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晴雨交替与幼苗精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晨雾在耐盐禾的幼苗间缭绕,阳光穿透薄雾,在叶面上织出金色的网。幼苗已长至三寸高,子叶脱落,真叶舒展如剑,却因过密而相互挤压,部分幼苗的叶片向一侧倾斜nbsp——nbsp这是nbsp“苗挤苗”nbsp的典型表现,正如《异域粮谱》“间苗篇”nbsp所记:“苗过密则气塞,需去弱留强,方能健长”。陈老汉蹲在田埂上,用竹制间苗锄在苗间划出浅痕,每簇只留三株健壮的幼苗,间距恰好两指宽。
nbsp“夫人,野慈姑的幼苗招蚜虫了!”nbsp哈桑捧着带虫的叶片跑来,细小的绿色虫子在叶背蠕动,叶片已被啃出细密的孔洞,“陈老汉说这是‘晴雨虫,雨后放晴最易滋生,您看这虫粪,都结成小黑点了!”nbsp他说得没错,育苗棚内的湿度虽已降至六成,但连续的晴雨交替让叶片始终带着薄露,正好给蚜虫提供了滋生环境。未染虫的幼苗也显露出萎靡,叶色比昨日浅了一度,用手轻抖,能看到虫影飘落。
nbsp宝儿让人将晒干的艾草和辣椒混合捣碎,装入布袋浸泡在温水中:“这是‘艾辣水,”nbsp她搅拌着褐色的液体,“蚜虫怕辛辣味,比草木灰水驱虫快。”nbsp农人们用竹制喷壶盛装药液,壶嘴的细孔能让药液呈雾状喷出,均匀附着在叶背:“喷的时候要对着虫群,”nbsp陈老汉示范着调整壶的角度,“叶背、叶腋都得喷到,这些地方是蚜虫的窝。”nbsp半个时辰后,蚜虫已停止蠕动,叶片上的药液形成保护膜,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
nbsp王晏之的幕僚带着农人们在耐盐禾的田间搭建nbsp“遮阳棚”,用竹篾和茅草搭建,棚顶的茅草疏密有致,能挡住正午的强光却不遮阴:“按大人的意思,这棚要‘晴时遮、雨时收,”nbsp幕僚用绳索连接棚顶,“正午阳光烈时放下,防止幼苗被晒蔫;傍晚或下雨时收起,让露水和雨水滋润幼苗。”nbsp哈桑站在棚下感受,阳光透过茅草的缝隙变成细碎的光斑,落在幼苗上不灼人,“这棚比挡雨罩透气,苗肯定长得舒服。”
nbsp正午的阳光格外强烈,地面温度升至二十七度,耐盐禾的叶片在阳光下微微卷曲。农人们打开遮阳棚,棚下的温度立刻降了三度,幼苗的叶片渐渐舒展。陈老汉让人给幼苗浇nbsp“午间水”,用竹管引来的井水经过晾晒,温度与土壤相近:“这水要‘细流慢灌,”nbsp他用手指堵住竹管的出水口,让水流变成细线,“不能用冷水激根,不然会影响生长。”nbsp水流顺着行间的沟壑缓缓流淌,滋润着幼苗的根部,叶片在水汽中更显翠绿。
nbsp午后的乌云迅速聚集,雨点毫无征兆地砸落。农人们赶紧收起遮阳棚,同时检查耐盐禾的间苗情况,将间掉的弱苗扔进竹筐nbsp——nbsp这些弱苗可以用来喂养牲畜,不浪费。“间掉的苗根要清理干净,”nbsp陈老汉用锄头刨开土壤,“不然会腐烂生虫,影响健康苗的生长。”nbsp清理后的田间,幼苗间距均匀,通风良好,雨水落在叶片上,顺着叶脉滑落,不会在叶腋积聚。
nbsp野慈姑的育苗棚内,宝儿正在检查蚜虫防治效果。她翻开叶片,蚜虫已大部分死亡,少量存活的也行动迟缓。“再喷一次艾辣水巩固,”nbsp她对身边的农妇说,“连续喷三次,才能彻底除根。”nbsp同时,她让人在棚内悬挂用桐油浸泡过的布条,“桐油的气味能驱虫,比艾辣水持续时间长。”n
第396章 晴雨交替与幼苗精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