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春生卷:紫金山下灵根现(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回nbsp本草笔记录奇珍nbsp天人感应悟至理
nbsp夜漏三更,客店西厢房的窗纸上映着李时珍研墨的身影。松烟墨在古砚中化开时,水面竟浮起细小的草木纹路,恍若太子参的根须在墨汁里舒展。他提笔欲书,忽觉笔尖一沉,砚台里的墨汁自行聚成五行文字——34;木34;字如草茎挺秀,34;火34;字似药香升腾,34;土34;字若封土敦实,34;金34;字类根皮莹润,34;水34;字像汁液欲滴,这异象令他想起白日里山神所言34;草木得五行之气而生34;的真谛。
nbsp宣纸铺开时,边角的云纹竟化作真实的云雾,将34;太子参34;三字托起。李时珍刚写下34;生金陵紫金山太子陵墓旁34;,纸面上的字迹便渗出微光,透过纸张在窗棂上投下根须状的影子,与窗外老梅的枝桠交错成《易经》中的34;地天泰34;卦象。更奇的是,当写到34;味甘,性微温34;时,砚台里的墨汁忽然变得甘甜可饮,舌尖轻触笔毫,竟尝到与太子参nbspidenticalnbsp的清润之气,这分明是药物性味透过文字显化的天人感应。
nbsp34;其根呈纺锤形,如小儿指掌,此乃禀少阳初生之气;他写到此处,手中狼毫突然自行运笔,在旁侧画出幅经络图——太子参的主根对应任脉,侧根连着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须根则如浮络般遍布全身。此时窗外紫金山方向腾起紫霞,透过窗纸在图谱上形成光点,恰是人体三百六十五个穴位的位置,原来这草的形态竟暗合人体经络系统,此乃34;人身小宇宙,草木大天地34;的实证。
nbsp写到五运六气时,砚台里的墨汁突然分成六股,分别呈现青、赤、黄、白、黑、紫六色。李时珍以指蘸墨,在纸侧画出本年气运图:34;大运木,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少阳相火34;,字迹刚落,纸上的木火二色便交融成焰,而太子参的图谱竟随之变换——根色转青为木运所化,断面泛黄是土气承之,这恰如《运气学说》中34;木火刑金,土气承之34;的制化之理。他忽然明白,为何今年采的太子参温性更显,原是天地气运在草木身上留下的烙印。
nbsp当写下34;入脾、肺二经34;时,案头的《黄帝内经》突然自动翻开,书页停在34;脾为后天之本,肺为华盖34;处,文字间竟渗出与太子参相同的清香味。更惊人的是,书中34;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34;的段落下,纸面微微发烫,仿佛有股气流顺着文字游走,正是太子参补脾益肺的药效在古籍中显形。李时珍抚卷长叹:34;古人诚不我欺,药物归经之说,实乃天地人三才相通之秘!34;
nbsp写到药物七情时,他刚书34;与黄芪相须34;,案头备用的黄芪片竟自动移向太子参样本,两者相触处腾起淡金色的雾气,如君臣相得;写下34;与藜芦相反34;时,隔壁药铺的藜芦突然折断,断口处渗出黑色汁液,与太子参的清润之气形成鲜明对比。这刹那的感应让他彻悟:药物之间的相生相杀,并非人为规定,而是天地间五行之气的自然感应,恰似日月相推、四时更迭,皆有内在秩序。
nbsp此刻紫金山顶的星辰忽然连成一线,形成34;太子参34;的星象图案。李时珍推开窗,见漫山的太子参都在月光下轻轻摇曳,草叶上的露珠折射出《本草纲目》的文字雏形。他知道,此刻记录的不仅是药物特性,更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人身气血的奥秘,而这味得太子仁德与天地灵气的仙草,正通过文字将天人感应的至理,永远铭刻在本草的长河之中。
nbsp第七回nbsp春阳渐盛灵草茂nbsp紫参初显仙迹萌
nbsp季春月望之夜,紫金山顶的天文台忽然腾起五色毫光。李时珍踏着夜露来到太子陵墓时,见封土上的太子参群落已长成齐腰高的草丛,每株草的茎秆都顶着五瓣白花,花瓣脉络在月光下呈现人体经络图的荧光。他伸手触碰草叶,竟见露珠顺着叶脉流到掌心,在劳宫穴聚成微型的浑天仪,指针正指向东方角宿——此乃二十八宿中主春生的星宿,恰应太子参34;得春气而发34;的药性。
nbsp34;先生看!它们在跳舞呢!34;王小栓指着神道两侧的太子参。只见月光下,石象生之间的草丛正随着夜风起落,形成奇妙的阵法:石马前的草株左旋,石象旁的草株右转,竟暗合《周易》34;先天八卦34;的旋转之理。更奇的是陵墓宝顶的太子参,根须在地表结成巨大的太极图,阴阳鱼眼处分别生着一黄一白两株异色参,黄者如土金相熔,白者似金水相生,恰是季春34;木旺土相34;的气运显化。
nbsp李时珍伏地细察,见太子参的
第一卷 春生卷:紫金山下灵根现(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