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晴雨相续与幼苗管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用脚踩着草袋压实,“外坡挡水,内坡让苗根好扎根,”nbsp加固后的圩埂像一条绿色的长龙,守护着田里的野慈姑幼苗,雨水顺着埂边的排水沟流淌,发出nbsp“哗哗”nbsp的声响。
nbsp深夜的雨停了,张三在油灯下写《管护日志》,记录濠州的幼苗生长情况:“耐盐禾幼苗平均高度一寸半,叶片两片,除草两次,追肥一次,无病虫害”,旁边画着幼苗的简笔画,标注着根须长度。王老实端来一碗热粥,里面掺了新磨的耐盐禾面粉:“张师傅,尝尝咱这新粮的味道,”nbsp粥里带着淡淡的清香,张三喝着粥,心里踏实了许多。
nbsp黎明的霞光染红了东边的天空,泗州的野慈姑幼苗在晨露中格外精神。李四掀开浮架检查根系,白色的须根已扎入泥中,长度足有五寸:“这根扎得稳,”nbsp他对村民们说,“再过半月就能分株了,”nbsp村民们看着长势喜人的幼苗,脸上露出了笑容,有人哼起了当地的歌谣,歌声在田野上回荡。
nbsp上午的阳光暖洋洋的,濠州的农人们给耐盐禾幼苗间苗,每簇只留两株健壮的,拔除的弱苗被用来喂养牲畜。“这弱苗也不浪费,”nbsp张三指着竹筐里的弱苗,“能当饲料,还能沤肥,”nbsp间苗后的幼苗间距均匀,通风更好,叶片舒展得更开,王老实蹲在田里,数着间苗后的株数,脸上满是期待。
nbsp泗州的农人们在李四的指导下给野慈姑幼苗补苗,将育苗盘里培育的壮苗移栽到缺苗的地方。“移栽要‘带土坨,”nbsp李四用竹铲小心地起苗,土坨完整地包裹着根系,“这样不伤根,成活率高,”nbsp移栽后的幼苗浇上定根水,水沿着土坨渗透,苗茎很快挺立起来,与周围的幼苗融为一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午后的南风带着暖意掠过田野,濠州的耐盐禾幼苗长出了第三片真叶,叶色由黄转绿,更加厚实。张三让人测量幼苗的生长速度,用竹尺量出株高,比昨日增长了两分:“这长势不错,”nbsp他在日志上记录,“照这样,月底就能分蘖了,”nbsp农人们看着嫩绿的真叶,仿佛看到了沉甸甸的稻穗。
nbsp傍晚的天空出现了彩虹,横跨在泗州的沼泽地上。李四带着村民清理野慈姑田里的残枝败叶,这些落叶被堆在田埂上,将来沤制成肥。“这落叶里有养分,”nbsp他用脚踩着落叶压实,“还能改良泥土,”nbsp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上,野慈姑的叶片泛着金光,像一块块绿色的宝石。
nbsp夜深了,张三和李四在驿馆相遇,交流着两地的管护经验。张三说濠州的除草和追肥效果明显,李四说泗州的防虫和排水措施得当。“按这势头,”nbsp张三感慨道,“秋收时淮西的新粮肯定能丰收,”nbsp李四点点头,从包里掏出一张画着耐盐禾和野慈姑的图:“我打算把这两种作物的管护要点画成图,让村民们看得更明白。”
nbsp窗外的月光照亮了淮西的田野,耐盐禾和野慈姑的幼苗在夜色中静静生长。它们经历了春雨的滋润,也经受了晴日的考验,在农人们的精心管护下,正积蓄着力量,等待着茁壮成长的那一天。而那些忙碌的身影,无论是远道而来的农技师,还是当地的村民,都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着希望,用汗水浇灌着未来的丰收。
喜欢。
第409章 晴雨相续与幼苗管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