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4章 麟趾呈祥(319)[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到科考船后,我们对“潮汐珠”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它不仅能与海洋生物沟通,还能调节海洋的潮汐和生态平衡。老周兴奋地说:“如果我们能破解‘潮汐珠的能量原理,就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应对海平面上升等全球问题。”
nbsp然而,就在我们准备离开岛屿的时候,科考船的雷达突然探测到远处有三艘不明船只正在朝着岛屿的方向驶来文明重构会的人!”我立刻拿起望远镜,看到船只上悬挂着黑色的旗帜,正是“文明重构会”的标志。
nbsp“他们肯定是冲着‘潮汐珠来的,”师父脸色凝重,“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不能让‘潮汐珠落入他们手中。”
nbsp科考船立刻启动,朝着远离岛屿的方向驶去。但不明船只的速度很快,不断缩小与我们的距离。老周打开武器系统,准备进行反击:“他们船上有重型武器,我们很难正面抗衡,必须想办法摆脱他们。”
nbsp我突然想到了“潮汐珠”:“或许我们可以利用‘潮汐珠的能量,制造海浪,阻止他们靠近。”
nbsp师父点了点头:“值得一试,你集中意念,引导‘潮汐珠的能量,我来协助你调节能量频率。”
nbsp我握住“潮汐珠”,闭上眼睛,集中意念。“潮汐珠”发出强烈的蓝色光芒,船身周围的海水开始剧烈波动,形成一道道巨大的海浪,朝着不明船只的方向涌去。不明船只被海浪击中,船身剧烈摇晃,速度明显减慢。
nbsp我们趁机加快速度,终于摆脱了不明船只的追赶,朝着汤加的方向驶去。当我们安全抵达汤加的港口时,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已经在港口等候,他们接过“潮汐珠”,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入特制的保护箱中。
nbsp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协助汤加文物保护部门,对“海神岛”的遗址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记录,并在岛屿周围设立了禁航区,防止“文明重构会”的人再次靠近。塔加看着我们绘制的遗址地图,感慨地说:“我的祖父没有骗我,这座岛屿真的有海神守护。谢谢你们,保护了我们祖先的遗产,也保护了这片海洋。”
nbsp离开汤加前,我们收到了联盟总部的消息,“文明重构会”的残余势力已经基本被清除,全球各地的文明遗址都恢复了平静。但我们知道,文明保护的工作永远不会结束,还有很多未知的文明遗产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保护。
nbsp我们的下一站是中国的三星堆遗址。联盟总部传来消息,三星堆遗址的新发掘区发现了一处神秘的祭祀坑,坑内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神树的顶端,刻着与“海神岛”石柱相似的图案,怀疑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nbsp飞机朝着中国的方向飞去,我看着窗外的云层,手里紧紧攥着“潮汐珠”的照片。三星堆文明一直是考古界的谜团,它的青铜器物造型独特,与中原文明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次发现的图案,或许能为我们解开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之谜提供新的线索。
nbsp当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时,三星堆遗址的考古负责人李教授已经在机场等候。他告诉我们,新发现的祭祀坑内,除了青铜神树,还出土了一枚金色的“神树果实”,果实上刻着复杂的符号,与青铜神树顶端的图案相互呼应,而且果实中蕴含着强烈的能量,与“潮汐珠”的能量波动有相似之处。
nbsp我们立刻前往三星堆遗址,站在新发掘区的边缘,看着坑内的青铜神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青铜神树高约四米,树干上雕刻着九条龙,树枝上栖息着各种神鸟,顶端的图案果然与“海神岛”石柱上的相似,都是由海洋生物和星象符号组成。
nbsp李教授递给我们一副手套,让我们近距离观察青铜神树:“我们在清理青铜神树时,发现树干内部是空的,里面藏着一卷金箔,金箔上的文字记载,这棵青铜神树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工具,而‘神树果实则是激活它的‘钥匙。”
nbsp我们跟着李教授来到文物修复室,看到了那枚金色的“神树果实”。果实呈圆形,直径约十厘米,表面刻着与金箔上相同的文字,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老周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显示,果实中的能量与“潮汐珠”的能量虽然来源不同,但波动频率却高度一致,说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
nbsp“如果能将‘神树果实与青铜神树结合,或许能激活青铜神树的能量,解开三星堆文明的秘密,”师父看着“神树果实”,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但我们必须小心,避免像在‘海神岛那样,引发不必要的危险。”
nbsp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激活计划,在青铜神树周围安装了能量监测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在激活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都能及时应对。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教授小心翼翼地将“神树果实”放在青铜神树顶端的凹槽中。
nbsp“神树果实”刚一放入凹槽,青铜神树就发出强烈的金光,树干上的龙和神鸟雕刻仿佛活了过来,发出微弱的光芒。祭祀坑周围的地面开始轻微震动,坑内的其他青铜器也纷纷发出光芒,与青铜神树的光芒相互呼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我们紧张地盯着能量监测设备,屏幕上的能量曲线虽然在上升,但始终在安全范围内。过了大约十分钟,青铜神树的光芒渐渐减弱,树干内部的金箔缓缓展开,露出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了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他们来自遥远的“星瀚之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太平洋,与“海神文明”是同源的分支,后来因为环境变化,迁徙到了蜀地,建造了三星堆古城,并用青铜神树与“海神文明”保持联系。
nbsp“原来如此,”李教授激动地说,“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之谜,还为我们研究古代文明的迁徙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nbsp然而,就在我们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时,文物修复室的大门突然被推开,几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人冲了进来,手里拿着枪,对准了我们:“把‘神树果实交出来,否则我们就毁掉这里的所有文物!”
