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商海风云再起与破局之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靖康四年的盛夏,安平河上热浪翻滚,却挡不住河面上往来商船的繁忙。大宋国际商贸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让安平县的商业声誉达到了新的高度,来自大食、高丽、南洋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然而,繁荣背后,新的危机却如乌云般悄然聚集。
nbsp大食商人以nbsp“丝绸质量不达标”nbsp为由,单方面终止了大批订单,并要求巨额赔偿;高丽则以nbsp“保护本土手工业”nbsp为名,对安平县输入的竹制品加征数倍关税。与此同时,随着半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安平县的工坊出现了动力不足、器械维修困难等问题,生产效率开始下滑。
nbsp一日午后,林宇正在县衙处理公务,绸缎庄陈掌柜急匆匆地闯了进来,手中挥舞着一卷皱巴巴的羊皮文书:“大人,您看看这!大食人说我们的丝绸‘经纬密度不符合他们的标准,这简直是无理取闹!我们的丝绸一直都是按老工艺制作,从来没出过问题!”nbsp林宇接过文书,仔细查看,眉头越皱越紧。这些所谓的nbsp“标准”,明显是大食商人为打压安平县丝绸产业而刻意制定的。
nbsp还没等林宇想出对策,茶叶商王老板也慌慌张张地赶来,带来了高丽加征关税的坏消息。“这下可怎么办?”nbsp王老板急得直跺脚,“茶叶运到高丽,成本翻了好几倍,根本卖不出去!”
nbsp正当众人焦头烂额之际,宝儿抱着一堆从商船上收集来的各国商品样本走进来。这些日子,她一直在研究各国商品的特点和标准。“爹爹,我觉得我们不能被动挨打。”nbsp宝儿将样本摆在桌上,“大食和高丽之所以能找借口,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统一的商业标准。我们应该联合贸易联盟,制定属于我们自己的标准,让他们无话可说。”
nbsp林宇眼前一亮,但随即又面露难色:“话虽如此,可制定标准谈何容易?涉及到众多行业和细节,而且还要让各国商人认可。”nbsp宝儿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可以先从丝绸、茶叶、竹制品这些主要产业入手。邀请各地的能工巧匠、商户代表,还有懂各国商贸规则的学者,一起商讨。”
nbsp在宝儿的提议下,贸易联盟迅速成立了nbsp“商业标准制定委员会”。林宇亲自担任委员长,宝儿则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委员会的会议一开就是几天几夜,众人围绕着丝绸的经纬密度、染色牢度,茶叶的采摘标准、炒制火候,竹制品的材质要求、加工工艺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nbsp为了确定丝绸的最佳经纬密度,宝儿和工匠们反复试验,织出了上百种不同密度的绸缎,进行耐磨、透气等性能测试。有一次,她为了观察不同密度绸缎在阳光下的光泽变化,在工坊里从日出待到日落,眼睛都熬红了。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他们终于确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丝绸制作标准。
nbsp茶叶标准的制定同样困难重重。各地茶叶品种不同,制作工艺也有差异。宝儿带领团队走访了大宋境内的各大茶区,收集了数十种茶叶的样本,与茶农、茶艺师们深入交流。最终,他们制定出了涵盖茶叶品质、包装、储存等方面的详细标准。
nbsp当安平县的商业标准制定完成
第245章 商海风云再起与破局之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