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4章 岁稔余裕与来岁计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nbsp傍晚的霞光给濠州的田野镀上金边,张三和王老实坐在田埂上,规划来年的种植计划。“东边那片荒地可以改种耐盐禾,”nbsp张三用树枝在地上画图,“先引水洗盐三次,再撒草木灰改良,”nbsp他指着远处的河流,“要挖条新渠引水,渠宽五尺,深三尺,”nbsp王老实点头记下,树枝在地上划出的渠线笔直,像条即将流淌的小河。

    nbsp泗州的油灯下,李四正在修订《野慈姑种植图谱》,新添的图谱详细画出了球茎膨大期的管护要点:“这时候要控水,”nbsp他用朱砂标出关键节点,“水太深会闷烂球茎,太浅又长不大,”nbsp图谱旁还画着各种病虫害的形态,“这样村民们一看就懂,比光用文字说清楚,”nbsp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图谱上,墨迹在月色中泛着淡淡的光。

    nbsp深夜的濠州,粮仓的守夜人点燃了特制的nbsp“防鼠灯”,这油灯的灯罩上画着猫的图案,灯光透过图案照在仓壁上,像有只猫在巡逻:“张三师傅说老鼠怕猫,”nbsp守夜人添了些灯油,“这灯比单纯敲梆子管用,”nbsp灯旁的陶碗里盛着拌了药的谷粒nbsp——nbsp这是最后的防线,碗沿的痕迹显示,已有老鼠来过。

    nbsp黎明的霜花在泗州的育苗盘上凝成细珠,李四带着村民们准备nbsp“浸种”。陶缸里的温水加了少量草木灰,“这水温要保持在十五度,”nbsp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比冷水浸种早发芽三天,”nbsp耐盐禾的种子被倒进缸里,水面上立刻漂起少量瘪粒,“这些瘪粒要捞出来,”nbsp李四用笊篱打捞,“留着也发不了芽,还浪费空间。”

    nbsp上午的阳光驱散了薄雾,濠州的农人们开始修缮灌溉渠道。张三让人将渠壁的裂缝用石灰拌泥补上,“这泥要掺三成碎麻,”nbsp他用抹子抹平渠壁,“比纯泥结实,能多用两年,”nbsp渠底铺着一层细沙,“沙能过滤杂质,防止渠道淤塞,”nbsp修缮后的渠道蓄满了水,清澈见底,能映出耐盐禾种子的倒影。

    nbsp午后的南风带着干燥的气息掠过两地,村民们都在晾晒过冬的衣物。濠州的屋檐下挂满了腌好的野慈姑,张三正指导农妇们调配腌料:“盐要放足,每百斤球茎十斤盐,”nbsp他用秤称着盐粒,“再加些花椒和生姜,”nbsp泗州的仓库里,李四让人将多余的粮食装袋,准备外运:“这些要卖到邻县,”nbsp他在袋口盖上官印,“比留着陈化了强。”

    nbsp傍晚的天空渐渐阴沉,风里带着雪意。两地的农人们都在做最后的准备,濠州的粮仓草帘又加了一层,泗州的地窖入口堆起了防寒的柴草。张三和李四在驿馆相遇,交换着来年的种植计划,“濠州打算再种五千亩耐盐禾,”“泗州要扩种野慈姑,”nbsp两人的笑声在风中传开,带着对来年的憧憬。

    nbsp夜色渐深,两地的村庄都安静下来,只有粮仓和地窖里还藏着丰收的秘密。耐盐禾的种子在沉睡中积蓄力量,野慈姑的种茎在等待春天的召唤,农人们的梦里,是新一年的耕耘与收获,是土地永不辜负汗水的承诺。

    喜欢。

第414章 岁稔余裕与来岁计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