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1章 上赶着送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早上值。

    nbsp今天百官的反应相比昨日有着明显的区别。

    nbsp天色未明,皇城内外已是一片肃杀。

    nbsp王清晨甚至看到一些巡逻的卫队已经配备了掌心雷,若是发生巷战,这玩意儿可是大杀器。

    nbsp这两日王清晨上值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骑着得意,防的就是个万一。

    nbsp百官身着素服,依品级列队于宫门外等候早朝。

    nbsp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往日里低声的寒暄与闲谈今日全然不见,每个人都垂首敛目,仿佛生怕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会引来莫测的祸端。

    nbsp宫门缓缓开启,内侍尖细的声音划破沉寂,引导百官鱼贯而入。

    nbsp丹陛之上,御座空悬,新帝梁朝尚未临朝。

    nbsp但御座之下的格局已悄然生变。

    nbsp左相杜秀臣立于文官班列最前,神色沉静,目光低垂,仿佛脚下冰冷的金砖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nbsp新任右相王冕立于其侧,这位世家代表的面容上看不出太多喜怒,只是偶尔抬眼扫视殿内时,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审慎的权衡。

    nbsp而更引人注目的位于是武将班列首位的魏国公源徒。

    nbsp这位大朔的将星,竟是罕见地上朝。

    nbsp他一身戎装未卸,甲胄在晨曦微光中泛着冷硬的色泽,手按剑柄,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如电般扫视着殿内每一个角落,无形的威压让许多文官不敢直视。

    nbsp王清晨突然想到了董卓,当初想必也是这般威势。

    nbsp新帝赋予他京畿防务全权,此刻他便是这大殿之内最具实权的人物之一,也是新朝武力的象征。

    nbsp只要自家老丈人没有二心,那么梁朝的皇位就会固若金汤。

    nbsp王清晨按品级立于户部官员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无数或明或暗的视线从自己身上扫过。

    nbsp昨日暖阁召见、火线接任户部左侍郎的消息,显然已在这些嗅觉灵敏的官员中传开。

    nbsp他面色平静,仿若未觉,心中却如明镜般清楚,自己已从工部的实务领域,一步踏入了帝国权力核心的漩涡边缘。

    nbsp“陛下驾到——”

    nbsp内侍悠长的唱喏声响起,百官齐齐躬身。

    nbsp梁朝在一众内侍宫娥的簇拥下步入大殿。

    nbsp他依旧一身素缟,脸色依旧带着守灵的疲惫与哀戚,但步伐沉稳,目光扫过群臣时,已初具帝王威仪。

    nbsp这算是其和朝臣的第一次正式会面。

    nbsp其实是有违礼制的,正式的朝会应是在正式登基之后,但是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挑这个瑕疵。

    nbsp“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nbsp山呼万岁之声在大殿中回荡,比之昨日灵前,多了几分规整,却也透出几分试探性的敬畏。

    nbsp“众卿平身。”梁朝的声音多了几分颤抖,不知是初登大宝的紧张,还是守灵哀伤未消。

    nbsp“谢陛下。”

    nbsp起身后,大殿陷入短暂的沉默。所有人都知道,新朝第一次正式朝会,即将定下未来的基调。

    nbsp果然,杜秀臣率先出列,手持玉笏,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奏。先帝驾崩,举国同悲。然国不可一日无君,礼不可一日废废。臣请陛下,依祖制,于先帝大殓之后,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正位改元,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nbsp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亦是程序的第一步。

    nbsp梁朝微微颔首:“准奏。此事由左相总揽,礼部、太常寺、鸿胪寺、钦天监协同办理,务求庄重肃穆,合乎礼制。”

    nbsp“臣,遵旨。”杜秀臣躬身领命。

    nbsp紧接着,王冕出列:“陛下,臣亦有本奏。先帝山陵寝制,工程浩大,耗资甚巨。然国库不盈,百业待兴。臣请陛下示下,是否一切依永陵旧例?或可酌情减省,以示新朝体恤民力之德?”

    nbsp这话问得颇有技巧,既点明了财政困难,又将“体恤民力”的美名抛给了新帝,同时也在试探新帝对先帝身后事的态度。

    nbsp梁朝沉默片刻,缓缓道:“先帝功盖寰宇,山陵寝制乃国体所系,不可轻言减省。所需用度,由户部全力筹措,工部精心营造。然右相所言亦有理,具体规制,着工部、礼部再议,总要以庄严为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陛下圣明!”王冕躬身退下。

    nbsp这算是两道传统程序,为的就是程序正确,且为彰显新皇孝心,体恤社稷万民。

    nbsp百官都心知肚明,所以并没有真的就此讨论。

    nbsp随后,几位官员依次出奏,所言多是国丧期间的仪制、官员服丧规定等琐事,梁朝皆快速决断,条理清晰。

    nbsp显然第一次朝会大家磨合的不错。

    nbsp不过,此时一位御史出列,奏请严查先皇驾崩原因。

    nbsp陛下何时开始服用丹药?丹药又是何人所制?为何会使先帝骤崩?

    nbsp殿内气氛骤然紧绷起来!

    nbsp那御史的声音不高,却在寂静的大殿中激起层层涟漪。

    nbsp无数道目光或惊骇、或探究、或忧虑地投向御座上的年轻帝王。

    nbsp先帝死因,这是每个人都不敢轻易触碰的禁忌。

    nbsp梁朝面色平静,看不出丝毫感情波动。

    nbsp源徒同样如此,似乎已经进入了入定状态。

    nbsp“邵御史所言极是,先皇骤然薨逝,当查明死因,以慰其在天之灵,朕有意将此事交由你查办,你可敢接?”梁朝缓缓开口,目光凝视着跪在地上的那位邵姓御史。

    nbsp百官齐齐缄默,看此人如同看死人一般。

    nbsp他们还没见过上赶着送死的人。

    nbsp那御史闻言,脸色瞬间煞白,持笏板的手微微颤抖。

    nbsp他本意或许是搏个直言进谏的名声,却万万没想到新帝竟直接将这烫手山芋塞到了他手里。

    nbsp御史台不是三法司之一,但是特别情况下也会主办案件,但肯定不是这种案子。

    nbsp说白了这种案子就是给三法司准备的。

    nbsp此时有人上赶着接锅,一旁三法司官员全都是松了一口气。

    nbsp先皇死因?这显然不是他一个御史能担得起的?无论查出什么,都是泼天的大祸!

    nbsp“臣……臣……”邵御史喉头滚动,冷汗涔涔而下,一时竟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nbsp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nbsp梁朝的目光淡淡扫过下方,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嘴角几不可察地弯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喜欢。

第511章 上赶着送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