nbsp我们立刻意识到,这些人是“文明重构会”的漏网之鱼。李教授想要保护“神树果实”,却被其中一个人用枪指着胸口。“别反抗,”为首的人冷笑着说,“我们已经在遗址周围安装了炸药,只要我按下遥控器,整个三星堆遗址都会化为灰烬。”
nbsp老周悄悄掏出麻醉枪,对准为首的人,却被对方发现:“别动!否则我现在就开枪!”
nbsp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修复室的窗户突然被打破,几个穿着便衣的人跳了进来,迅速制服了“文明重构会”的成员。我们惊讶地看着他们,为首的人掏出证件——原来是中国警方的反恐特勤队,他们早就接到了联盟总部的通报,一直在暗中保护三星堆遗址。
nbsp“多亏了你们及时赶到,”李教授松了口气,感激地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nbsp特勤队的队长笑着说:“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以后我们会加强对三星堆遗址的安保措施,确保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nbsp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协助李教授和警方,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拆除了“文明重构会”安装的炸药,并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金箔文字的解读,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三星堆文明和“海神文明”的历史,为全球文明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篇章。
nbsp离开三星堆遗址的那天,李教授送给我们一件青铜神树的复制品:“希望你们能带着它,继续探索古代文明的奥秘,也希望你们能将三星堆文明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
nbsp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下一个目的地是非洲的大津巴布韦遗址。联盟总部传来消息,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卫城”区域发现了一处地下通道,通道内的石壁上刻着与三星堆金箔相似的文字,怀疑与“海神文明”和三星堆文明存在联系。
nbsp飞机朝着非洲的方向飞去,我看着窗外的天空,心里充满了期待。每一次的发现,都让我们对古代文明的了解更加深入,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人类的文明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保护文明遗产,不仅是保护单个的文明,更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历史和未来。
nbsp我不知道在大津巴布韦遗址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但我知道,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文明的敬畏和探索的热情,就一定能解开更多的文明之谜,守护好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的战斗还在继续,我们的故事,也永远不会结束。
nbsp大津巴布韦遗址的红土城墙在非洲的烈日下泛着灼热的光,我们的越野车停在“卫城”遗址的入口处,远处的“大围场”和“谷地遗址”像两颗散落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草原上。当地考古学家穆加贝穿着一件褪色的格子衬衫,手里拿着一卷用塑料布包裹的图纸,快步向我们走来,他的额头布满汗珠,眼神却格外明亮:“你们终于来了!地下通道就在卫城北侧的城墙下面,我们昨天刚清理完通道口的碎石,里面的温度至少有四十度,而且空气很稀薄,你们一定要做好防护。”
nbsp我接过图纸,上面用红色马克笔标注着地下通道的走向,通道从卫城城墙延伸至谷地遗址的方向,全长约五百米,中间有三个岔路口,每个岔路口都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与三星堆金箔上的文字有几分相似,只是线条更加粗犷,像是用石器直接刻在石壁上的。“这些符号和三星堆的文字有关联吗?”我指着图纸上的符号问道。穆加贝点了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通道内石壁的照片,你们看,这些符号的排列方式,和三星堆青铜神树的龙纹图案几乎一致,我怀疑大津巴布韦文明和三星堆文明之间,存在着某种我们不知道的交流。”
