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秋收卷:金风肃降参膏凝(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回nbsp本草笺注藏金道nbsp天人相参写妙篇

    nbsp秋夜三更的紫金山顶,浑仪的窥管突然迸出银芒,那光芒穿透客店窗棂,在李时珍的宣纸上投下蝌蚪文。他握着狼毫的手刚触及纸面,砚台里的松烟墨竟泛起汞光,墨汁如活物般凝成三枚古篆——上为34;太34;,中作34;白34;,下成34;金34;,齐齐跃入34;太子参34;三字的撇捺间。当34;味甘微辛,性润而清34;八字落定,宣纸突然渗出金露,将34;润34;字晕染成银杏叶纹,而34;清34;字的三点水旁竟爬出细小的参须,沿着纸纹钻入34;肺经34;二字的笔画缝隙。

    nbsp写到34;入手太阴肺经34;时,案头的《难经》突然自动翻开,书页停在34;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主藏魄34;篇,文字间渗出与太子参膏相同的清润之气。更奇的是,书中34;肺主皮毛34;四字下的纸面泛起霜花,竟有股细流从文字中涌出,顺着桌沿流入药篓,将其中的太子参根须滋润得重新焕发生机——那些干瘪的须根遇水后竟长出新的金箔结节,恰如肺泡的新生。他想起白日秋神所言34;金运炼膏34;之理,提笔在旁补注:34;秋参得兑卦之金,乾卦之清,故能清金润燥,其根中膏凝如蜡,乃太白金星之精所化。34;

    nbsp砚台里的墨汁忽然分成六股,分别对应燥、火、风、湿、寒、暑六气。李时珍以指蘸墨,在纸侧画出本年气运图:34;大运金,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少阴君火34;,字迹刚落,纸上的金火二纹便交融成太极图,而太子参的图谱竟随之变换——根色转银为金运所化,断面浮现金纹是土气承之,这恰如《运气学说》中34;金旺则土虚,土虚则金无所制34;的制化之理。此时窗外的太子参群落突然发出银光,草叶脉络与纸上的肺经图形成共振,每片叶背的白霜都亮起肺经穴位的光点。

    nbsp记录药物七情时,他刚写下34;与百合相须34;,药篓里的百合便自动滚向太子参,两者相触处腾起淡紫色的雾气,如琴瑟和鸣——雾气中隐约可见白衣女子与银须童子对舞,正是金气与秋露的化身;写下34;与皂荚相反34;时,邻店的皂荚树突然从中折断,断口处渗出黑色黏液,黏液落地凝结成骷髅状,与太子参膏的清润之气形成鲜明对比。这刹那的感应让他彻悟:药物间的生克并非人为规定,而是天地五行之气的自然吸引与排斥,恰似月相盈亏、潮汐涨落。

    nbsp当最后一笔落在34;止咳定喘34;时,紫金山顶的星辰忽然连成一线,形成完整的肺脏星象图。李时珍推开窗,见漫山的太子参都在月光下轻轻摇曳,草叶上的白霜折射出《本草纲目》的文字雏形——那些文字并非墨写,而是由无数细小的参膏珠组成,每个字符都对应着人体的一个肺经穴位:云门为肺经起点,少商为肺经终点,中府、尺泽等穴依次排列,恰如天成的针灸图谱。他知道,此刻笔尖流淌的不仅是药物特性,更是天地以秋金之气为墨,在草木中书写的肺脏秘要,而太子参根中的金纹,正是贯通天人的密码。

    nbsp此时砚台里的墨汁突然沸腾,溅出的墨滴在窗纸上绘出奇幻图景:太白金星化作白衣仙翁,手持玉钺剖开患者肺脏,太子参膏如银河流淌其中,将焦枯的肺泡滋润成琉璃状;而紫金山下的白金矿脉与天上星象相连,形成巨大的炼丹炉,太子参在炉中吸收日月精华,炼成可医秋燥的琼浆。李时珍望着这异象,忽然明白《内经》34;人与天地相参34;的真义——眼前的本草笺注,早已超越文字范畴,成为天地大化在纸上的显影。

