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7章 麟趾呈祥(17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离开皇宫后,林羽第一时间将自己成为状元的消息写信告诉了王夫子和李福。他相信,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定会为他感到高兴。
nbsp在京城停留了几天后,林羽便按照朝廷的安排,前往翰林院任职。翰林院是朝廷的重要机构,负责起草诏书、编撰史书、为皇帝提供咨询等工作。在这里,林羽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官员和学者,他们一起探讨学问,交流治国理念,让林羽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经验。
nbsp林羽在翰林院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很快便得到了上司和同事们的认可。他利用自己在天道图书馆中学到的知识,为朝廷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如改革科举制度、加强边疆防御、发展海外贸易等,有些建议还得到了皇帝的采纳和实施。
nbsp然而,官场并非一帆风顺。林羽的出色表现和提出的一些改革建议,触动了一些保守派官员的利益,他们开始暗中排挤和打压林羽。其中,以户部尚书张谦为首的保守派官员,更是多次在皇帝面前诋毁林羽,说林羽年轻气盛,不懂官场规矩,提出的改革建议过于激进,会影响国家的稳定。
nbsp面对保守派官员的排挤和打压,林羽并没有退缩。他坚信自己的改革建议是正确的,是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他一方面更加努力地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也积极争取其他官员的支持,尤其是得到了李修远等开明派官员的支持。
nbsp李修远对林羽的才华和人品十分欣赏,他多次在皇帝面前为林羽辩解,称赞林羽的改革建议具有远见卓识,是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考虑。在李修远等开明派官员的支持下,皇帝对林羽更加信任,保守派官员的排挤和打压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nbsp这天,林羽正在翰林院整理文件,李修远突然来到翰林院,找到了林羽。
nbsp“林羽,陛下召你即刻前往御书房见驾。”李修远说道,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nbsp林羽心中一紧,不知道皇帝突然召自己见驾是为了什么事。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文件,跟随李修远前往御书房。
nbsp来到御书房,林羽看到皇帝正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面前放着一份奏折。李修远躬身行礼后,便退到了一旁。林羽也连忙躬身行礼:“臣林羽,叩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有何要事?”
nbsp皇帝抬起头,看了林羽一眼,说道:“林羽,你看看这份奏折。”
nbsp林羽接过奏折,仔细看了起来。奏折是由边疆的将领上报的,上面说,最近一段时间,北方的匈奴部落频繁在边境活动,多次入侵我国边境,掠夺百姓的财产,杀害无辜的百姓,边境的局势十分紧张。
nbsp林羽看完奏折,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匈奴部落一直是北方的隐患,虽然近年来与大景王朝保持着和平相处的关系,但匈奴部落生性彪悍,时常会在边境制造事端。
nbsp“陛下,匈奴部落如此猖獗,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加强边境防御,保护边境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林羽说道,语气坚定。
nbsp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朕召你前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匈奴部落的入侵?”
nbsp林羽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认为,应对匈奴部落的入侵,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边境的军事防御,增派兵马驻守边境,加固防御工事,提高边境的防御能力;第二,派遣使者前往匈奴部落,与匈奴部落的首领进行谈判,了解匈奴部落入侵的原因,争取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双方的矛盾;第三,安抚边境的百姓,为受灾的百姓提供粮食和物资援助,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第四,加强对匈奴部落的情报收集,了解匈奴部落的动向和实力,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nbsp皇帝听了,连连点头:“你的建议很周全。朕任命你为钦差大臣,前往北方边境,全权负责应对匈奴部落入侵的事宜。你可以调动边境的兵马,所需的粮草、物资,朝廷都会全力支持。”
