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羊喜草奇缘:凡尘济世录(上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楔子nbsp秦岭春深草木灵

    nbsp秦岭深处的春,总带着一股子清润的劲儿。正月里的残雪还没褪尽,挂在青杠树的枝桠上,像一串串冻住的银珠,直到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第一缕南风掠过山坳,雪粒才簌簌往下落——落在刚冒芽的蕨类上,化在新抽的茅尖里,连空气都浸着草木的腥甜,像天地在悄悄吐纳,把灵气灌进每一寸土、每一株草里。

    nbsp山脚下的药农常说,秦岭是“南北分野,草木聚宝”的地方。这里的草,跟着四季的节气走:春分一到,阳气往土里钻,草芽就顶着冻土冒头;夏至一过,雨水足,枝叶能铺到半人高;秋分时节,露水生寒,草籽就沉甸甸地结了荚;冬至大雪封山,草根却在土里藏着劲,等来年春阳一照,又能冒新芽——这便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道法,也是老辈人常说的“天人合一”:草木顺着天地的性子长,人若懂了草木的性子,就能从草里寻出治病的宝贝。

    nbsp这年的春,似乎比往年更特别些。山坳里的溪流刚解冻,就有人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不是常见的柴胡苦、当归辛,是带着暖意的甘香,像刚晒过太阳的蜂蜜,混在松针的清苦里,飘在向阳的坡地上。有个白发老药农拄着拐杖去寻,在一片向阳的缓坡上,看见几株三枝九叶的野草,叶片边缘带着浅浅的锯齿,叶背泛着淡绿的绒毛,掐断茎秆,会渗出乳白色的汁液,尝一口,先苦后甘,一股暖意从舌尖顺着喉咙往下走,直抵丹田。老药农眯着眼笑:“这草有灵,是跟着阳气长的,定是能补人的好东西。”只是那时他还不知道,这株被他称作“羊喜草”的野草,日后会牵着两对苦命人的缘分,在凡尘里写就一段济世的传奇。

    nbsp第一卷nbsp良缘难续因无嗣,流落深山叹命薄

    nbsp陕南汉中府的李家村,有对年轻夫妻,男的叫阿山,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女的叫阿秀,手巧心善,绣的帕子在镇上能卖上好价钱。两人成婚三年,感情极好,可阿秀的肚子始终没动静,这在看重子嗣的李家村,成了天大的难事。

    nbsp阿秀的婆婆是个刻薄人,每天对着她唉声叹气,逢人就说:“我家娶了个不下蛋的母鸡,李家要断后了!”村里的闲言碎语也像针一样扎人,有人说阿秀是“石女”,有人说她上辈子造了孽,连阿秀去河边洗衣,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阿秀性子软,每次都躲回屋里偷偷哭,阿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只能劝她:“别听他们的,咱们日子是自己过的。”

    nbsp可日子终究难捱。这年秋收后,婆婆拿着一根麻绳摔在阿秀面前,恶狠狠地说:“要么你自己走,要么我就吊死在你房门口!李家不能断了香火!”阿山想护着阿秀,却被他爹按在地上打:“你个不孝子!为了个不下蛋的女人,要跟家里反目吗?”

    nbsp那天夜里,阿秀攥着阿山的手,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阿山,咱们走吧,离开这里,去哪里都行。”阿山点点头,把家里仅有的两吊钱和几件旧衣服打了个包袱,趁着月色,带着阿秀离开了李家村。他们不知道要去哪里,只听说秦岭山里有牧羊人,能给人找活干,便一路往北走,渴了喝溪水,饿了啃干粮,走了半个月,才走到秦岭深处的一个山坳。

    nbsp山坳里只有几间破旧的土坯房,是牧羊人住的,可那时牧羊人已经转场去了别处,只留下空荡荡的房子和一个漏雨的羊圈。阿山和阿秀只能住在最破的一间,房里连张床都没有,只能铺些干草当床。夜里,山里的风刮得窗户呜呜响,阿秀冻得瑟瑟发抖,阿山把她搂在怀里,轻声说:“等开春了,我就去砍柴卖,给你买件厚棉袄。”

