。老臣确有此虑。建虏乃心腹之疾,倭寇癣疥之患。若因小失大,恐非社稷之福。”
nbsp毕自严和李邦华也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nbsp“若在平日,老阁老此言甚为有理。”
nbsp朱启明重重一拍那份密报,
nbsp“但今时不同往日!朕为何执着于济州?为何如此警惕突然出现的倭寇?”
nbsp朱启明声音陡然拔高,
nbsp“皆因孙传庭后续密报已然证实,并与锦衣卫多方探查的情报相互印证:此前风闻的皇太极与倭寇勾结,并非零星海匪流窜,而是与倭国九州强藩如岛津氏达成了密约!其规模、层级与野心,远超我等此前预估!”
nbsp“什么?!”nbsp此言一出,不仅三位老臣骇然变色,连王大力、曹变蛟等武将也震惊不已。
nbsp他们之前听闻的只是“或有倭寇与建虏眉来眼去”的模糊讯息,却万万没想到,竟已到了与“强藩”达成“密约”的程度!这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nbsp朱启明心中暗笑。
nbsp岛津氏?虚空索敌而已!
nbsp现在小日子家里什么情况?
nbsp德川家康刚死没多久,他儿子德川秀忠、孙子德川家光正忙着搞闭关锁国,玩‘参勤交代折腾各地大名呢,内部矛盾一大堆,幕府自己压根没工夫也没胆子来惹大明。
nbsp下面那些藩主,一个个被幕府压得喘不过气,谁有心思跨海来找不自在?
nbsp但九州那旮沓的岛津家不一样!
nbsp这帮人是真有前科!
nbsp琉球王国不就是被他们下黑手吞了的吗?
nbsp全日本就属他们最头铁、最不安分、最有‘下克上的传统艺能!
nbsp把这口黑锅扣他们头上,逻辑通顺,说服力满分!
nbsp毕竟一个有犯罪记录的嫌疑人,怎么都比一个模糊的‘神秘组织听起来更可信、更吓人!
nbsp至于到底是不是他们干的?
nbsp重要吗?
nbsp重要的是让孙老师、毕大爷他们觉得这敌人有名有姓、有历史、有威胁!
&n
第259章 虚空索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