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6集:新机遇成果初显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第二项:高频启停响应——延迟达标。

    nbsp第三项:厚板穿插形变控制——边缘温差±1.2℃,达标。

    nbsp他翻到记录本最后一页,找到之前写的“响应延迟”备注,用笔划去,旁边写下可接受。”

    nbsp小李伸了个懒腰:“这回客户开机,估计连皱眉的机会都没有。”

    nbsp“他们不是皱眉。”刘好仃说,“是赶时间。我们快一秒,他们就能多出一块板。”

    nbsp老黄合上工具箱:“接下来是不是该试生产了?”

    nbsp“不急。”刘好仃盯着屏幕,“今天的数据要再跑一遍验证,明天早上七点,再来一轮。”

    nbsp“还要来?”新人甲有点惊讶。

    nbsp“一次成,不算成。”刘好仃说,“得让它次次都行。”

    nbsp老黄点点头:“也是,机器这东西,不怕一次灵,就怕次次不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小李看了眼系统时间:“七点二十八分,我得去交接班了。”

    nbsp“去吧。”刘好仃说,“数据都传到共享平台了?”

    nbsp“传了,备份两份,新人甲刚确认过。”

    nbsp“我也走了。”老黄提起工具包,“明早我提前半小时来,看看启动状态。”

    nbsp新人甲收拾好笔记本:“我回去把补偿模型再优化一下,加个环境温度自动识别。”

    nbsp“去吧。”刘好仃说,“明天早点来。”

    nbsp人陆续离开,控制室安静下来。设备运行声低沉平稳,屏幕上各项指标稳定在绿色区间。刘好仃没动,手里捏着记录本,一页页翻着测试数据。

    nbsp墙上的钟指向七点三十五分。他起身走到主控台前,重新调出三号炉的实时监控画面。炉体内部温度分布图呈均匀渐变色,像一块被熨平的布。

    nbsp他点开日志记录,找到第一次重启的时间节点,放大响应曲线。从指令发出到加热启动,间隔波动极小。

    nbsp“比自己快了。”他低声说。

    nbsp桌上的对讲机忽然响了一声,是生产调度的呼叫:“三号炉,测试结束了吗?八点十五的排产还能按时吗?”

    nbsp“能。”刘好仃按下通话键,“七点四十五前交炉。”

    nbsp“好,我记下了。”

    nbsp他松开按键,目光回到屏幕。系统提示:动态校准模块运行正常,内存占用已降至五成三。

    nbsp他翻开记录本,在“明日计划”栏写下:“七点前到岗,观察二次启动表现,重点关注底部温升趋势。”

    nbsp写完,他合上本子,轻轻放在台面右侧。左边还放着那份打印稿,边角微微卷起,口袋里那支笔也还在。

    nbsp他坐回椅子,调整了一下坐姿,双手搭在膝盖上,眼睛没离开屏幕。

    nbsp七点四十七分,系统自动进入待产模式。所有测试模块转入后台休眠,仅保留基础监控。

    nbsp刘好仃没动。他盯着温度曲线,看它平稳地滑行在安全区间内。

    nbsp八点整,生产调度发来消息:“三号炉已接入排产系统,第一单开始预热。”

    nbsp他回复:“收到。”

    nbsp然后重新调出动态校准的日志文件,开始逐行检查采样间隔。

    nbsp新人甲发来一条消息:“补偿模型更新版已上传,加了温湿度自动识别。”

    nbsp他回了个“好”字。

    nbsp老黄也发了条语音:“明早我带小张一起,把探头固定方式改一下,减少信号延迟。”

    nbsp他听了,点了回复,却没说话,只打了个“嗯”。

    nbsp小李最后发了张截图:共享平台的数据看板已自动生成今日测试报告,标题写着“响应延迟优化初测结果”。

    nbsp刘好仃放大那张曲线图,看了很久。

    nbsp屏幕右下角,温度曲线微微上扬,像一条缓缓抬起的手臂。

    nbsp他伸手,点了点“打印”按钮。

    nbsp打印机嗡地响起来。

    喜欢。

第1576集:新机遇成果初显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