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凤林金藤济世录》 第三卷·秋收藤实德传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咳出的痰里带着血丝,夜里盗汗不止,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请了三个郎中,吃了五十剂34;清燥救肺汤34;也不见好,家人已准备后事。滕老汉查看他的舌苔:光剥如镜,舌面有裂纹,正是34;肺肾阴虚,津枯血燥34;的危症。

    nbsp他取来调过药性的秋日藤茶,配上川贝母(去心,研末)、野蜂蜜(采自七星岩),用七星泉水煎煮。茶汤呈淡金色,表面浮着一层油光。王屠户连饮三日,夜里不再盗汗;七日时,咳出的痰中血丝消失;半月后,竟能吃下半斤红烧肉。更奇的是,他咳出的老痰里有块状物,形状如同缩小的藤叶,老司说这是34;肺中燥结化藤而出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二)肠燥便秘与茶蜜栓剂

    nbsp张媒婆的女儿年方十八,却患了顽固便秘,七八日才解一次大便,每次都痛苦不堪,脸上长满痤疮。滕老汉看她舌质红绛,脉象细数,断为34;胃肠津亏,燥屎内结34;。他不用泻药,而是将藤茶研成细粉,与野蜂蜜混合,做成栓剂,让其纳入肛门。

    nbsp三日后,张女排出的大便竟裹着一层藤茶末,呈金黄颜色,质地软润。更神奇的是,她脸上的痤疮开始消退,新长出的皮肤比以前更细腻。滕老汉解释:34;藤茶归肺胃经,肺与大肠相表里,润其肺即通其肠,此乃39;提壶揭盖39;之法。34;后来,这种藤茶蜜栓被称为34;金肠润34;,成为土家女子的养颜秘方。

    nbsp(三)目涩如砂与茶汤洗眼

    nbsp李秀才连续三年参加乡试未中,忧思过度,得了眼疾:视物模糊,干涩疼痛,如同眼里进了沙子。请眼科郎中治疗,用了34;石斛夜光丸34;也无效,反而越来越重。滕老汉查看他的眼睛:白睛红赤,黑睛上有翳膜,断为34;阴虚火旺,目失濡养34;。

    nbsp他取来藤茶,用双层纱布包好,放在铜盆里煎煮,先以热气熏眼,待温后洗眼。李秀才熏洗时,发现蒸汽中竟有细小的金屑,落入眼中凉丝丝的。三日后,翳膜开始消退;七日时,看东西清晰多了。更奇的是,他在洗眼水中发现了细小的藤叶状沉淀物,老司用放大镜观察,沉淀物竟在水中缓缓游动,如同活的藤茶幼苗。

    nbsp(四)七情配伍与五行茶宴

    nbsp为推广藤茶疗燥之效,滕老汉在茶峒镇举办34;五行茶宴34;,展示七种配伍方法:

    nbsp1.nbsp藤茶+麦冬(相须):润肺燥

    nbsp2.nbsp藤茶+玉竹(相使):养胃阴

    nbsp3.nbsp藤茶+石膏(相畏):清肺热

    nbsp4.nbsp藤茶+知母(相杀):滋肾阴

    nbsp5.nbsp藤茶+半夏(相恶):调脾胃(制其燥性)

    nbsp6.nbsp藤茶+乌头(相反):禁配(示配伍禁忌)

    nbsp7.nbsp单味藤茶(单行):清六腑

    nbsp茶宴上,老司用七种颜色的灯盏盛放茶汤,当七盏茶同时摆在桌上时,竟形成了五行相生的图案。更神奇的是,当宾客们同时饮用对应自己体质的茶时,茶盏会发出不同的鸣声,合起来竟是一首完整的土家山歌。从此,藤茶的七情配伍法被刻在茶峒镇的石碑上,成为中医配伍的活教材。

    nbsp六、秋茶结缘杏林客

    nbsp(一)铜壶煎茶与杏林叩关

    nbsp霜降次日,茶峒镇的青石板路上响起清脆的马蹄声。来者是武陵郡医馆的朱仲阳郎中,青衫上绣着金线医葫芦,腰间悬着刻有34;杏林34;二字的铜牌。他推开藤茶棚的竹门时,滕老汉正在晾晒藤茶,竹匾上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金红光泽,叶脉间的白霜如碎银闪烁。