nbsp林羽心中一凛,他知道,前往北方边境应对匈奴部落的入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但他也知道,这是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也是自己为国家和百姓效力的机会。
nbsp“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应对匈奴部落的入侵,保护边境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和期望!”林羽躬身行礼,郑重地说道。
nbsp皇帝点了点头,满意地说:“好!你这就下去准备吧,尽快前往北方边境。记住,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既要保护好边境的百姓,也要尽量避免引发更大的战争,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
nbsp“臣谨记陛下的教诲!”林羽再次躬身行礼,然后退出了御书房。
nbsp离开皇宫后,林羽立刻回到翰林院,整理好自己的行囊,交代好翰林院的工作,便准备前往北方边境。李修远前来为林羽送行,他拍了拍林羽的肩膀,说道:“林羽,北方边境环境恶劣,匈奴部落又十分凶悍,你此去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是遇到什么困难,随时传信回京,我会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林羽感激地说道:“多谢李大人关心。臣定当小心谨慎,不辱使命。”
nbsp随后,林羽便带着几名随从,踏上了前往北方边境的路程。他知道,前方等待着他的,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他也相信,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以及朝廷的支持,一定能够应对这场考验,保护好北方边境的安宁,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的儒道之路,还在继续,他的仕途之路,也才刚启程两日,林羽便在途中遇到了一队护送粮草的兵卒,领头的校尉见他身着钦差官服,连忙翻身下马行礼。闲聊间林羽得知,这队粮草本是运往边境重镇云漠城的,可前几日匈奴骑兵突袭了粮道,押粮的三百士兵折损过半,如今只剩这五十多人勉强护着半车粮草前行,若再遇袭扰,恐怕连云漠城都到不了。
nbsp“匈奴骑兵当真如此猖獗?”林羽眉头紧锁,他虽在奏折中得知边境紧张,却没想到匈奴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劫掠朝廷粮草。校尉苦着脸摇头:“大人有所不知,这半年来匈奴新首领阿古拉手段狠辣,收拢了周边几个小部落,兵力比从前强盛了不少。他们专挑我们的补给线下手,云漠城如今已快断粮,守将周将军几次派人求援,可朝廷的援军还在路上。”
nbsp林羽心中一沉,若云漠城断粮,一旦匈奴全力攻城,后果不堪设想。他当即决定,暂时改变路线,先随这队粮车前往云漠城,一来能实地查看边境情况,二来也能帮着护送粮草,避免再出意外。校尉听闻,感激得连连磕头,他本以为这趟差事九死一生,没想到竟遇到了钦差大人。
nbsp接下来的路程果然凶险。行至一片戈壁时,夜幕刚降,四周便响起了马蹄声,数十名匈奴骑兵手持弯刀,呼啸着冲了过来。“准备迎敌!”林羽抽出腰间佩剑,虽他是文臣,却在青云书院时跟着武师学过些防身术,此刻虽无战场经验,却也强作镇定。随行的随从中有两名是翰林院侍卫,武艺尚可,立刻护在林羽左右,与兵卒们一同结成防御阵型。
nbsp匈奴骑兵攻势凶猛,弯刀劈砍在盾牌上发出刺耳的声响,几名兵卒瞬间便倒在了血泊中。林羽看着眼前的厮杀,脑中飞速运转,他知道这样硬拼下去,己方迟早会被歼灭。突然,他瞥见不远处有片矮树林,心中顿时有了主意,对着校尉大喊:“往树林里退!匈奴骑兵在树林里施展不开!”
nbsp校尉如梦初醒,连忙指挥兵卒向树林撤退。匈奴骑兵本就靠马力冲击,一进树林,马蹄被树枝牵绊,速度顿时慢了下来。林羽趁机让兵卒们用备好的绳索设置陷阱,又让会射箭的兵卒爬上树干,从高处偷袭。如此一来,局势瞬间逆转,匈奴骑兵接连中招,领头的小首领被一箭射穿肩胛,见讨不到好处,只得带着残部狼狈逃窜。
nbsp经此一役,兵卒们对林羽刮目相看,原本他们还觉得这钦差大人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没想到竟有如此胆识和谋略。林羽却没心思接受夸赞,他清点人数,发现又折损了十名兵卒,心中愈发沉重。“必须尽快赶到云漠城,”他对校尉说,“我们多耽误一日,城中的将士就多一分危险。”
nbsp三日后,林羽终于抵达云漠城。城墙上的守军见是朝廷的粮车,连忙打开城门,守将周将军亲自迎了出来。周将军年近五旬,满脸风霜,盔甲上还沾着血迹,见到林羽,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林大人,您可算来了!再晚几日,这云漠城就真的守不住了!”
