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沙参在常用的方剂之中出现的频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沙参在常用方剂中的出现频率与其“养阴润燥”的核心功效密切相关,尤其在治疗肺胃阴虚证的方剂中尤为突出。以下从经典医籍、现代临床及配伍特点三方面分析其使用频率及规律:

    nbsp一、经典医籍中的出现频率

    nbsp1.nbsp《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汉代)

    nbsp沙参在汉代经典方剂中极少出现,如《伤寒论》高频药物为炙甘草、桂枝、生姜等(出现123次、70次、67次),而沙参未进入前20位。这与汉代方剂侧重“解表散寒、温补阳气”的治法有关,沙参的滋阴特性尚未被广泛应用。

    nbsp2.nbsp《温病条辨》(清代)

    nbsp沙参在温病学派的方剂中高频出现,典型代表为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卷一),用于治疗“燥伤肺胃阴分”。该方以沙参为君药,配伍麦冬、玉竹等,成为温病后期养阴润燥的基础方。此外,沙参在叶天士医案中出现30次,尤其在风温(12次)、温燥(11次)类方剂中应用频繁,体现了温病学派“顾护阴液”的核心思想。

    nbsp3.nbsp《中医方剂大辞典》统计

    nbsp沙参在历代方剂中的总出现频率位居中等偏上。现代临床常用中药饮片排名中,北沙参位列第109位(总处方频率南沙参位列第164位表明其在古今方剂中均占有一席之地。

    nbsp二、现代临床常用方剂中的频率

    nbsp1.nbsp高频使用场景

    nbspnbsp肺阴虚证:如沙参麦冬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养阴清肺汤(含沙参、麦冬、生地),沙参作为核心药物出现频率极高。

    nbspnbsp胃阴虚证:如益胃汤(沙参、麦冬、玉竹)、阴虚胃痛片(含北沙参、麦冬),用于治疗胃炎、糖尿病胃轻瘫等。

    nbspnbsp儿科与肿瘤辅助治疗:沙参在小儿阴虚咳嗽、肿瘤放化疗后阴虚调理方剂中使用频率显着上升,如沙参百部方(百日咳后期)、沙参地骨皮方(阴虚发热)。

    nbsp2.nbsp配伍规律

    nbspnbsp核心搭档:沙参常与麦冬(出现频率第15位玉竹(第155位配伍,形成“甘寒滋阴”组合,如沙参麦冬汤、玉竹麦门冬汤。

    nbspnbsp增效配伍:肺热咳嗽时配川贝母(第130位)、桑白皮(第83位);胃阴不足时配石斛(第120位)、白芍(第5位)。

   &nbs

沙参在常用的方剂之中出现的频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