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药韵:放翁诗药疗民瘼》下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游在茅屋里待了很久,念了一首又一首诗,都是写山里的好:写春笋冒尖,写秋果挂枝,写孩子们在溪边放风筝......老妇的哭声渐渐停了,眼里有了点光,竟能坐起来听了。
nbsp临走时,陆游留下足够的川芎、白芷,还有些碎银子:34;先给孩子治腿,药按时喝,我过几天再来看你。34;他又把诗稿贴在墙上,34;想不开时,就看看这些字,它们都是山里的精气神。34;
nbsp三天后,陆游再去,老妇竟能下床烧火了。她指着锅里的药汁说:34;陆官人,您的诗比柴火还暖,喝药时想着您念的39;暖阳39;,心里就不冷了。34;孙子坐在灶边,手里拿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字,像在学诗里的笔画。
nbsp陆游看着这一幕,心里暖烘烘的。他忽然懂得,川芎能驱散的是风寒,而诗能驱散的是绝望。这深谷里的茅屋,因为有了药香和诗声,竟也有了生气,像寒冬里冒出的一点绿芽。
nbsp第八回:放翁悟诗药道,山村传唱美名扬
nbsp腊月的山阴,飘起了碎雪。陆游的茅庐里,生着旺旺的炭火,药罐在火边咕嘟作响,煮着川芎、白芷,准备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阿福在案上抄写诗稿,墨香混着药香,像酿了坛好酒。
nbsp34;先生,您这诗越写越有药味了。34;阿福举着刚抄好的《山阴施药杂咏》,34;您看这句39;诗如芎芷能通窍,不疗膏肓疗俗心39;,说得真好!34;陆游接过诗稿,放在火边烤干墨迹:34;人活一世,谁没点39;俗心39;?计较得失,抱怨冷暖,攒多了就成了病。这诗啊,就像把小梳子,能把这些缠成结的心思梳开。34;
nbsp正说着,院外传来喧闹声。推开门,见虎娃带着十几个孩子,举着松枝扎的火把,站在雪地里。34;陆爷爷,我们给您送年礼!34;孩子们往院里涌,竹篮里装着野栗子、干蘑菇,还有束冻得硬邦邦的川芎花——是从石缝里刨出来的,蓝紫色的花瓣上还沾着雪。
nbsp34;陆爷爷,您的诗我们都会背了!34;虎娃站在台阶上,挺起小胸脯,大声念道:34;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34;其他孩子跟着念,声音像雪地里的雀鸣,清亮得很。陆游笑着摸出麦芽糖,分给每个孩子:34;你们这念诗的声,比药罐里的川芎还提神!34;
nbsp雪越下越大,孩子们的笑声却把寒意都赶跑了。陆游站在廊下,看着他们举着火把跑远,火把的光在雪地里拖出长长的影,像串流动的诗行。阿福在身后说:34;先生,您看,您的诗和药,都长在山民心里了。34;
nbsp陆游望着漫天飞雪,忽然想起年轻时在蜀地的岁月,那时总想着34;致君尧舜34;,却落得34;一身报国有万死34;。如今归田种药、写诗,看似平淡,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踏实——这川芎、白芷能解乡邻的痛,这诗能暖他们的心,原来34;报国34;未必在朝堂,也在这山村的烟火里。
nbsp他转身回屋,添了块炭,药罐里的香气更浓了。提笔在纸上写下:34;此生何幸住山阴,药圃诗田两寸心。芎芷能消头上痛,数行聊慰世间吟。34;墨迹在火光中慢慢干了,像颗落在雪地里的种子,藏着春的消息。
nbsp赞诗
nbsp山村冬雪落茅庐,药罐诗笺共暖炉。
nbsp不用金针开盲聩,且将诗句代芎珠。
nbsp三煎白芷驱寒疾,一曲清吟解俗愚。
nbsp最是放翁真意切,药香诗韵满乡途。
nbsp结语
nbsp陆游晚年的山村岁月,因川芎、白芷与诗而温暖。他以药治身,以诗疗心,将文人的雅致与医者的仁心融于一体,让34;芎芷辈34;的辛香与诗行的墨香,在山阴的溪畔、谷间流转。那句34;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34;,看似幽默,实则藏着深刻的智慧——真正的疗愈,从来不止于躯体的康健,更在于心灵的通达。
nbsp山民们或许不懂34;诗教34;的大道理,却懂得陆游的诗能让他们34;心里亮堂34;;他们或许分不清34;行气34;与34;祛风34;,却知道他的药能让头痛减轻。这种朴素的信任,让药草与诗句都有了温度,成为穿透苦难的力量。正如山阴的溪水,虽浅却能润田;山间的草木,虽微却能治病——最动人的智慧,往往就藏在这烟火与诗韵交织的日常里。
nbsp尾章
nbsp许多年后,陆游的茅庐早已湮没在荒草里,但山阴的山民仍记得,有位陆官人,带着药香和诗声走过溪畔、山谷。他们种川芎、白芷时,总会念叨几句他的诗;谁家有头痛脑热,除了煎药,还会让孩子念首34;陆官人的诗34;。
nbsp有人说,山阴的川芎比别处的香,因为吸了诗的墨气;山阴的溪水比别处的甜,因为泡过诗的韵脚。而那些流传下来的诗句,像一粒粒种子,落在山间田头,落在百姓心头,长出一片新的绿意——那里,有药香,有诗声,有寻常人对生活的热望,生生不息,一如当年陆游药圃里,迎着风雪生长的芎芷。
喜欢。
《山阴药韵:放翁诗药疗民瘼》下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