nbsp林羽跟着周将军登上城楼,只见城外不远处,匈奴的营帐连绵数里,隐约能看到骑兵在营外巡逻。城内的士兵个个面黄肌瘦,不少人连盔甲都穿不上,只能裹着破旧的布衣,手中的兵器也多是锈迹斑斑。“城中还有多少粮草?”林羽问道。周将军叹了口气:“顶多还能撑三日,若不是大人送来这半车粮草,恐怕明日就要断粮了。”
nbsp林羽沉默片刻,说道:“周将军,我此次前来,带来了陛下的旨意,可调动边境所有兵马。你即刻派人去周边的几个据点,让他们抽调兵力前来云漠城汇合,同时传信给朝廷,催促援军加快速度。另外,我要亲自去匈奴大营,与阿古拉谈判。”
nbsp“什么?”周将军大惊失色,“大人万万不可!阿古拉生性残暴,您去了岂不是羊入虎口?”林羽却摇了摇头:“如今城中粮草短缺,援军未到,硬拼我们没有胜算。谈判或许能拖延时间,哪怕只是让他们暂缓攻城,也能为我们争取喘息之机。况且,我身为钦差,理应出面与匈奴交涉,看看他们究竟为何频频入侵。”
nbsp周将军见林羽态度坚决,知道劝不住,只得挑选了十名精锐士兵,护送林羽前往匈奴大营。临行前,他将自己的盔甲披在林羽身上,又把贴身侍卫派给了他:“大人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是情况不对,立刻突围,末将在城门口接应您。”
nbsp匈奴大营外,守卫见林羽等人前来,立刻举起弯刀阻拦。林羽拿出钦差令牌,高声说道:“大景王朝钦差大臣林羽,前来与你们首领阿古拉谈判,还不快去通报!”守卫见林羽气度不凡,又有令牌在手,不敢怠慢,连忙跑回大营禀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片刻后,大营内传来一阵马蹄声,阿古拉带着数十名亲信走了出来。他身材高大,满脸胡须,眼神凶狠,盯着林羽冷笑道:“大景的官员?怎么,是来投降的吗?”林羽毫不畏惧,直视着他:“阿古拉首领,我大景与匈奴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为何你们近来频频入侵我边境,劫掠粮草,杀害百姓?”
nbsp“井水不犯河水?”阿古拉哈哈大笑,“你们大景占据着中原的富庶之地,我们匈奴却只能在这贫瘠的草原上受苦,这公平吗?去年冬天,草原上大雪纷飞,牲畜冻死无数,百姓们连饭都吃不上,可你们大景却不肯给我们一粒粮食,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
nbsp林羽心中一动,原来匈奴入侵竟是因为去年的雪灾。他说道:“若是因为雪灾,你们大可派使者与我朝交涉,我大景一向体恤百姓,定会给予援助。可你们却选择用武力解决,伤及无辜,这难道就是你们的道理?”
nbsp阿古拉脸色一沉:“交涉?之前我们派去的使者,被你们的官员扣押,至今生死未卜,我还能相信你们吗?”林羽一愣,他从未听说过此事,看来其中定有误会。他当即说道:“阿古拉首领,关于使者之事,我并不知情。但我可以向你保证,若是此事属实,我定会查明真相,还你们一个公道。至于雪灾援助,我可以代表朝廷,答应给你们十万石粮食,前提是你们立刻停止入侵,与我大景重新签订和平协议。”
nbsp阿古拉眼中闪过一丝动摇,十万石粮食对如今的匈奴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他还是有些怀疑:“你说的是真的?若是你们事后反悔怎么办?”林羽说道:“我以钦差大臣的名义担保,只要你们停止入侵,粮食会在一个月内送到。若是你们不信,我们可以签订书面协议,若我大景反悔,你们再出兵也不迟。”
nbsp阿古拉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好,我信你一次。但我只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若是一个月后粮食不到,我定会亲自率军攻破云漠城!”
nbsp林羽心中松了一口气,虽然只是暂时达成协议,但至少为云漠城争取了时间。他与阿古拉签订了和平协议后,便带着随从返回了云漠城。周将军见林羽平安归来,还带回了和平协议,心中大喜,连忙设宴款待。
nbsp席间,林羽说起使者被扣押之事,周将军皱着眉头说:“大人,此事末将倒是略有耳闻。去年冬天,匈奴确实派了使者前来,可负责接待的是云漠城的通判王大人,后来听说那使者因言语不当,被王大人关押了起来,至于现在在哪里,末将也不清楚。”
nbsp林羽心中起了疑心,一个使者即便言语不当,也不该被随意关押,这里面恐怕另有隐情。他当即下令,传讯通判王大人前来问话。王大人接到命令后,神色慌张地来到城主府,见到林羽,连忙行礼:“不知大人找下官有何吩咐?”
