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芎藭品汇》上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nbsp那年冬天,山里来了队商队,有个商人从马上摔下来,磕破了头,昏迷不醒。随行的郎中束手无策,老马倌取来马衔芎藭,配伍当归、红花,捣烂了敷在伤口,又煮了药汤撬开商人的嘴灌进去。半夜里,商人哼了一声,醒了过来,说:34;我梦见有股香味领着我,从黑胡同里走出来了。34;郎中看着芎藭,若有所思:34;这草的香气,竟能通神窍。34;

    nbsp第三回nbsp风邪侵村落nbsp芎气破巅疾

    nbsp玄圃山下的村落,依着一条叫34;龙须河34;的溪流而建。那年是风运太过,从立春到谷雨,刮了三个月的西风,吹得河岸的柳树都往东边倒。村里的人开始头痛,先是小孩,后来是老人,痛起来像有无数根针在太阳穴里扎,有的还伴着眼睛发花,耳朵嗡嗡响。

    nbsp村医王老头翻遍了祖传的医书,用了防风、白芷,都不管用。他看着躺在床上哼哼的孙子,急得直搓手。老马倌听说了,背着半篓马衔芎藭找上门:34;试试这个,治马的头痛管用。34;王老头半信半疑,取了三钱芎藭,配了些荆芥,煮了碗药汤给孙子喝。半个时辰后,孙子说头不那么疼了,能坐起来吃块糕了。

    nbsp王老头眼睛一亮,又取芎藭三钱,配伍细辛一钱、薄荷五分,给村里的病人喝。果然,喝了药的人大多头痛减轻,只是有个老妇人,喝了药却觉得心慌。王老头去看了,发现老妇人平日里总气短,便说:34;芎藭辛散,耗气,虚人得加补气的。34;于是在药里加了黄芪,老妇人再喝,便安稳多了。这事让王老头记在心里,在药书的空白处写下:34;马衔芎藭,辛温,上行头目,治头痛,虚人忌单服。34;

    nbsp他还发现,这芎藭的药性跟着时辰变。辰时(上午七至九时)采的芎藭,煮水喝了头清目明;申时(下午三至五时)采的,治跌打瘀血更见效。原来辰时属土,芎藭得土气最厚,能载药上行;申时属金,金能破瘀,故活血之力更胜。有个樵夫砍柴时被树枝砸到头,瘀血紫了半边脸,王老头用申时采的芎藭配蒲黄,捣烂敷在脸上,三日便消了肿。

    nbsp村里的私塾先生见王老头用芎藭治好了许多头痛,便问:34;这草为何偏能治头上的病?34;王老头指着芎藭的茎秆,它总是向上长,哪怕长在崖壁,也会拐着弯往天上钻:34;你看它,一心往上长,药性自然也往头上走。34;先生点点头,取来笔墨,在纸上写了个34;芎34;字:34;上为39;穴39;,下为39;弓39;,穴在头上,弓能射箭,这字就像它的药性,能直射头顶啊。34;

    nbsp第四回nbsp四季观芎性nbsp五味藏玄机

    nbsp王老头有个徒弟,叫阿明,心思细,跟着师父学认药,总爱蹲在芎藭地里看。他发现这芎藭的性子,竟和四季的五运六气丝丝入扣。

    nbsp春分那天,阿明见芎藭刚抽的新芽带着紫晕,掐一点尝尝,辛味里带着微甘。他想起师父说的34;春属木,木能生火,甘能缓辛34;,原来春天的芎藭,借着木气,把辛燥的性子收了些,适合用来治小儿的轻微头痛。有户人家的娃娃总爱揉太阳穴,阿明取春芽煮水,加了点冰糖,娃娃喝了几日,便不揉了。

    nbsp夏至的芎藭最泼辣,叶片长得像把小扇子,摸上去有些扎手。阿明采了根须闻,辛味里带着股焦香,这是受了火气的熏染。师父说:34;夏火当令,芎藭得火气最足,治风寒头痛最见效。34;村里有个妇人,月子里受了风,一到阴雨天就头痛如裂,阿明用夏采的芎藭配艾叶,煮水让她熏头,再喝一碗药汤,三次便好了。

    nbsp秋分的芎藭开始结籽,细碎的白花谢了,长出一串串绿珠似的果实。这时挖的根,断面的纹理像锦缎,辛味里带着微苦。阿明记得34;秋属金,金能润燥,苦能泻火34;,用秋根治风热头痛,效果最好。有个书生赶考路上中暑,头痛得读不了书,阿明用秋芎配菊花,煮了碗药茶,书生喝了,当天就能提笔写字。

    nbsp冬至的芎藭,茎叶枯成了黄草,根埋在红壤里,像个圆鼓鼓的拳头。阿明跟着师父挖出来,闻着辛香里带着点咸涩,这是藏了冬水的滋味。34;冬属水,水能养肾,咸能入肾34;,师父说,34;冬藏的芎藭,不光治头痛,还能温肾,治妇人痛经。34;村里有个姑娘,每月来月事都腹痛难忍,师父用冬芎配益母草,让她煎水喝,半年便好了。

    nbsp阿明把这些都记在《药草笔记》里:34;芎藭四气属温,五味含辛、甘、苦、咸,辛能散风,甘能和中,苦能泻火,咸能入肾。春采治头风,夏采散寒邪,秋采清湿热,冬采温经血。34;他还发现,芎藭和有些草药在一起,性子会变。配白芷,治头痛如神;配黄连,能解风火牙痛;配熟地,又能补气血——这便是34;七情34;里的34;相须相使34;。

    nbsp有次阿明给一个气血虚的老人治头痛,用了芎藭配人参,老人说头不疼了,身上也有力气了。师父笑着说:34;这就叫39;辛散配甘补,攻补两相宜39;。34;阿明看着窗外的芎藭丛,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说:我的药性,不在名字里,而在四季的风里,在配伍的妙里,在每一个需要我的病痛里。

    nbsp(上卷终)

    喜欢。

《芎藭品汇》上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