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夏长卷:骄阳炙烤药性明(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性,更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人身气血的奥秘,而笔尖流淌的,正是太子参借夏火之力打通的天人通道。

    nbsp第七回nbsp长夏将尽仙迹显nbsp紫参凝露待秋藏

    nbsp处暑夜漏初下,紫金山顶的积云突然裂开缝隙,银灰色的月光如瀑布般倾泻在太子陵墓前的参丛上。李时珍拨开渐枯的草茎,见前日还赤红油亮的太子参茎秆已转成琥珀色,叶片边缘泛起霜花般的白边,而叶下珠串不知何时已凝结成冰晶,在月影中透出淡淡的金芒——那是秋金之气开始主导的征兆,恰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34;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34;。

    nbsp34;先生看根须!34;王小栓扒开红土,惊得手指发颤。只见参根周围的须根竟长成丝弦状,根须末端缀着细小的金片,在土中组成完整的肺经经络图。更奇的是主根表面,原本赤白相间的纹路已化作云锦状的金纹,纹路上清晰地刻着34;秋34;字的古文写法,每笔都由无数细小白点组成,恰似肺脏的肺泡结构。李时珍轻触参根,顿感一股清凉之气从指尖沿肺经上行,在云门穴处化作白露般的津液。

    nbsp子夜时分,东南方的天市垣突然亮起新星,其轨迹竟如太子参的根须般蜿蜒。李时珍忽见陵墓鸱吻上落下只三足金乌,鸟喙衔着的玉瓶中盛满淡金色的粉末,粉末撒在参丛上,瞬间将枯萎的叶片染成翡翠色,而叶下的冰晶珠串竟渗出蜜汁,在地面聚成34;白露34;二字。此时古柏中传出山神的声音:34;长夏将尽,火运渐消,金气始生,此草正以珠露炼秋精。34;

    nbsp他伏地细察,见参根与土壤接触处形成层薄如蝉翼的金膜,膜上布满细孔,正随着呼吸般张合——吸气时吸入土中的金气,呼气时排出残留的火毒。这让他想起《周易参同契》34;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34;的丹道要诀,原来太子参在夏末秋初,正以自身为鼎炉,将夏日吸收的火运之气炼化为秋收的金精。当第一阵秋风掠过,参丛中竟传出丝竹之声,那是根须金片相击发出的商音(商属金),与远处江面上的渔歌声形成共鸣。

    nbsp34;此草已具秋金之性。34;赤衣老者的身影在月光中若隐若现,夏神祝融此刻已换上金边白袍,手中火尺化作玉如意,34;观其形:茎化琥珀,应秋金之透明;根生金片,合肺经之收敛;珠凝白霜,符白露之节气。今岁火运余烈未消,故其性凉而不寒,既能清余热,又可润肺阴,恰合39;秋伤于湿,上逆而咳39;的治则。34;说罢玉如意点向参根,根中竟射出光束,在地面投出《难经》34;肺主气,司呼吸34;的图解。

    nbsp更惊人的是黎明前的异象:整座紫金山的太子参突然通体发光,根须在地下连成巨大的肺形图案,而叶尖的白霜则聚成无数微型华盖,恰如人体肺脏的支气管树。李时珍内视己身,见自己的肺经与参丛的光脉相连,随着呼吸吐纳,参根中的金精化作白气,沿肺经上行至咽喉,润泽被暑热灼伤的黏膜。此时东方泛起鱼肚白,参丛的金光渐渐收敛,叶上白霜化作露珠坠入土中,完成了从34;夏长34;到34;秋收34;的药性转换。

    nbsp当第一片梧桐叶坠落在参丛中时,李时珍药篓里的太子参发出细微的嗡鸣。他知道,这些经历了雷火淬炼的灵草,已将夏日的火运之气转化为秋金的清肃之力,根中的琼浆正凝结成膏,等待着秋分后的采收。此刻他望向紫金山巅,见心宿二的光芒已转柔和,而西方的太白金星(金星)正冉冉升起,与太子参根中的金片遥相呼应——这天地间的药性轮回,恰如日月更迭,生生不息。

    nbsp夏长卷结语

    nbsp夫夏者,天地之礼也,赤帝司火而万物华实。太子参承雷火之威、玄冰之润,于暑湿交蒸之际炼成水火既济之质:其珠含苦以清心火,其根蕴甘以运脾湿,其性凉而不凝,其润滋而不腻,恰合《内经》3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34;之旨。观其用:上济心阴如甘露降于焦城,下运脾阳似春风拂过湿地,中滋胃津若夏云含雨。此非独草木之能,实乃天地以五运为方、六气为引,借太子仁德而化育的护命金丹,正应34;人身小宇宙,草木大天地34;的至理。

    nbsp夏长卷赞诗

    nbsp《赤珠妙道歌》

    nbsp赤帝挥鞭暑气腾,紫参承露结珠凝。

    nbsp甘融火德通心脉,苦带冰魂化脾蒸。

    nbsp雷火炼时三窍透,阴阳济处万邪澄。

    nbsp本草新篇书夏秘,一剂清凉贯九膺。

    nbsp注:诗中34;三窍34;指心、脾、肺三脏窍道,34;九膺34;言药效遍及全身。颈联34;雷火炼时34;呼应雷火炼丹之典,尾联34;清凉贯九膺34;极言药力通达。

    nbsp秋收卷预告

    nbsp话说处暑既过,金风渐起,太子参已敛火归金,根中琼浆渐化为膏。且看李时珍于秋金当令之时,见参根转现金纹、须如银丝,竟悟其34;以金制木、以收应降34;之妙用。更奇者,秋日参根遇露则香透肺腑,逢霜则膏凝如玉,与人体肺经相感,能治秋燥伤阴、久咳耗气之证。欲知此草如何在秋收之时,展其润肺生津、益气固表之能,且看下一卷《秋收卷:金风肃降参膏凝》,揭秘太白金星当令之际,太子参与肺脏的虚实玄机。

    喜欢。

第二卷 夏长卷:骄阳炙烤药性明(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