    nbsp朱郎中捻起一片茶,放在鼻尖轻嗅,突然瞳孔一缩——这茶的香气里竟含着金桂的辛香、石斛的甘润,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金属气息。他取出随身携带的铜壶,用七星泉水煎煮藤茶,当茶汤呈琥珀色时,壶嘴冒出的蒸汽在阳光下凝成34;燥34;字,随即又化作金雨落下。

    nbsp(二)三试药效与五行医案

    nbsp朱郎中以三症试茶:

    nbsp1.nbsp肺燥咯血:药铺学徒小暑咳血,舌红少苔。滕老汉用藤茶配三七粉(相使),朱郎中观其服药三日,咳出的血块中竟有藤叶状血丝,七日痊愈。

    nbsp2.nbsp肠燥便秘:绸缎庄老板娘半月未便,腹如鼓。滕老汉以藤茶蜜栓纳肛,朱郎中见其排出的燥屎外裹金霜,形如藤根。

    nbsp3.nbsp目燥生翳:老秀才眼生白翳,视物模糊。滕老汉用藤茶洗眼,朱郎中透过放大镜,见翳膜上的藤茶金屑如星子般驱散浊翳。

    nbsp最奇的是第三案:当老秀才眼翳脱落时,竟在痰盂中发现细小的藤叶化石,叶面天然形成34;明34;字。朱郎中用银镊子夹起化石,阳光下可见叶脉与人体肝经走向完全一致,惊呼:34;此茶乃草木中的《黄帝内经》!34;

    nbsp(三)金精入方与医道融合

    nbsp二人在茶寮研讨七昼夜,创制34;五行润燥方34;:

    nbspnbsp金藤清肺汤:藤茶+桑白皮(金生水)

    nbspnbsp水藤滋胃散:藤茶+石斛(水生木)

    nbspnbsp木藤疏肝饮:藤茶+柴胡(木生火)

    nbspnbsp火藤养心膏:藤茶+丹参(火生土)

    nbspnbsp土藤和脾丹:藤茶+白术(土生金)

    nbsp朱郎中带来的医案本上,记载着奇特现象:凡用藤茶方者,药渣中必现金色藤纹,用磁石吸之,纹络竟能移动。老司见状,取来土家医祖的青铜医针,刺入药渣,针尾竟冒出青烟,在空中绘出五行相生图。

    nbsp(四)青铜铸方与茶医合璧

    nbsp立冬那日,朱郎中请来铜匠,在茶寮前铸造34;藤茶医方鼎34;。鼎身刻着五运六气图,鼎耳铸成藤叶形状,鼎腹内侧用金粉錾刻药方。当第一勺藤茶药汤倒入鼎中时,鼎身突然发出钟鸣,腾起的药雾在阳光下形成《本草纲目》的书页虚影。

    nbsp朱郎中临行前,滕老汉赠他一罐34;金精藤茶34;:茶罐用磁石制成,罐底沉着三枚金砂。三个月后,武陵郡爆发秋燥瘟疫,朱郎中用此茶配药,治愈千人,医馆门前的青铜药葫芦竟日夜散发藤茶香。后来,他在医案结尾写道:34;凤林藤茶,得金秋之精,合五行之妙,实乃医道中遗失的金丹。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七、月夜悟彻藤茶藏

    nbsp(一)七星映茶与金月开悟

    nbsp小雪前夜,滕老汉在茶寮设下34;七星茶席34;。七只磁石茶盏按北斗排列,中央放置秋茶瓮,瓮盖刻着34;秋收冬藏34;四字。当月亮升至中天,月光透过茶寮的铜瓦孔,在茶盏中形成七个金圈,老司突然惊呼:34;看!茶盏里有星象!34;

