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5章 飞机不能给你们(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就是国内在航空科技研究方面的现状,说是刚起步不为过吧?”

    nbsp娄亚柳脸上有些尴尬,点了点头。

    nbsp“这架F4战斗机,对比我们当前的水平,差距至少在二十年以上,您同意吗?”

    nbsp“嗯,我同意。”

    nbsp“机身可以测绘仿制,这个很简单,但是我听说现在生产歼六飞机的零部件还做不到统一,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还没有做到标准化生产,所以就算测绘了,想制造合格的机身都很困难,这还是最简单的一件事,而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这些厂子都做不好。”

    nbsp“但是一架战斗机最核心的是雷达和发动机,我们的研究院能生产多普勒雷达吗?能生产这样推力达到80千牛的发动机吗?”

    nbsp陈晋问的问题,让娄亚柳、张汉昌等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nbsp雷达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基本可以算是没有。

    nbsp华夏的雷达起步很晚,50年代时,S国帮助华夏建设了机载雷达工厂,生产一种只能测量目标距离,不能测量目标的速度和没有数据解算的SPD5M雷达测距器,SPD5M装备于米格19S型歼击机,采用电子管的CL1型雷达测距器相当简陋原始,不能搜索目标,测量距离只有2千米,夜晚及恶劣气候条件下基本没用,只有白天飞行员目视发现目标后再把雷达对准目标才能为航炮提供弹道计算,由于探测距离和角度较低,并不能支持近距空空导弹。

    nbsp50年代末华夏又引进了米格19P夜间截击机的RP5型机载雷达,这种雷达只能跟踪单个目标,探测距离只有56千米,杂波信息处理水平比较简单,容易被干扰,但可以在夜间使用,华夏仿制的称为CLl型,配备歼5甲歼击机,成为80年代之前华夏空军的主力夜间歼击机。

    nbsp在CLl型基础上改进抗干扰能力的SL2型机载雷达也装上了歼6甲型全天候截击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SL2型机载雷达用单脉冲体制替代圆锥描体制,采用了可以定向发射的卡塞格伦天线,单脉冲雷达只需要一个脉冲就能获得目标信息,虽然技术指标并没变化,仍旧采用电子管,但由于雷达体制变化导致研制过程困难重重,一直拖到70年代才完成研制,在歼6甲飞机基础上研制的歼6乙截击机装有RP2U截击雷达,探测距离千米,只能跟踪或攻击一个目标,机翼可挂4个导弹发射装置,连发间隔为编队飞行时间隔小于2千米时还不允许发射导弹,这种战斗机还用到90年代。

    nbsp历史上也是在这个时期,华夏开始仿制在Y国获得的漂亮国F4战斗机残骸上的雷达。但由于工业能力上的差距开发极不顺利。

    nbsp华夏在研制歼8战斗机时专门组建了607雷达研究所,参照S国RP22雷达研制SL4单脉冲雷达雷达,这种华夏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机载火控雷达采用了大功率磁控晶体管和液压驱动搜索、跟踪一体化天线,探测距离达20千米,虽然1967年就完成样机研制,但问题太多,试飞一直拖延,直至1982年才设计定型,导致70年代已经试飞成功的歼8战斗机只能配备CL2A型雷达测距器,此时国外脉冲多普勒雷达已经服役多年,CL2A型雷达测距器只是加大了功率,提高了作用距离,提高攻击距离和精度,由于歼8、歼7B型歼击机开始批量装备,SL4火控雷达又没有研制成功,空军只能继续研制CL3型雷达测距器,采用抛物面天线,可以自提供目标距离,探测距离和精度有所提高,又根据歼7E战斗机的要求发展了CL3A型,一直服役到21世纪。

    喜欢。

第945章 飞机不能给你们(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