    nbsp可更难的是阿秀的身子。自从离开李家村,她就总觉得身上冷,手脚冰凉,连月经都变得不规律,有时两三个月才来一次,量也少得可怜。阿山想带她去镇上看病,可手里的钱早就花光了,只能去山里采些蒲公英、益母草,煮水给阿秀喝,可喝了也没见好转。有天夜里,阿秀摸着自己的肚子,小声对阿山说:“阿山,是不是我真的不能生?要是我们能有个孩子,就不用这么苦了……”阿山把她抱得更紧,眼眶也红了:“会有的,咱们一定会有孩子的。”只是那时他还不知道,救他们的“宝贝”,正在山坳向阳的坡地上,等着被发现。

    nbsp第二卷nbsp牧羊偶遇观羊性,草叶初尝暖身心

    nbsp转年开春,阿山在山坳里发现了一群迷路的羊,大概有二十多只,有公羊,也有母羊,还有几只小羊羔。阿山想,或许是之前的牧羊人落下的,便把羊赶到漏雨的羊圈里,每天去山里割草喂羊。阿秀的身子好了些,也帮着阿山打理羊群,给羊梳毛、喂水,日子虽然清苦,却多了些盼头。

    nbsp阿山发现,这群羊格外喜欢去山坳东侧的向阳坡吃草。那里长满了之前老药农见过的“羊喜草”,三枝九叶,叶片肥厚。每次把羊赶到坡上,公羊就会抢着啃食那些草,啃完后格外精神,围着母羊打转;母羊也爱啃,没过多久,就有几只母羊怀了羔。阿山觉得奇怪,便问偶尔路过的老牧羊人老周:“周伯,您看这群羊,吃了坡上的草,怎么这么能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老周是个满脸皱纹的老汉,在秦岭里放了一辈子羊,听阿山这么说,便跟着去坡上看了看,一眼就认出了那草:“这是‘羊喜草啊!我年轻的时候就见过,公羊吃了壮筋骨、兴阳气,母羊吃了能保胎,咱们山里的羊,要是能常吃这草,一年能多生两窝羔!”阿山听了,心里一动:羊吃了能生,那……人吃了会不会也有效果?

    nbsp他不敢跟阿秀说,怕让她失望,只是每天割草的时候,特意多割些羊喜草,回家后偷偷煮了水,自己先尝。水是深褐色的,喝起来先苦后甘,没过多久,阿山就觉得身上暖和了许多,之前因为砍柴落下的腰痛,也轻了不少。他心里有了底,这天晚上,才对阿秀说:“阿秀,我发现一种草,羊吃了能生羔,我尝了几天,身子也舒服了,你也试试?”

    nbsp阿秀半信半疑,可看着阿山期待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阿山赶紧去煮水,还特意加了几片生姜——他听老周说,生姜能暖肚子,加在草水里,或许效果更好。这便是中医“七情配伍”里的“相使”:生姜性温,味辛,能温中止呕、引药入经,能帮着羊喜草把暖意送到五脏六腑,尤其是下焦的肾,不会让药劲散了。

    nbsp阿秀喝了第一碗羊喜草水,只觉得一股暖意从肚子里散开,顺着四肢往下走,手脚也不那么凉了。她惊喜地对阿山说:“阿山,我好像真的暖和了!”阿山高兴得像个孩子,每天都给阿秀煮草水,还根据老周的指点,调整采草的时间——春分后采嫩叶,因为这时草里的阳气最足;雨天不采,怕草里沾了湿气,伤了脾胃。

    nbsp喝了半个月,阿秀的手脚就不凉了;喝了一个月,月经也变得规律了;到了第二个月,阿秀早上起来,突然觉得恶心,想吃酸的,阿山赶紧去山里采了些野山

羊喜草奇缘:凡尘济世录(上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