    nbsp众人凑近,见每盏茶汤中都映着不同的星官:天枢星对应肺区,天璇星对应胃区,天玑星对应肝区...滕老汉用竹筷轻点茶汤,星象竟随筷尖移动,在盏中组成藤叶形状。老司取来土家星图对照,发现茶汤星象与《五运六气星图》完全一致,只是将星辰换成了藤叶。

    nbsp(二)茶烟成篆与古今对话

    nbsp滕老汉煮茶时,特意选用立秋那天收的藤茶。当茶烟升起,竟在月光中凝成古篆文字,老司辨认出是《神农本草经》的句子:34;上药一百二十种,主养命以应天;更神奇的是,茶烟文字会随茶汤浓淡变化,当饮至第七盏时,烟篆竟变成滕老汉自己的笔迹,写下34;藤茶藏精,应秋敛阳34;八字。

    nbsp此时,茶寮的铜铃突然自鸣,老司掐指一算:34;这是三百年前土家医祖的忌日!34;众人屏息,见茶烟中浮现出模糊的人影,手持藤杖指向茶瓮。滕老汉恍然大悟,揭开瓮盖,发现藤茶表面自然形成了医祖的藤杖图案,杖头还缀着金砂凝成的露珠。

    nbsp(三)石函封经与地脉共鸣

    nbsp滕老汉将感悟写成《藤茶藏经》,用金粉抄写在藤皮纸上,放入石函埋于茶寮中央。埋函时,老司念诵《封藏咒》,突然地脉震动,石函周围涌出七股清泉,在地面汇成北斗形状。更奇的是,泉水托起石函缓缓下沉,函盖自动打开,《藤茶藏经》竟悬浮空中,文字如活物般游动。

    nbsp三日后,石函上方长出一株双生藤,藤叶背面天然形成《藤茶藏经》的文字。滕老汉摘下叶片,发现文字会随月光盈亏变化:满月时显34;金气收藤34;,新月时显34;水精养藤34;。老司用罗盘测定,这株藤的地脉与石函形成了天然的五行阵法,能自动调节藤茶的藏精之气。

    nbsp(四)万代茶盟与灵草传承

    nbsp冬至前夜,滕老汉在藤茶园立了块34;万代茶盟碑34;。碑身用五种石材拼成,分别刻着:

    nbspnbsp春藤图(木):嫩芽破土

    nbspnbsp夏藤图(火):赤叶经霜

    nbspnbsp秋藤图(金):黄叶藏精

    nbspnbsp冬藤图(水):枯藤潜阳

    nbspnbsp茶盟文(土):善德永续

    nbsp当第一缕冬阳照在碑上,五种石材同时渗出汁液,在碑前汇成茶池。滕老汉舀起池水,见水中浮现出未来景象:朱郎中的后代在京城开设藤茶医馆,土家姑娘用藤茶接待海外客商,现代人在实验室里研究藤茶的黄酮分子...老司望着池水,老泪纵横:34;藤茶的五行之道,终于要传向四海了!34;

    nbsp结语·秋藤藏精

    nbsp秋日凤林,藤茶经雨湿之困,却因滕老汉借金、水之智,转危为安,成实蕴精。驱湿筑寮,借金气肃降;滋水养茶,调药性平和;疗燥愈疾,施润燥之功;结缘杏林,传医道之妙;悟理着书,续传承之脉。秋收之序,让藤茶如金秋实谷,藏精敛气,待冬日封藏,再绽光华。

    nbsp赞诗

    nbsp秋风秋雨扰藤香,金气被欺湿困长。

    nbsp筑寮引金驱水患,滋泉养性调茶方。

    nbsp疗疾润燥施仁术,结缘杏林播德光。

    nbsp月夜悟藏天地理,藤茶收贮韵悠长。

    nbsp预告·冬藏藤韵

    nbsp且看下卷《冬藏藤韵》,冬日凛凛,凤林山藤茶入藏季,需借冬水之藏、土之养,护藤茶药性。却遇寒邪侵袭,藏茶易损。滕老汉将如何依冬藏之序,借五行之水、土之性,保藤茶封藏?藤茶又将在冬日结下何样善缘,显何新用?且听下回分解nbsp。

    喜欢。

《凤林金藤济世录》 第三卷·秋收藤实德传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