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藿灵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楔子
nbsp壬寅年春,金佛山的云雾似被施了仙法,总在晨光初现时缠裹着青崖,将漫山的蕨类、杜鹃都晕成朦胧的绿与粉。山脚下的南川古镇里,来了位背着帆布包的年轻女子,名叫林砚——她是中医世家的传人,也是植物学研究者,帆布包里除了标本夹、放大镜,还揣着一册泛黄的影印本《本草图经》,扉页上“湖湘出者,叶如小豆,枝茎紧细”的朱笔批注,是她祖父临终前圈画的重点。
nbsp“姑娘,你是来寻‘小豆叶草的吧?”镇口卖山货的陈阿公见她总对着山势出神,忍不住搭话。林砚一愣,随即点头:“阿公,您知道这草?”陈阿公往山深处指了指,皱纹里藏着笑意:“咋不知道!咱金佛山的老辈人,谁没靠它治过腿疼?那草生在海拔千五的阴坡,叶子比指甲盖大些,像晒干的小豆,茎秆细得能绕手指,雨天采来煎水喝,腰不酸腿不疼的。”
nbsp林砚心头一震——这描述竟与《本草图经》里“湖湘出者”的记载分毫不差!她祖父曾说,金佛山是古“巴渝巫医”的采药圣地,或许藏着与宋代药用淫羊藿血脉相连的品种。此刻,山间的风裹着草木的清香吹来,她仿佛听见青崖深处有细碎的“藿语”,三枝九叶的影子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天人合一,草木有灵,若能找到这株草,定能解开古代淫羊藿品种演化的迷局。”林砚握紧帆布包,踏着沾露的石阶往山上去,一场跨越千年的“藿缘”,就此在金佛山的灵秀中展开。
nbsp上卷·金佛寻藿灵
nbsp第一卷nbsp春崖遇痹证nbsp小豆藿叶显温阳
nbsp春分刚过,金佛山的杜鹃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落在石阶上,像铺了层碎雪。林砚沿着“药农径”往阴坡走,越往上雾越浓,连呼吸都带着湿润的草木气。行至一处岩缝前,她忽然听见压抑的呻吟声,循声而去,见陈阿公正扶着青岩,左腿微微颤抖,裤腿卷起的地方,膝盖红肿得发亮。
nbsp“阿公,您怎么在这里?”林砚急忙上前扶住他。陈阿公叹了口气:“想采点春茶,没成想走快了几步,老毛病又犯了。”他揉着膝盖,眉头皱成一团,“这腿啊,十年前在山上摔过,之后每到春天就疼,阴雨天更甚,贴了膏药也不管用,反倒觉得膝盖里像揣了块冰。”
nbsp林砚蹲下身,指尖轻按陈阿公的膝盖,触感冰凉,再诊他的脉,脉象沉迟无力,舌苔白腻。“阿公,您这是肝肾不足、风寒湿痹。”她解释道,“十年前摔伤后,风寒邪气滞在关节里,春天阳气初升却不足,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两虚,筋骨失养,所以疼得厉害。您说的‘小豆叶草,正好能治这病。”
nbsp陈阿公眼睛一亮:“姑娘也懂这草?我带你去采!”两人往更深的阴坡走,穿过一片箭竹林,终于在岩缝间见到几株青翠的小草——三枝分展,每枝顶生三叶,叶片真如小豆般大小,边缘带着浅浅的锯齿,叶背泛着淡金色的光泽,茎秆纤细却韧劲十足,正是陈阿公说的“小豆叶草”。林砚取出《本草图经》对照,“叶如小豆,枝茎紧细”的描述与眼前的草木完全吻合,她忍不住轻嗅,一股清冽的辛香萦绕鼻尖,“这就是金佛山的淫羊藿!性辛甘温,归肝肾经,能温补肾阳、祛风除湿,正好驱散您关节里的寒邪。”
