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麻黄入药部位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现代药理理作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麻黄在中药中以干燥草质茎为主要入药部位(《中国药典》规定),其根(麻黄根)虽也可入药,但功效与茎相反(茎发汗,根止汗),二者成分和作用差异显着。以下分别从入药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现代药理作用三方面说明:

    nbsp一、主要入药部位

    nbsp1.nbsp麻黄草质茎:临床最常用,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nbsp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nbspequisetina)或中麻黄(Ephedranbspintermedia)的干燥草质茎,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nbsp2.nbsp麻黄根:为上述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功效为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成分与茎完全不同,需单独区分。

    nbsp二、入药部位(草质茎)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

    nbsp麻黄草质茎的核心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其次含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等,其中生物碱是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

    nbsp1.nbsp主要有效成分

    nbspnbsp麻黄碱(Lephedrine):含量最高(约占总生物碱的60%~80%),是麻黄的标志性成分,也是发挥发汗、平喘、升压等作用的主要物质。

    nbspnbsp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含量次之(约占总生物碱的20%~30%),利尿作用较强,对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作用显着。

    nbspnbsp其他生物碱:少量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等,作用与麻黄碱类似,但强度不同。

    nbspnbsp挥发油:含松油醇、樟烯、茴香醚等,具有一定解热、镇痛作用。

    nbsp2.nbsp成分含量标准

    nbsp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麻黄草质茎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总量不得少于以干燥品计)。不同品种的含量存在差异:

    nbspnbsp草麻黄:麻黄碱含量较高(约1.3%~1.8%),伪麻黄碱约0.2%~0.5%;

    nbspnbsp木贼麻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可达2.0%以上),其中麻黄碱占比高;

    nbspnbsp中麻黄:总生物碱含量稍低(约1.1%~1.5%),伪麻黄碱占比相对较高。

    nbsp三、现代药理作用(基于草质茎成分)

    nbsp麻黄的药理作用主要与生物碱(尤其是麻黄碱、伪麻黄碱)相关,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以下作用:

    nbsp1.nbsp对呼吸系统的

麻黄入药部位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现代药理理作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