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改变时空轨迹的参合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禁打了个寒颤。山谷中弥漫着死寂的氛围,偶尔传来的风声,仿佛是亡魂的呜咽。燕军众人的脚步不自觉地放缓,每一步都似踏在自己的心跳上,砰砰作响。
nbsp慕容垂的目光扫过四周,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湖畔边,白骨堆积如山,在残阳的映照下,泛着令人胆寒的幽光。那些白骨,有的完整,有的残缺不全,有的还保持着生前挣扎的姿态,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绝望与痛苦。他的心猛地一揪,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痛得几乎无法呼吸。
nbsp“这……nbsp这都是我燕军的儿郎啊……”nbsp慕容垂喃喃自语,眼眶瞬间红了起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想起了那些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将士们,他们曾经是那样的鲜活,充满朝气,如今却化为这累累白骨,曝尸荒野。自责与悲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几乎将他淹没。
nbsp越往前行,惨状愈发触目惊心。芦苇丛中,一具具白骨横七竖八地躺着,有的被芦苇半掩着,像是在试图隐藏自己的伤痛。马蹄下,不时踢到生锈的兵器,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历史的叹息。慕容垂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的哀伤如火山般爆发,他忍不住仰天长叹:“我慕容垂,有何颜面面对你们啊……”
nbsp突然,一个年轻的士兵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打破了山谷的寂静。他颤抖着从白骨堆里拾起一块玉佩,看清上面的纹路后,泪水如决堤般涌出:“这……nbsp这是我二哥的玉佩啊!他去年就在这支部队里……”nbsp那哭声中充满了绝望与悲痛,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痛苦都宣泄出来。
nbsp这哭声如同导火索,瞬间点燃了整个山谷。“爹啊nbsp——”“哥nbsp——”“我的好兄弟啊nbsp——”nbsp悲恸的呼喊此起彼伏,响彻山谷。燕军将士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纷纷滚下马鞍,跪在白骨堆前。有的将士用头拼命撞着地面,额头鲜血直流,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爹,儿子来晚了……”;有的死死抱着白骨,仿佛那是自己至亲之人,不肯松手,泪水湿透了衣衫;还有的将士跪在地上,双手握拳,仰天怒吼,质问着上天为何如此残忍。
nbsp慕容垂望着这一幕,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他的嘴唇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他缓缓走到一具白骨前,轻轻蹲下,伸手抚摸着那冰冷的骨头,声音颤抖地说道:“是我对不起你们啊……nbsp悔不该让太子慕容宝带兵,让你们遭此劫难……”nbsp说着,他对着白骨深深叩首,额头磕出了血痕,却浑然不觉。
nbsp此时,一阵阴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和枯草,让人不寒而栗。风中,仿佛夹杂着阵阵悲惨的哀嚎,像是五万亡魂在齐声哭泣,诉说着他们的冤屈与不甘。整个山谷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燕军将士们的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与风声、哀号声共同奏响了一曲人间悲歌。
nbsp慕容垂站起身,望着漫山遍野的白骨,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哀。他知道,这些将士都是为了大燕的江山,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战死沙场。如今,他们却只能在这里孤独地躺着,无人问津。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些死去的将士得到安息,让他们的英灵得以慰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摆香案,为死难者祭奠。”nbsp慕容垂声音沙哑地命令左右,那声音中透着无尽的哀伤与疲惫。
nbsp数万燕军将士齐齐下马,人人面露悲凄,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哀伤。点燃的祭香由慕容垂亲自插上,袅袅香气缭绕在静谧山谷的森森白骨间,仿佛是在安抚那些逝去的亡魂。慕容垂躬身执礼,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四面顿时哭声一片。
nbsp这一根根白骨中,不知承载了多少燕军将士的父子情、兄弟义。哀伤之中,一片片燕军将士伏倒身躯,捶地挠土,那撕心裂肺的哭声震动山谷,连风声都似带着呜咽,为这人间惨剧而悲鸣。
nbsp慕容垂痛心疾首,这五万随他南征北战十数载的豪杰,一朝尽化白骨,怎不令人悲怆。想自己十三岁披挂上阵,近六十年戎马生涯,历经无数战阵,生平未尝一败,然至迟暮之年,竟亲尝此等惨败之痛。悔不该令太子慕容宝统兵,致此大祸,实愧对这些为大燕舍生忘死的鲜卑儿郎。慕容垂羞愧交加,愤懑难抑,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就此一病不起。
nbsp慕容轩看着眼前这一幕幕悲痛欲绝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他满心以为,凭借自己穿越时空带来的先知,能够彻底改变叔父在参合陂的命运,可如今虽然避开了埋伏,慕容垂却终究还是因为参合陂的惨痛而深受打击,一病不起。
nbsp慕容垂躺在马车中,身体日益虚弱,但他深知此时断不能停军不前,否则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他强撑着病体,继续指挥燕军前进。然而,行至平城西北三十里处,他再也坚持不住了。
nbsp慕容轩守在慕容垂的马车旁,看着叔父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哀。他开始思索,这或许便是天道规律,世间万物皆有其定数,强行改变也许只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所谓顺其自然,或许并非是消极的不作为,而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可自己当初执意穿越时空,试图改变命运,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呢?
nbsp而就在此时,慕容垂吐血病重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到了拓跋珪的耳中。拓跋珪听闻此讯,不禁大喜过望,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与贪婪。他深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能趁此良机追击燕军,定能大获全胜,重创燕国。
nbsp拓跋珪当机立断,迅速整合三军,亲自率领大队骑兵向南转进,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宛如一条奔腾的黄龙,向着燕军的方向迅猛扑去。他一心想着在燕军最虚弱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彻底扭转局势,奠定北魏的霸业。
nbsp然而,病入膏肓的慕容垂,即便身体每况愈下,可那卓越的军事智慧与谋略依旧不减分毫。他深知北魏必定会有所行动,于是强打精神,下令燕军驻扎于平城,并大兴土木,开始兴筑燕昌城。燕军上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看似在进行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实则是慕容垂精心布下的迷阵。
nbsp拓跋珪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赶来,却发现燕军非但没有退兵,反而在平城大张旗鼓地修建城池。他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原本以为燕军会因慕容垂病重而军心大乱、匆忙撤退,可眼前的景象却与他的预期大相径庭。拓跋珪生性多疑,此时更是疑虑丛生,他开始怀疑那些报信之人是否说了谎,慕容垂是否真的病重。
nbsp在一番权衡之后,拓跋珪最终决定引兵退还阴山。他担心这是慕容垂设下的陷阱,若贸然进攻,恐遭燕军埋伏,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就这样,拓跋珪带着满心的不甘与疑惑,下令撤军。而慕容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谋略,成功化解了北魏的追击,为后燕暂时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nbsp慕容垂命令趁着拓跋珪被迷惑的这段时间,大军快速朝着上谷郡沮阳县方向撤退。
nbsp当大军来到沮阳时,慕容垂病情加重,再也走不动了。
nbsp慕容轩不由得泪流满面,因为在上一世,自己穿越时空之前,叔父也是在这里去世的,看来有些事情可以改变,但是有些事情人力真的无法撼动。
喜欢。
第173章 改变时空轨迹的参合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