nbsp林羽开门见山:“王大人,去年冬天匈奴派来的使者,如今在何处?”王大人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那……那使者因冒犯朝廷,被下官关押在大牢里,至今还在那里。”林羽追问:“他究竟如何冒犯朝廷?可有证据?”王大人脸色发白,说不出话来。
nbsp林羽见状,心中已然明白,此事定有蹊跷。他当即下令,让人去大牢提审匈奴使者。半个时辰后,侍卫将使者带了过来,只见他衣衫褴褛,面色憔悴,显然在牢中受了不少苦。使者见到林羽,连忙跪下哭诉:“大人,我是冤枉的!我只是来请求大景援助粮食,可那王大人却索要贿赂,我没有答应,他便说我冒犯朝廷,将我关押起来,还抢走了我带来的贡品!”
nbsp林羽怒拍桌子,看向王大人:“王大人,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王大人吓得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大人饶命!下官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等错事,求大人开恩啊!”
nbsp林羽冷哼一声:“你身为朝廷官员,竟敢索要贿赂,扣押使者,差点引发两国战争,罪该万死!来人,将王大人打入大牢,等候朝廷发落!”侍卫们立刻上前,将王大人拖了下去。
nbsp解决了使者之事,林羽便开始着手筹备援助匈奴的粮食。他一方面传信给朝廷,请求调拨十万石粮食,另一方面,又在云漠城周边的州县筹集粮食,尽量缩短筹备时间。周将军则趁机整顿军队,修复城墙,加强防御,以防阿古拉变卦。
nbsp半个月后,朝廷的粮草终于运到了云漠城。林羽亲自押着粮草,前往匈奴大营。阿古拉见粮食如约而至,对林羽多了几分信任。他设宴款待林羽,席间,林羽说道:“阿古拉首领,如今粮食已经送到,希望我们两国能遵守协议,和平相处。若是以后草原上再有困难,你们可以随时派使者与我朝交涉,只要合理,我大景定会尽力相助。”
nbsp阿古拉点了点头:“林大人,你是个守信之人,我阿古拉佩服。从今往后,我匈奴不再入侵大景边境,若是有其他部落敢来骚扰,我定当帮你们阻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林羽心中大喜,没想到此次谈判竟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他与阿古拉又聊了许久,了解了草原上的情况,也向他介绍了大景的文化和制度。阿古拉对中原文化十分感兴趣,当即表示,愿意派使者前往京城,学习大景的制度,加强两国的交流。
nbsp返回云漠城后,林羽立刻将此事上奏朝廷。皇帝得知后,龙颜大悦,下旨嘉奖林羽,称赞他不费一兵一卒,便化解了边境危机,还与匈奴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皇帝也采纳了林羽的建议,在边境设立了互市,允许大景与匈奴的百姓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两国的经济交流。
nbsp互市设立后,边境地区变得热闹起来。大景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草原,匈奴的马匹、皮毛、牛羊肉等也进入中原,两国百姓都从中受益,关系愈发友好。林羽则留在云漠城,继续整顿边境事务,他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提高防御能力,另一方面,又在当地推广农业技术,帮助百姓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让边境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nbsp这天,林羽正在书房处理政务,侍卫突然来报,说有一位来自京城的官员求见。林羽心中疑惑,不知是谁会来边境找他。他连忙起身迎接,只见来人竟是翰林院的同僚张默。张默见到林羽,连忙上前说道:“林兄,可算找到你了!陛下让我给你带来一封密信,还有一件要事要与你商议。”
nbsp林羽将张默请进书房,关上房门。张默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林羽:“林兄,陛下在信中说,近来朝中有些官员对你的改革建议颇有微词,尤其是户部尚书张谦,多次在朝堂上弹劾你,说你在边境与匈奴议和,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还说你设立互市,损害了朝廷的利益。陛下虽然信任你,但也希望你能尽快回京,向百官解释清楚。”
nbsp林羽看完密信,心中了然。张谦是朝中保守派的代表,一直反对他的改革,如今见他在边境立下功劳,自然会心生不满,借机弹劾他。他沉思片刻,说道:“张兄,我在边境的事务还未处理完毕,若是此时回京,恐怕会影响边境的稳定。不如你先回去,替我向陛下禀报,待我将这里的事情安排妥当,再回京复命。”
nbsp张默点了点头:“林兄放心,我定会向陛下说明情况。对了,还有一件事,陛下让我告诉你,最近南方的水灾十分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已经派了官员前去赈灾,但效果不佳,陛下希望你能在回京的途中,顺路去南方看看,协助赈灾。”
