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春秀白术心》(下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燥能祛脾湿,如夏日烈阳。二者相合,恰如人之孝心,既温暖又坚定。其味甘能补,苦能燥,甘苦相济,补而不滞,燥而不伤,正如春秀对婆婆,既有顺从的柔,又有救病的刚。”

    nbsp他还记录了村民们摸索出的“七情配伍”:

    nbspnbsp白术配茯苓,治脾虚水肿(相使,茯苓助白术利水);

    nbspnbsp白术配当归,治妇人产后血虚(相使,当归助白术生血);

    nbspnbsp白术配陈皮,治胃脘胀满(相使,陈皮助白术行气);

    nbspnbsp白术配半夏,治痰湿咳嗽(相畏,白术制半夏之毒)。

    nbsp这些配伍,都离不开“健脾”这个核心,正如春秀的孝心,始终围绕着“救婆婆”这个初心。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就听春秀的故事,学着辨认白术:“叶片带锯齿,根茎白如玉,断面有红点,这就是春秀姑姑变的草。”他们在白术坡上玩耍,从不乱踩乱折,因为长辈说:“这草通人性,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

    nbsp第八卷:结语·赞诗·寸草春晖

    nbsp岁月流转,清溪沟的白术坡,成了川东有名的“孝媳药田”。每年清明,都会有人来祭拜春秀,采一株白术,学习她的孝心;医者们则来考察学习,感悟“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四川通志》记载:“清溪沟白术,因孝媳春秀而显,治脾虚久泻最验,其地民多孝善,盖受其感化也。”

    nbsp如今,白术早已是中医临床上的常用药,“理中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仍在救治着无数脾虚患者。而春秀的故事,也随着这些方剂,流传在医患之间,提醒着人们:用药如做人,需有诚心;医道如孝道,贵在坚守。

    nbsp春秀白术赞

    nbsp巴山深处草含真,孝媳英魂化药身。

    nbsp白质甘温培土气,苦心坚忍救亲人。

    nbsp灶心共煮温脾饮,阳坡长留济世春。

    nbsp莫道草木无情意,寸心能暖九回肠。

    nbsp结语

    nbsp春秀的故事,没有仙神显圣的奇幻,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她用生命诠释了“孝”,也无意中发现了白术的真谛——所谓“健脾燥湿”,不仅是药物的功效,更是人性的写照:用温暖化解寒凉,用坚韧战胜困境。

    nbsp从春秀的口传经验,到陈修园的文献记载;从清溪沟的民间药田,到中医的经典方剂,白术的传承轨迹,清晰地展现了中国传统医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它告诉我们,最伟大的医道,往往蕴含在最朴素的人性中;最珍贵的药材,常常生长在最真挚的情感里。

    nbsp春秀化作的白术,依旧在阳坡上生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用它的甘温与坚韧,继续讲述着一个关于爱与传承的故事,就像那句老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nbsp(全卷终)

    喜欢。

《春秀白术心》(下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