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恒山芪缘:仙凡医道传》上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虎辨认药材的生长时辰:“春采叶,夏采花,秋采根,冬采果,这是顺应草木的阴阳之气,药性才最足。”

    nbsp一日,村东头的李大叔来了,说他家小子总爱尿床,夜里盗汗,人也瘦得像根柴。十虎正愁不知用什么药,芪娘在一旁听了,说:“这是肾气不足,脾气虚弱。用黄芪配山药、莲子炖汤,连喝半月试试。”十虎记下了,采来药材送到李家。过了几日,李大叔特意来道谢,说孩子夜里不尿床了,脸色也红润了些。

    nbsp十虎这才知,芪娘的医术竟这般高明。他看着窗台上日渐茁壮的黄芪,忽然明白,这草,这姑娘,或许都不是寻常之物。

    nbsp第三回nbsp山民染时疫nbsp芪香渡难关

    nbsp春暖了,恒山的积雪消融,溪流潺潺,带着草木的清香汇入山涧。王家峪的村民忙着春耕,十虎却比往常更忙——他跟着芪娘学认药草,记下了不少治病的方子,乡邻们有个头疼脑热,都爱来找他。

    nbsp芪娘的身子早已痊愈,她常跟着十虎上山,教他辨认黄芪的生长地:“你看,这草喜阳耐旱,多生在向阳的山坡,土壤要疏松,若是黏土里长的,根就小,药性也弱。”她还教他采挖的规矩,“须得用骨刀顺着根须挖,不能伤了主根,挖完要把土填回去,洒些草木灰,来年才好再长。”十虎一一记下,心里越发觉得,这看似简单的采草药,藏着多少与天地相处的智慧。

    nbsp可谁也没料到,一场灾难正悄悄逼近。入夏后,连日阴雨,山里的湿气弥漫到村里,不少人开始上吐下泻,浑身乏力,连村里的老郎中也染了病,说是“暑湿霍乱”,开了方子却不见效。

    nbsp最先倒下的是张阿婆,她本就有咳喘的老毛病,染病后上吐下泻,不到两日就脱了形,气若游丝。她儿子急得直哭,跪在十虎门前求他想想办法。十虎赶紧去问芪娘,芪娘皱着眉说:“这病是湿热伤了脾胃,耗了正气。光清热利湿不行,还得补气固脱,不然人就撑不住了。”

    nbsp“那用什么药?”十虎急道。

    nbsp“黄芪配白术、茯苓。”芪娘语速极快,“黄芪补气健脾,白术燥湿,茯苓利水,三药同用,既能祛湿,又能固住正气。快去采药,我来配药。”

    nbsp十虎抄起药篓就往山里跑。雨还在下,山路湿滑,他摔了好几跤,膝盖磕出了血也顾不上。他记得芪娘说过,白术长在林下阴湿处,茯苓是松树根上的菌类。他在松林里扒开腐叶,果然找到了几大块茯苓,又在溪边的灌木丛里采到了白术。等他背着药篓回家时,浑身已湿透,像只落汤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芪娘早已生好了火,见他回来,赶紧接过药篓,又拿了干净的布给他擦脸。“快歇歇,我来炮制。”她将黄芪切片,用蜜炙过,白术炒至微黄,茯苓去皮切块,然后按比例配好,分成小包,让十虎送去给患病的乡邻,“每包加水煎,温服,一日三次。”

    nbsp张阿婆喝了药,当天就不吐了,夜里能安稳睡上一觉。接着,村里患病的人都喝了这药,三天后,吐泻渐渐止住,精神也慢慢好了起来。大家都说是十虎救了村子,十虎却挠着头说:“是芪娘的方子好。”

    nbsp芪娘站在院子里,看着那株已移栽到地里的黄芪,它在雨里舒展着叶片,仿佛也在为村民们欣慰。“这病来得凶,是因为今年气运属土,湿气太盛,脾土受困。”她轻声对十虎说,“人与天地相应,气运流转影响着疾病,用药得顺着天地的规律,才能药到病除。”