nbsp她采了几株新鲜的淫羊藿,又从帆布包里取出晒干的杜仲,“杜仲也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与淫羊藿同用,是‘相须配伍,就像两位温阳的勇士,一起把风寒邪气压下去。”两人回到陈阿公的家,林砚将淫羊藿和杜仲加水煎了半个时辰,待药汁温凉后递给陈阿公:“趁热喝,喝完盖被子发发汗,让药力顺着阳气走。”
nbsp陈阿公喝下药汁,不多时便觉得膝盖处有暖意缓缓散开,像有细流在经络里游走;连喝三天后,红肿消了大半,能拄着拐杖在院子里走;第七天,竟能跟着林砚去采春茶了。他拉着林砚的手,指着院角的老梨树:“姑娘,这草的法子,是我爷爷传下来的,他说咱金佛山的‘小豆叶草比别处的管用,只是没几个人知道它的名字。你这书里写的,跟咱老辈人的经验一模一样,真是奇了!”林砚望着《本草图经》上的文字,心中感慨——这便是“实践先于文献”,山民们口传百年的经验,早被宋代医家记入典籍,如今又在金佛山的春崖间,以一株小草的形态,印证了这份跨越千年的默契。
nbsp第二卷nbsp夏雾治湿热nbsp藿配黄柏调阴阳
nbsp夏至时节,金佛山的雨总来得猝不及防,云雾裹着雨水,将山间的草木泡得发亮。林砚住在古镇的客栈里,整日整理淫羊藿的标本,忽闻楼下传来妇人的哭声,下楼一看,见卖布的李婶正抱着腿坐在门槛上,膝盖处红肿得像熟透的桃子,一碰就哭。
nbsp“李婶,您这是怎么了?”林砚递过手帕。李婶抹着眼泪:“前儿个去山上采蘑菇,淋了场雨,回来膝盖就又红又肿,还发烫,夜里疼得睡不着。找郎中开了清热的药,喝了两天,膝盖不烫了,却觉得浑身发冷,连饭都吃不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林砚诊了李婶的脉,脉象濡数,舌苔黄腻中带点淡白,她心中有了判断:“您这是湿热痹痛,兼夹阳虚。夏天‘夏长,金佛山湿气重,雨水里的湿热邪气滞在关节,所以红肿发烫;但您常年在店里织布,久坐伤肾,肾阳本就不足,清热药喝多了,寒上加寒,才会发冷。”
nbsp李婶急得直跺脚:“那可咋办?总不能疼死吧!”林砚笑道:“您别急,金佛山的淫羊藿就能治。它性辛甘温,能温补肾阳,驱散湿邪;但您有湿热,单用它会助热,得配点黄柏。黄柏性寒,能清热燥湿,与淫羊藿同用,温而不燥,清而不伤阳,是‘相畏配伍,正好平衡您体内的寒热。”
nbsp她带着李婶去阴坡采淫羊藿——夏日的淫羊藿长得格外繁茂,叶片比春天时大了些,淡金色的叶背沾着雨水,像撒了层碎金。林砚采了一大把,又在附近找了几株黄柏,“黄柏的树皮要剥老的,药效才足。”回到客栈,她将淫羊藿三钱、黄柏二钱加水煎服,又叮嘱李婶:“煎药时别用铁锅,用砂锅,铁锅性寒,会影响药效。喝完药别再坐在风口织布,多晒晒太阳,夏天的太阳能补阳气,助药力发挥。”
nbsp李婶按此法服药,第一天就觉得膝盖的灼热感轻了,也不那么冷了;第三天,红肿消了大半,能坐在椅子上织布;第七天,疼痛完全好了,连之前的畏寒也没了。她特意给林砚送了块新织的青布:“姑娘,你这方子真神!我问了村里的老中医,他说这是‘寒温并用的道理,咱老辈人也说,夏天治腿疼,得‘又温又凉,原来就是用这两味药啊!”
nbsp
金佛山藿灵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