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夏长·暑气蒸腾参气旺(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折nbsp龙火炼性参气旺

    nbsp处暑前夜,东狮山的雾霭呈现出罕见的七彩流光。太子参田上空,暑气凝成的金红色幔帐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形如龙鳞的紫色云霞。当第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整片参丛的茎秆突然通体透亮,如万千支琉璃笛并列,茎秆表面的细孔渗出珠状液滴,在月下凝结成“暑气已消,秋金当令”的古篆。老秀才夜观天象,见北斗七星的“玉衡”星直指参田,星光与参丛精气交融,形成一道贯穿天地的金色光柱,光柱中隐约可见龙太子与朱标对弈的身影,棋盘竟是由五行参根拼成。

    nbsp更奇的是参根在地下的蜕变。陈九公掘开三寸土层,发现原本分散的根须已聚成八宝形状——每株参根旁都伴有珍珠状的菌菇、玉色的苔藓、火焰形的芝草、珊瑚状的须根、琥珀色的露珠、翡翠般的石子、黄金样的砂砾、白银质的矿晶,恰似《瑞应图》中“上药成时,八宝自现”的征兆。参根表面的金色环纹此刻已化作完整的《河图》图案,白点为阳,黑点为阴,五五相得而各有合,对应着“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的医理。

    nbsp老秀才带领村民举行收参前的“祭土”仪式时,发生了惊天奇观。当青赤黄白黑五色彩旗按五行方位插定,参丛中突然飞出无数金箔,每片金箔上都刻着《伤寒论》的要诀,金箔排列成阵,在空中组成“夏气渐收,秋金将旺”的巨幅符箓。而地下的参根同步发出共鸣,根须摩擦土壤的声响竟形成《黄帝内经》“秋三月,此谓容平”的吟诵,声波震得周边的枫叶提前转红,叶脉纹路化作清晰的经络图。

    nbsp此时的太子参,已完成夏日药性的终极蜕变。老秀才取初夏与盛夏的参根对比:初夏参根断面如霜雪,质地松泡,切开时有寒气溢出;盛夏参根断面如蜜蜡,质地坚实,切开后有温气升腾。更妙的是药性测试——将盛夏参根置于烈火上炙烤,非但不焦,反而渗出晶莹油珠,油珠遇火化作白气,竟将火焰压下三分,这正是“以温制火,火反生土”的奇观;而初夏参根遇火则迅速炭化,恰如“稚阳不耐灼”。

    nbsp朱标古墓在秋夜呈现出别样异象。满月时分,墓顶枯萎的参叶突然聚成光茧,光茧破裂时飞出一只金纹巨蝶,蝶翼上刻着“养血生津”四个篆字。老秀才追着蝴蝶进入墓室,见石椁四周的参根已长成龙首形状,根须缠绕着石椁上的“明”字,将原本的“日”“月”二字转化为“阳”“阴”二气——日旁参根吸足夏火,呈赤红色;月旁参根聚满龙精,呈水蓝色,阴阳相济,恰如太子参“补气阴而不助热”的药性写照。

    nbsp当第一阵秋风扫过参田,枯萎的茎秆化作万千金箔,上面刻着《血证论》的要诀。村民们按老秀才指点采收参根,发现酉时(傍晚)采收的参根会渗出红色液汁,状如龙血,这正是“秋属金,金旺则血充”的印证;而卯时(清晨)采收的参根则渗出白色液汁,恰似“金生水”的体现。最神奇的是中央土位的参根,采收时竟发出龙吟,根须自动盘成“戊己”二字,与老秀才腰间的玉尺遥相呼应。

    nbsp处暑日正午,老秀才将盛夏参根供奉于药案。参根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光晕中浮现出龙太子的虚影。龙太子爪捧参根,对老秀才言道:“吾以龙精化参,借夏火炼去燥性,留得清灵,

第二卷 夏长·暑气蒸腾参气旺(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