    nbsp第六回nbsp金气肃降仙迹显nbsp紫参凝霜待冬藏

    nbsp立冬前夜的子时,紫金山顶的积云突然裂成白虎形状,那白虎的瞳孔中迸出的银光,将太子陵墓前的参丛照得通明。李时珍拨开枯萎的草茎,见前日还蜜蜡色的太子参茎秆已转成水晶色,叶片边缘的白霜聚成六瓣雪花状——六为水数,恰合《河图》34;天一生水,地六成之34;的玄机。而根中的膏体不知何时已凝结成琥珀,在月影中透出虹光,光带里流动的金红二色细流,正是秋金与夏火的余气在进行最后的交融。

    nbsp34;先生看参根的金纹!34;王小栓扒开冻土,惊得捂住口鼻。只见参根周围的须根竟长成银丝网络,网络节点缀着细小的金箔,在土中组成完整的呼吸系统图谱——主根如气管,侧根似支气管,须根若肺泡,而金箔结节恰好对应肺经的中府、云门等穴。更奇的是主根内部,羊脂玉般的膏体已化作水晶状,里面的金红细流正按十二时辰的节律旋转,子时金流下沉化水,午时红流上升化气,俨然一座微型的天地运行模型。

    nbsp子夜时分,西方太白金星突然爆裂出银芒,化作万千白虎虚影扑入参丛。每只白虎虚影触到参根时,都化作一滴金露渗入膏体,瞬间将水晶状的参根染成琉璃色,而根中的金红细流竟组成《黄庭经》34;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34;的图解。此时古柏中传出山神的声音:34;秋收将尽,金气归水,此草正以膏凝炼冬精,其根中琉璃体,乃太白金星与辰星交汇之精所化。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他伏地细察,见参根与土壤接触处形成层薄如蝉翼的水膜,膜上布满细孔,正随着北斗七星的运转而张合——斗柄指北时吸入土中的水气,斗柄指南时排出残留的金气。这让他想起《周易参同契》34;金来归性,水去求情34;的丹道要诀,原来太子参在秋冬之交,正以自身为鼎炉,将秋日吸收的金运之气炼化为冬藏的水精。当第一阵冬风掠过,参丛中竟传出编磬之声,那是根中膏体相击发出的羽音(羽属水),与远处江面上的更鼓声形成六律共鸣。

    nbsp34;此草已具冬水之性。34;白衣老者的身影在月光中若隐若现,秋神蓐收此刻已换上玄色冬袍,袍角绣着辰星纹样,手中玉钺化作冰如意,刃口流淌着银河般的光带。34;观其形:茎化水晶,应冬水之澄澈;根生琉璃,合肾经之闭藏;膏凝琥珀,符立冬之密固。今岁金运余烈未消,故其性润而不寒,既能清肺中余燥,又可滋肾阴以固根本,恰合《伤寒论》39;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39;的逆从之理。34;说罢冰如意点向参根,根中竟射出光束,在地面投出《难经》34;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34;的全息图解,图中太子参的根须如银线般缠绕肾脏,膏体则化作琼浆灌溉肾窍。

    nbsp更惊人的是黎明前的异象:整座紫金山的太子参突然通体发光,根须在地下连成巨大的肾脏图案,而根中的膏体则聚成无数微型太极,恰似肾中水火的平衡。李时珍内视己身,见自己的肾经与参丛的光脉相连,随着呼吸吐纳,参根中的水精化作蓝气,沿肾经上行至命门,温润被秋燥耗伤的肾阴。此时东方泛起鱼肚白,参丛的银光渐渐收敛,根中膏体化作露珠坠入土中,完成了从34;秋收34;到34;冬藏34;的药性转换——那些露珠落地时竟在冻土上砸出小坑,坑中隐约可见明年春芽的雏形。
第三卷 秋收卷:金风肃降参膏凝(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