nbsp我们跟着穆加贝来到卫城北侧的城墙下,那里有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口周围堆放着清理出来的碎石,碎石上还沾着潮湿的泥土——显然通道内有地下水渗出。老周从背包里拿出四套便携式氧气设备和体温监测仪:“通道内的环境太恶劣,我们每个人都要佩戴氧气设备,一旦体温超过三十七度五,就必须立刻撤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我们依次钻进洞口,刚进入通道,一股闷热的气流就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腐烂植物的味道,让人几乎喘不过气。通道的高度不足一米八,我们只能弯腰前进,头顶的石壁时不时会滴下几滴地下水,落在安全帽上发出“滴答”的声响。穆加贝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个强光手电筒,光束在前方的黑暗中划出一道明亮的轨迹:“通道是用红土和石块砌成的,这种工艺在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建筑中很常见,但通道内的符号,却是我们第一次发现,之前的考古报告里从来没有记载过。”
nbsp走了大约一百米,前方出现了第一个岔路口,左侧的通道口刻着一个类似“鸟”的符号,右侧的通道口刻着一个“鱼”的符号。穆加贝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根据当地的传说,大津巴布韦的祖先认为,‘鸟代表天空,‘鱼代表河流,我们应该走哪条路?”师父蹲下身,用手指抚摸着“鸟”的符号,符号的边缘有明显的磨损痕迹,显然经常有人触摸:“三星堆文明崇拜鸟形神,青铜神树上就有很多神鸟雕刻,而且‘鸟代表天空,与‘沟通天地的寓意相符,我们走左侧的通道。”
nbsp我们沿着左侧的通道继续前进,通道内的温度越来越高,我的体温监测仪显示已经达到三十七度,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胸前的氧气设备上。又走了大约两百米,前方出现了第二个岔路口,这次的符号是“太阳”和“月亮”,师父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了“太阳”的通道——三星堆金箔上的文字中,“太阳”代表着能量的来源,与青铜神树的“激活”功能有关。
nbsp当我们来到第三个岔路口时,所有人的体力都已经濒临极限,我的氧气设备显示还剩不到一半的氧气,体温也达到了三十七度四。第三个岔路口的符号是“人”和“树”,“人”的符号是一个站立的人形,双手举过头顶,像是在祭祀;“树”的符号则与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轮廓几乎完全一致。“肯定是‘树的通道,”我喘着气说,“青铜神树是三星堆文明的核心,大津巴布韦的‘树符号,很可能指向与神树相关的遗迹。”
nbsp我们钻进“树”的通道,通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高度也增加到了两米多,前方的黑暗中隐约传来“哗哗”的水流声。穆加贝加快脚步,手电筒的光束突然照亮了前方的景象——那是一个大约五十平方米的石室,石室的中央有一个用红土砌成的圆形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用青铜制成的容器,容器的表面刻着与三星堆青铜神树完全相同的龙纹图案,容器的下方,有一条狭窄的水道,水道里的水正缓缓流动,水面上泛着淡淡的金光。
nbsp“这是……青铜容器?”穆加贝惊讶地说,“大津巴布韦文明主要使用铁器和石器,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青铜器物,这个容器肯定是从其他地方传来的!”我走到石台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青铜容器,容器的盖子上刻着一个“神树果实”的图案,与三星堆出土的“神树果实”一模一样。老周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突然剧烈跳动,能量源正是来自青铜容器内部:“里面有东西,而且能量强度和三星堆的‘神树果实几乎一致!”
nbsp就在我准备打开容器盖子的时候,石室的入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五个穿着黑色短袖的人冲了进来,他们手里拿着电击棍和麻醉枪,为首的人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眼神凶狠地盯着我们:“把青铜容器交出来,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nbsp“又是‘文明重构会的人!”老周立刻将穆加贝拉到身后,掏出随身携带的防狼喷雾,“你们怎么知道这里有地下通道?”刀疤脸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正是我们之前在三星堆遗址的合影:“我们跟踪你们很久了,从汤加到三星堆,再到这里,你们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只要拿到这个青铜容器,我们就能解开所有文明的秘密,到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听我们的!”