nbsp林羽心中一紧,南方水灾之事他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会如此严重。他当即说道:“此事关乎百姓安危,我责无旁贷。待我安排好边境的事务,便立刻前往南方。”
nbsp张默在云漠城停留了两日,便起身返回京城。林羽则开始着手安排边境的事务,他将云漠城的防御事务交给了周将军,又任命了一位新的通判,负责管理互市和地方政务。一切安排妥当后,他便带着几名随从,踏上了前往南方的路程。
nbsp一路上,林羽看到不少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拖着疲惫的身躯,四处乞讨。林羽心中十分不忍,他一边让随从拿出随身携带的粮食分给百姓,一边加快速度,前往受灾最严重的江南地区。
nbsp抵达江南后,林羽立刻前往知府衙门,与负责赈灾的官员汇合。知府见到林羽,连忙诉苦:“林大人,您可来了!这江南地区连日暴雨,洪水泛滥,不少村庄被淹没,百姓们无家可归。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款,大部分都被地方官员克扣,到了百姓手中的,寥寥无几。如今百姓们怨声载道,若是再不解决,恐怕会引发民变啊!”
nbsp林羽脸色一沉,没想到赈灾粮款竟被克扣,这些官员竟敢在国难当头,中饱私囊,实在可恶。他当即下令,成立赈灾督查小组,对江南地区的所有赈灾官员进行审查,一旦发现克扣粮款之人,严惩不贷。同时,他又亲自前往灾区,查看灾情,安抚百姓。
nbsp在灾区,林羽看到百姓们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吃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心中十分愧疚。他当即决定,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部分,购买粮食和药品,分发给百姓。同时,他又组织百姓们修建堤坝,疏通河道,防止洪水再次泛滥。
nbsp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江南地区的灾情终于得到了控制。百姓们有了粮食和住所,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林羽则在审查中发现,有十几名地方官员存在克扣粮款的行为,他将这些官员全部革职查办,追回了被克扣的粮款,重新分发给百姓。
nbsp江南的百姓们对林羽感激涕零,纷纷自发地为他立碑,称赞他是为民做主的好官。林羽却没有居功自傲,他知道,这只是赈灾工作的开始,要想让百姓们真正过上好日子,还需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nbsp他当即向朝廷上奏,请求调拨资金,帮助江南百姓重建房屋,修复农田,同时减免江南地区三年的赋税,让百姓们能够休养生息。皇帝看到奏折后,欣然同意,下旨按照林羽的建议执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就在林羽准备留在江南,协助百姓们重建家园时,京城传来了急报,说皇帝病重,让他立刻回京。林羽心中一惊,皇帝的身体一向康健,怎么会突然病重?他不敢耽搁,立刻安排好江南的事务,带着随从,快马加鞭地向京城赶去。
nbsp一路上,林羽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知道京城的情况究竟如何,也不知道皇帝病重是否与朝中的争斗有关。他只希望能尽快回到京城,为皇帝分忧,也为大景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nbsp经过数日的奔波,林羽终于抵达京城。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前往皇宫。皇宫内气氛凝重,宫女和太监们都神色慌张,不敢多言。林羽来到御书房外,只见李修远正站在门口,神色憔悴。
nbsp“李大人,陛下的病情如何?”林羽连忙上前问道。李修远叹了口气:“林大人,陛下的病情十分严重,太医们也束手无策。陛下一直念叨着你,让你回来后立刻去见他。”
nbsp林羽心中一痛,连忙跟着李修远走进御书房。只见皇帝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他看到林羽,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吃力地伸出手:“林羽……你来了……”
nbsp林羽连忙跪倒在床边,握住皇帝的手:“陛下,臣回来了!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啊!”皇帝虚弱地笑了笑:“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如今朝中……人心浮动……张谦他们……一直想把持朝政……朕担心……朕百年之后……大景会陷入混乱……”
nbsp林羽心中一紧,说道:“陛下放心,有臣在,定不会让张谦等人得逞!臣会辅佐太子,维护大景的稳定!”皇帝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
第2617章 麟趾呈祥(17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