    nbsp十虎似懂非懂,却记住了“人与天地相应”这句话。他看着芪娘被雨水打湿的鬓发,忽然觉得,有她在身边,再大的难关也能闯过去。

    nbsp第四回nbsp月下结情愫nbsp医道传乡邻

    nbsp时疫过后,王家峪的村民对芪娘越发敬重。孩子们总爱围着她,听她讲山里的草木故事;妇人们常来请教调理身体的方子;就连村里的老郎中,也特意来跟芪娘探讨医理。芪娘从不推辞,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把一些常用的方子写在桑皮纸上,贴在村口的老槐树上,让大家照着用。

    nbsp十虎看在眼里,心里既佩服又欢喜。他每日上山,除了打猎,就是采些芪娘说的药材,回来后帮她炮制:麻黄要去根节,甘草得蜜炙,地黄需酒蒸……他学得认真,芪娘教得仔细,两人常常在院子里忙到月上中天。

    nbsp这日是中秋,山里的月亮格外圆,像个银盘挂在恒山的峰尖上。十虎打了只野兔,芪娘做了几个小菜,还炖了一锅黄芪山药鸡汤,香气飘满了小院。“尝尝这个。”芪娘给十虎盛了一碗汤,“黄芪补气,山药健脾,秋日干燥,正该补补。”

    nbsp十虎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散开,直抵四肢百骸。“芪娘,”他放下碗,鼓起勇气说,“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看你懂这么多药草,不像寻常人家的姑娘。”

    nbsp芪娘握着汤碗的手顿了顿,月光照在她脸上,一半明亮,一半朦胧是恒山的山神派来的,守护山里的草木。”她轻声说,像是在说一个秘密,“那日我在山中巡查,见有人设下虎夹,想捕那护山虎,我去阻止,却被风雪所伤,多亏你救了我,也救了那株黄芪——它是我的灵根所化。”

    nbsp十虎愣住了,他虽猜到芪娘不一般,却没想过她竟与山神有关。“那你……还会走吗?”他声音有些发紧。

    nbsp芪娘抬头看他,眼里映着月光,闪闪烁烁:“我本应守着山林,可在这里待了这些日子,见你们善待草木,用医道救人,觉得……人间也很好。”她低下头,声音轻得像叹息,“只是仙凡殊途,我若久留,怕是会触犯天条。”

    nbsp十虎心里一紧,猛地抓住她的手:“不管什么天条,我只知道,有你在,这里才像个家。”他的手掌粗糙,却带着暖意,芪娘的手微微一颤,没有抽回。

    nbsp月光洒满小院,那株黄芪在夜风里轻轻摇曳,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着银光。芪娘看着十虎真诚的眼睛,忽然笑了,那笑容比月光还温柔:“若能留下,我想把医道传给大家。让这山里的草木,都能为百姓治病。”

    nbsp从那以后,两人便成了心意相通的知己。芪娘教十虎更深的医理:如何根据五行生克来配伍药材,如何看四时六气来预防疾病,如何从脉象里辨出阴阳盛衰。十虎学得快,更擅长将这些道理用在实际中——邻村的王大嫂产后缺乳,他用黄芪炖猪蹄,三日后乳水就足了;镇上的李掌柜患了消渴症,多饮多食却日渐消瘦,芪娘让他用黄芪配知母、葛根,连服三月,竟好了大半。

    nbsp这些病案渐渐传开,连恒山周边的县城都有人来找他们看病。十虎总说:“是芪娘教得好。”芪娘却笑着说:“是十虎有悟性,能把医理用到生活里。”

    nbsp秋去冬来,恒山又落了雪。院子里的黄芪已长得有半人高,根须在土里扎得很深。芪娘看着它,忽然有些忧虑:“十虎,我的灵根在这里扎得越深,与人间的牵绊就越重,怕是……天庭很快就会知道了。”

    nbsp十虎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不管什么来,我都护着你。”他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云层之上悄然酝酿。

    nbsp(上卷完)

    喜欢。

《恒山芪缘:仙凡医道传》上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