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北方大地,胡人纷纷称帝(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三十万汉人,若能为我所用,后燕实力必能大增。但他若称帝,恐日后难以掌控。如今后燕内忧外患,北方各方势力崛起,姚苌占据长安称帝,拓跋珪改代国为魏,野心勃勃。若拒绝冉操,势必在东北树立强敌,可答应他,又怕养虎为患。这局势,愈发复杂了。这觉得关乎着后燕的未来,必须谨慎对待。”他深知,这个决策一旦失误,可能会给后燕带来灭顶之灾。

    nbsp慕容垂随即招来慕容轩与林婉清,共同商议此事。三人围坐在一起,表情凝重,气氛略显压抑,仿佛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们心头。

    nbsp慕容垂缓缓说道:“冉操欲称帝,其势力庞大,若是拒绝,恐在东北方向上再树一敌,我后燕如今内忧外患,实难再添此等麻烦。可若是答应,又恐其日后尾大不掉。二位对此有何见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期待着两人能给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nbsp慕容轩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冉操势力确实强大,当下我们不宜与其为敌。但也不能任由其发展,需加以限制。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条件,既能稳住他,又能让他为后燕所用。比如,让他在名义上尊后燕为宗主国,在军事上听从后燕调遣,这样既能壮大我后燕声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他。”慕容轩深知,在这个乱世中,既要避免树敌过多,又要保证后燕的利益不受损害,必须想出一个两全之策。

    nbsp林婉清微微点头,接着说道:“陛下,轩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可答应其称帝请求,但要提出条件,确保高句丽地区永久臣服于中原政权。如此一来,不仅能稳住冉操,还能维护中原政权的威严。同时,我们可以与他签订盟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让他明白,与后燕合作才是对他最有利的选择。”林婉清明白,只有通过巧妙的策略,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维护后燕的尊严与利益,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nbsp慕容垂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嗯,二位所言正合我意。近来我研习《道德经》,对老子李耳的思想深感钦佩,其学说蕴含着无尽智慧,影响深远,堪称中原文化正统之瑰宝。老子李耳之‘李姓,亦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正统象征。我意让冉操改为李操,使其从姓氏上与中原紧密相连,时刻铭记自身根源与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且令其世代向中原政权称臣,如此既能稳住冉操,又能维护我中原政权的威严,同时借助冉操之力,壮大我后燕声威。”慕容轩与林婉清皆表示赞同,他们深知,在这乱世之中,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后燕的生死存亡,而此计或许是当前最为稳妥之策。

    nbsp于是,慕容垂修书一封,言辞恳切且不失威严地回复冉操。信中表明了同意其称帝的态度,但同时郑重提出必须改为李姓,并世代向中原政权称臣的要求。使者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终于将书信送到冉操手中。

    nbsp冉操收到回信后,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他在屋内来回踱步,时而停下凝视远方,时而皱眉沉思,心中纠结万分。一方面,慕容垂的条件确实限制颇多,更改姓氏意味着与过去的自己有所割舍,且世代称臣也会让自身及后代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但另一方面,称帝能给跟随自己的几十万汉人一个名分,一个安稳的家园。若拒绝,与后燕冲突,几十万兄弟必将陷入战火,流离失所的痛苦又将重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冉操召集麾下众人,将此事告知他们,营帐内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条件过于苛刻,有损尊严,坚决反对;但更多人明白,在这乱世,能有一方立足之地,给大家一个安稳生活的机会实属不易。

    nbsp冉操看着众人,目光坚定且充满忧虑地说道:“兄弟们,慕容垂虽提了条件,但这也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改姓李,向中原称臣,能保我们一时安稳,有机会发展壮大。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未来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辉煌!若因一时意气拒绝,我们将再次陷入无尽的战乱,大家难道想让妻儿老小再次受苦?我们背井离乡,不就是为了能有一个安定的家吗?”众人听了冉操的话,渐渐安静下来,最终一致同意冉操的决定。

    nbsp至此以后,冉操便改名为李操,正式称帝。他在高句丽地区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仪式上,他身着龙袍,头戴皇冠,虽没有中原王朝那般奢华,但也尽显威严。百姓们纷纷前来观礼,欢呼声响彻云霄。李操站在高台之上,望着台下的众人,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nbsp李操称帝后,统治范围涵盖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区,成为朝鲜半岛高丽人的先祖。而冉操,作为中原纯正汉人,其血脉在朝鲜半岛得以延续,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与传统,如同种子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nbsp他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当地百姓,在田间地头,他亲自示范如何使用农具,如何选种、施肥,耐心地说道:“大家看,这种子要选颗粒饱满的,施肥的时候要注意均匀,这样庄稼才能长得好。”百姓们认真学习,逐渐掌握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nbsp他还大力推广中原的礼仪文化,建立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在学校里,他对学生们语重心长地说:“这些经典是我们中原文化的瑰宝,学习它们,能让你们懂得礼仪廉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百姓懂得了礼仪廉耻,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nbsp在他的治理下,朝鲜半岛逐渐走向繁荣,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各方势力在这乱世中纷纷崛起,犹如一颗颗璀璨却又充满危险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如同一张紧密的大网。后燕在慕容垂的带领下,虽有慕容轩与林婉清的辅佐,致力于增强国力,但内忧外患的局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国内各方势力依旧暗流涌动,一些心怀不轨之人,表面上对慕容垂恭敬有加,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妄图寻机而动。外部,姚苌的后秦在关中地区日益壮大,对后燕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姚苌不断扩充军队,训练精锐,意图向东扩张,后燕边境时常受到骚扰。与此同时,拓跋珪的魏国也在北方草原迅速崛起。魏国军队在拓跋珪的训练下,战斗力极强,他们四处征战,吞并周边部落,势力范围不断扩大。魏国的崛起,不仅威胁到了后燕的北方边境安全,也让整个北方的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各方势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又异常残酷的角逐,而这场角逐的结果,将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nbsp彼时北方,鲜卑慕容垂、慕容永、拓跋珪相继登上帝位,羌人姚苌亦僭号称帝,氐人吕光亦自号为帝。而冉操之父冉闵,乃羯人石虎之养子,冉操称帝,实乃羯族政权之延续。此时草原匈奴铁弗部刘卫辰之子赫连勃勃,又名刘勃勃,亦正图谋建国称帝。

    nbsp五胡乱华之局面,历经近百年之纷争,未见丝毫之改变。

    喜欢。

第131章 北方大地,胡人纷纷称帝(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