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远图初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丽内乱平息,王都开京秩序渐复。在宋青书、姚广孝的主持下,高丽国王王禑虽内心对李成桂权势日重感到不安,但迫于大势和对大明的敬畏,仍以极高的规格组建了朝贡使团。以李成桂、郑梦周为正副使,满载着金银、特产、美人以及那份象征着臣服的《乞为藩属表》,乘坐大明舰队的船只,扬帆出海,前往南京朝见大明天子朱元璋。
nbsp应天府,紫禁城,奉天殿。
nbsp朝会之上,朱元璋端坐龙椅,接受高丽使团的朝拜。当他听到李成桂洪亮而恭谨地宣读臣服国书,看到那丰厚的贡品清单时,龙颜大悦。尤其是得知此行之首功宋青书对李成桂在此次平定崔莹之乱、稳定高丽局势中的“杰出表现”多有肯定(宋青书的评价客观,但也符合政治需要),朱元璋更是对这位高丽将领刮目相看。
nbsp“李将军深明大义,勇武果决,乃高丽之柱石,亦不愧为朕之忠臣!”朱元璋声音洪亮,响彻大殿,“朕心甚慰!特赐李成桂‘总督佥事将军名号,赏金百两,锦缎千匹,望卿日后尽心辅佐高丽王,永镇东陲,为大明治下藩屏楷模!”
nbsp此言一出,李成桂心中狂喜,但面上却愈发恭顺,跪拜谢恩,誓言肝脑涂地。然而,一旁的郑梦周却听得心头一跳,眉头暗暗皱起。“总督”、“佥事”这类名号,在大明官制中往往意味着极大的实权和辖区管理职能,陛下如此重赏一个藩国武将,其用意……他不由得深深看了一眼身旁这位愈发得意的同僚,心中那份关于“猛虎难伏”的忧虑愈发沉重。
nbsp是夜,朱元璋于偏殿单独召见宋青书、姚广孝、李文忠等此行核心功臣。听着宋青书详尽汇报高丽之行的经过、风土人情、物产资源,朱元璋时而抚掌,时而沉思。
nbsp“……高丽之地,虽称贫瘠,然民风坚韧,且其高丽参等作物药效极佳,若引入我大明北方种植,或可大有裨益。”宋青书最后总结道,并话锋一转,“然其最大之利,非在地瘠,而在其位。高丽,实乃我大明伸向海洋的天然出海口,锁钥东海,辐射倭国、琉球,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nbsp“出海口?”朱元璋目光锐利起来,他出身草莽,对海洋的认知有限,更感兴趣的是现实的土地和统治,“宋爱卿屡次提及海洋之利,此次又平定东瀛,收服高丽。如此热衷出海,莫非……是想效仿当年秦始皇,为朕去寻那长生不死之药?”他的语气带着一丝探究,也有一丝帝王本能的多疑。
nbsp宋青书闻言,从容一笑,躬身道:“陛下,长生药乃方士虚妄之说,追求此物,非但无益,反而劳民伤财,损及圣德。陛下乃千古圣君,功盖三皇,德超五帝,又何须借此虚妄之物点
第225章 远图初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