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洋流交汇与生物信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潜流”nbsp现象,表层海水向东南流动,深层却有一股暗流往西北涌动,两股力量相互拉扯,使得船只的实际航向比罗盘指示的偏了整整两度。
nbsp“得用双坐标定位。”nbsp宝儿让人同时观察太阳的方位和北极星的高度,用牵星板测量后,在航海图上画出两条交叉的直线,交点正是船队的实际位置,“潜流会带着船悄悄偏离航线,单用罗盘根本发现不了,得结合天象才行。”nbsp她的方法很快见效,船员们根据星象和太阳方位不断调整航向,船身逐渐回到正确的航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傍晚时分,海面上突然出现大片漂浮的马尾藻,比之前遇到的更加粗壮,茎秆上附着着密密麻麻的藤壶和小螃蟹。这些海藻并非杂乱无章地分布,而是顺着洋流的方向排列,形成一条条绿色的nbsp“飘带”,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色的光芒。“这是洋流的‘标记。”nbsp宝儿指着海藻排列的角度,“它们与水流的夹角始终保持三十度,说明洋流的速度稳定在每时辰十里左右。”
nbsp船队沿着海藻nbsp“飘带”nbsp航行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天然的nbsp“避风港”——nbsp两座相邻的小岛形成一道狭窄的海峡,海峡内的水面平静如镜,与外面洋流交汇处的波涛汹涌截然不同。岛上生长着茂密的红树林,气根垂入水中,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大部分风浪阻挡在外。更令人惊喜的是,海峡深处有一处淡水泉眼,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渗出,在海边形成一个小小的淡水湖。
nbsp船员们纷纷登岛补充淡水,用陶罐装满清澈的泉水,罐口用桐油布密封,防止海水渗入。在泉眼附近,他们发现了许多人类活动的痕迹:几处倒塌的草屋残骸,散落的陶片上还留着烟熏的痕迹,显然曾有渔民在此居住。宝儿捡起一块陶片,上面的绳纹与泉州窑的风格相似,却又带着几分异域特色,推测是过往商船在此停留时留下的。
nbsp夜幕降临时,海峡内的水面泛起幽蓝的光,那是被船桨搅动的浮游生物发出的荧光。这些生物对水流变化极为敏感,当潜流从海峡底部经过时,它们便会聚集在水流上方,形成一道发光的nbsp“潜流轨迹”。宝儿让人将收集到的荧光生物装入透明的陶罐,悬挂在船尾,罐中的蓝光随着潜流的强弱明暗变化,成为天然的nbsp“潜流探测器”。
nbsp深夜的海峡突然传来nbsp“咚”nbsp的闷响,船身轻微震动。船员们警惕地查看,发现是一头巨大的鲸鱼在附近换气,喷出的水柱高达数丈,在月光下如同银色的喷泉。这头鲸鱼似乎并不怕人,在船周围游弋了片刻,巨大的尾鳍拍打水面,掀起的浪花溅湿了甲板,却也将附近的潜流搅动得更加明显,发光的浮游生物随之扩散,让潜流的轨迹看得更加清晰。
nbsp“是座头鲸!”nbsp曾在远洋见过的老船员激动地说,“这种鲸鱼能发出低频的声音,能在几十里外探测到暗礁和浅滩,它们的出现说明附近没有危险的浅滩。”nbsp果然,当鲸鱼离开后,测深绳显示的水深始终稳定在四丈左右,再未出现异常。
nbsp黎明时分,潜流突然减弱,发光的浮游生物nbsp“轨迹”nbsp渐渐消散。宝儿知道,这意味着船队即将驶出洋流交汇区,进入相对稳定的海域。她让人将此次航行的发现一一记录在航海图上:洋流交汇的位置、潜流的方向和强度、海藻nbsp“飘带”nbsp的指示作用、鲸鱼和鸟群的行为与海域安全的关系,以及那处天然避风港的位置。
nbsp船队离开海峡时,朝阳正从海平面升起,将海面染成金色。回望洋流交汇的区域,此刻已变成一片忙碌的nbsp“渔市”——nbsp无数渔船从四面八方赶来,渔民们的笑声和号子声在海面上回荡,他们显然也发现了这片富饶的渔场。宝儿望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海洋的奥秘无穷无尽,每一处洋流、每一种生物,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用心倾听,才能读懂其中的玄机。
nbsp船帆再次鼓满风,带着新的发现和满满的收获,朝着下一片未知的海域驶去。甲板上,装满淡水的陶罐整齐排列,散发着桐油的清香;新绘制的航海图上,红色的标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洋流、浅滩、避风港的位置;船员们的脸上洋溢着疲惫却兴奋的笑容,他们知道,每一次探索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发现都让他们离海洋的真相更近一步。
喜欢。
第348章 洋流交汇与生物信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