nbsp说完,刀疤脸的手下就朝着我们冲了过来。通道内的空间狭小,我们无法展开反击,只能一边躲避一边寻找机会。老周用防狼喷雾喷中了一个人的眼睛,那人立刻捂着眼睛惨叫起来,我趁机夺过他手里的电击棍,朝着另一个人的腿上打去,那人踉跄着摔倒在地。但对方人数众多,而且装备精良,很快我们就被逼到了石台旁,退无可退。
nbsp就在这时,穆加贝突然冲到青铜容器旁,一把将容器抱在怀里,朝着石室另一侧的水道冲去:“你们别想拿走它!这是大津巴布韦的遗产!”刀疤脸见状,立刻掏出一把手枪,对准穆加贝:“放下容器,否则我开枪了!”
nbsp“住手!”师父突然大喊一声,从背包里掏出一个信号弹,朝着石室的顶部发射。红色的信号弹在黑暗中炸开,照亮了整个石室,刀疤脸的手下瞬间被强光晃得睁不开眼睛。我们趁机冲上去,将他们一一制服,刀疤脸想要逃跑,却被老周绊倒在地,手枪也掉在了地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我们将刀疤脸和他的手下绑在石室的石柱上,穆加贝这才小心翼翼地将青铜容器放回石台,他的手还在微微发抖:“刚才太危险了,我还以为我要和容器一起掉进水道里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谢谢你,要不是你,容器可能已经被他们抢走了。”
nbsp老周打开青铜容器的盖子,里面放着一颗黑色的石头,石头的表面刻着与三星堆金箔相同的文字,散发着微弱的能量波动——这颗石头,很可能就是大津巴布韦文明与三星堆文明交流的“信物”。师父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着石头上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的是一条‘迁徙路线,从太平洋的‘海神岛出发,经过东南亚,到达中国蜀地,再向西经过印度,最终抵达非洲的大津巴布韦,这说明古代文明的迁徙范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广阔。”
nbsp就在我们研究石头上的文字时,石室的墙壁突然开始震动,水道里的水变得浑浊起来,水面上的金光也渐渐消失。老周的地质探测仪发出一阵刺耳的警报声:“不好,通道内的地下水开始上涨,而且石壁的结构不稳定,我们必须立刻撤离!”
nbsp我们立刻收拾好东西,朝着通道入口的方向跑去。通道内的地下水已经漫到了脚踝,冰冷的水流让我们的脚步更加沉重。当我们冲出洞口时,卫城的城墙已经出现了几道裂缝,穆加贝看着裂缝,心疼地说:“通道可能要坍塌了,里面的符号和石室,再也看不到了。”师父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我们已经记录下了所有的符号和文字,这些信息会永远保存下来,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秘密,不会因为通道的坍塌而消失。”
nbsp回到地面后,我们将刀疤脸和他的手下交给了当地警方,通过审讯得知,他们是“文明重构会”的最后残余势力,受一个代号为“守墓人”的人指挥,想要收集全球古代文明的“信物”,用来重建“文明重构会”的总部。而且,他们还提到,“守墓人”已经在埃及的帝王谷设下了陷阱,等待我们自投罗网。
nbsp“帝王谷?”我看着师父,“那里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所在地,难道‘守墓人想要盗取法老的陵墓,获取古埃及文明的能量?”师父点了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一本《古埃及文明史》:“古埃及文明的‘太阳能量一直是‘文明重构会的目标,之前他们没能成功,这次‘守墓人肯定有更大的阴谋,我们必须尽快前往埃及,阻止他们。”
nbsp我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收拾东西,踏上前往埃及的旅程。飞机在夜空中飞行,我看着窗外的星星,手里紧紧攥着那颗黑色的石头。从“海神岛”到三星堆,再到大津巴布韦,我们一路走来,发现了古代文明之间的诸多联系,这些联系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世界各地的文明串联在一起。而“守墓人”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这场保护文明遗产的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
nbsp十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埃及的卢克索国际机场。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负责人阿卜杜勒早已在机场等候,他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袍,手里拿着一个皮质文件夹:“帝王谷最近确实不太平,三天前,KV62号陵墓(图坦卡蒙陵墓)的入口处出现了被撬动的痕迹,而且陵墓内的温度和湿度突然异常,我们怀疑有人已经进入了陵墓,只是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nbsp我们跟着阿卜杜勒驱车前往帝王谷,沿途的沙漠在朝阳的映照下泛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尼罗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沙漠。帝王谷位于卢克索西岸的山谷中,山谷里分布着六十多座法老的陵墓,每座陵墓的入口都隐藏在岩石中,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阿卜杜勒指着远处一座被警戒线包围的陵墓:“那就是KV62号陵墓,我们已经派了专人看守,但看守人员说,每天夜里都会听到陵墓内传来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敲击石壁。”
第2754章 麟趾呈祥(319)[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