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慕容垂魂归龙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慕容轩紧紧握住慕容垂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说道:“叔父,若真有来世,侄儿定与您一起,做个逍遥自在的商人。我们游历山川,看遍世间美景,品尝各地美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nbsp慕容垂欣慰地点点头,随后目光变得严肃起来,说道:“轩儿,我离开这个世界后,你和婉清姑娘,要顺应天时。这乱世的局面,你们难以改变,但也要尽你们最大的可能减少杀戮,让百姓能尽量多过一些平静的日子。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他们安居乐业,我们所做的一切才有意义。”
nbsp慕容轩坚定地说道:“叔父,您放心。侄儿和婉清定会牢记您的嘱托,尽力去做。只是,叔父为何要让侄儿离开燕国呢?燕国如今正是危难之际,侄儿怎能弃之不顾?”
nbsp慕容垂目光深邃地看着慕容轩,语重心长地说道:“轩儿,燕国如今内忧外患,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朝堂之上,争权夺利之风盛行,大臣们勾心斗角,不顾国家安危;民间亦是动荡不安,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对燕国的信心也在逐渐丧失。你留在这儿,难免会被卷入无休止的争斗之中。一旦你有所行动,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战乱,让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难。你离开燕国,找个安静的地方,既能保全自己,也能在一旁观察局势。若慕容宝有需要,你再出手相助也不迟。而且,你在燕国,拓跋珪必定会视你为眼中钉,对你痛下杀手。以你目前的实力,难以与他抗衡。为了你的安全,也为了燕国百姓,你必须离开。”
nbsp慕容轩沉思片刻,觉得叔父所言极是,但心中仍有不舍,说道:“叔父,侄儿明白了。只是,离开燕国,侄儿心中实在不舍。燕国的一草一木,都与侄儿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侄儿担心离开之后,无法及时得知燕国的消息,无法在关键时刻帮助慕容宝。”
nbsp慕容垂微微皱眉,严肃地说道:“轩儿,不舍固然难免,但你要以大局为重。你肩负着守护百姓的重任,切不可因一时的儿女情长,误了大事。待你离开后,可安排一些可靠之人,随时向你汇报燕国的情况。若慕容宝有复兴燕国之心,且展现出相应的能力,你便暗中辅佐他;若他昏聩无能,沉迷于权力,不顾百姓死活,你也无需为他陪葬。记住,百姓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切莫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让更多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nbsp慕容轩重重地点头,说道:“叔父,侄儿记住了。侄儿定会以百姓的幸福为首要考量,不会让您失望。”
nbsp慕容垂又看向一旁默默流泪的林婉清,眼中满是慈爱与嘱托,说道:“婉清姑娘,这些年多亏有你陪伴轩儿,在这乱世之中,给予他温暖与支持。往后的日子,还望你继续照顾他。轩儿性子烈,有时难免冲动,你要多劝劝他。莫要让他因一时的意气用事,而陷入危险之中。”
nbsp林婉清擦了擦眼泪,轻声说道:“将军放心,婉清定会照顾好轩哥,劝他莫要冲动行事。轩哥对婉清而言,如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婉清定不会让他受到伤害。”
nbsp慕容垂微微颔首,说道:“如此,我便放心了。你们二人要相互扶持,相互照应。这乱世之中,能有彼此相伴,也是一种福气。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携手共进,不离不弃。”
nbsp慕容轩和林婉清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坚定与深情,齐声说道:“将军放心,我们会的。”
nbsp慕容垂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仿佛在与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他说道:“我一生纵横沙场,历经无数生死,手上沾满了鲜血,也建立了无数功勋。如今,也该放下了。只希望你们能好好活下去,为这乱世中的百姓带去一丝希望。让他们在这黑暗的时代,能感受到一丝温暖。”
nbsp慕容轩和林婉清静静地守在慕容垂身边,泪水不停地流淌。他们看着慕容垂的呼吸渐渐平稳,脸上露出安详的神色,与世长辞。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唯有他们的悲痛在空气中弥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二人悲痛欲绝,泪如雨下。在经过数日的筹备后,慕容轩和林婉清遵从慕容垂的遗愿,决定将慕容垂和其发妻段氏合葬在辽西龙城。他们带着慕容垂的棺椁,一路跋山涉水,向着辽西龙城前行。一路上,百姓们听闻慕容垂去世的消息,纷纷自发前来送行,他们痛哭流涕,为这位曾经的英雄默哀。慕容轩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慕容垂虽有过错,但在百姓心中,他依然是那个值得敬仰的人。
nbsp当他们终于抵达辽西龙城,将慕容垂和段氏合葬后,慕容轩望着那座新立的墓碑,心中暗暗发誓:“叔父,您放心,侄儿定会牢记您的嘱托,尽力为百姓谋福祉。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侄儿都不会放弃。”nbsp随后,慕容轩和林婉清转身离开,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远去。
nbsp之前退到阴山后,拓跋珪终密切关注着燕国的一举一动。
nbsp终于,他得知慕容垂确实已经与世长辞。这个消息让拓跋珪既震惊又兴奋,震惊于慕容垂这样的一代战神终究还是离去,兴奋的是,再也没有能阻挡他进军燕国的巨大障碍。
nbsp拓跋珪怒不可遏,回想起自己之前上当受骗,错失追击燕军的良机,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决定亲自带兵,倾尽全力,誓要灭了燕国,以雪前耻。他在军中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激励着将士们的士气,声称这是北魏成就霸业的绝佳时机,绝不能错过。
nbsp此时的后燕,刚刚经历了参合陂之战的重创,又失去了慕容垂这根顶梁柱,国内人心惶惶,士气低落。面对拓跋珪即将发起的猛烈进攻,后燕可谓是岌岌可危,犹如狂风中的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喜欢。
第174章 慕容垂魂归龙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