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苏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事特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网]https://m.miaoshuwo.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卡蒂娅摇摇头,否认了曼图洛夫的猜测。“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并?内容已经乱序请到  阅读!?有通知我。通知我的,是斯大林同志。”

    这些言语,对曼图洛夫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让他遇到了不少的麻烦。

    “我……”曼图洛夫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因为当时时间太紧,曼图洛夫没来得及询问卡蒂娅的意见。

    “我爱你!”曼图洛夫给出了一个毫无相关的回答。但这么一个离题回答,居然能让卡蒂娅接受,换来一次浪漫的激吻……

    卡蒂娅也望着曼图洛夫的眼睛,说:“你什么你?”

    “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

    当地生产的肉类也会被送到新西伯利亚州的肉类食品加工厂里,制成罐头,送到苏联各大城市,还会送到驻扎在苏芬边境的红军手上,为即将进攻芬兰的苏联红军提供高热量的肉类产品,包括苏联特有的,斯拉夫人的最爱——“萨洛”(腌肥猪肉)罐头。

    身为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女儿,卡蒂娅享有一般人没有的特权。当时,伏罗希洛夫是和斯大林关系最为亲密的朋友之一,也是巨头级的人物,在党内、国内的影响力和地位仅次于斯大林。

    如今的新西伯利亚,已经不再是一座革命前,人口只有数万的小镇,而是一座人口达到五十万的城市。在曼图洛夫这个本地人的大力建设下,这里已经成为了西伯利亚的工业中心,交通中心、贸易中心,并跃升为全苏联第六大的城市。

    在两年前,当曼图洛夫接替埃赫,成为代理州委书记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质疑他是否能够胜任这个位置,甚至还有不少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说他指控前州委书记埃赫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升到那个位置上。

    这两年来,在曼图洛夫的努力经营之下,那里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大型国营农场,以机械化,系统化,集团化的方式,高效地生产大量的粮食。

    他所做的一切,不但是为了报答这处养育自己的地方,还是为了贡献国家,让这个地方能在二战时,为苏联红军供应足够的粮食、弹药、武器,为击败法西斯分子出一份力。最重要的,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取得出色的政绩,为进入苏联权力核心铺路。

    “担任什么职位?”曼图洛夫好奇的问了一句。

    事实上,新西伯利亚州的农业和畜牧业一直都很发达。在鄂毕河西岸的广阔地区,有着一大片肥沃的可耕地,面积超过三十万平方公里。

    卡蒂娅嫣然一笑道:“没错。”

    “你向米哈伊洛夫同志申请把我调回莫斯科之前,究竟有没有问过我的同意,理过我的感受?”

    “沃罗佳,你坏坏!”卡蒂娅用她白嫩的,差点被冻僵的手指,用力地在曼图洛夫的鼻尖上按了一下。

    除此之外,新西伯利亚州的畜牧业也是重点发展的对象。直到1939年秋季,猪的存栏数目已经达到了40万头,奶牛的存栏达到了36万头,牛奶的产量增加到70万吨,肉类产品的产量也提升到了11万吨。

    “斯大林同志?这么说,你要离开共青团,进入党组织工作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西伯利亚是一个寒冷的地区,这不单只是人们的印象,还是铁一般的事实。到了冬天,那里确实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要寒冷,但这并不代表那里不适合耕作和畜牧。

    再说了,马林科夫可是一个出了名的马屁精,最爱拍斯大林马屁。而和斯大林关系最亲密的人,正正是伏罗希洛夫。如果得罪了伏元帅,就算是马林科夫这样的人物,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虽然马林科夫已经是一个比较大的人物,身兼中央书记和中央组织局委员的重要职位,但和开国元勋,身兼国防人民委员和政治局委员,手握军政两大权的伏罗希洛夫相比,其实并不算是个怎么样的角色。

    “是这样的。”卡蒂娅说了人事安排的来龙去脉。“原来的莫斯科州委第二书记切尔诺索夫(Борис_Николаевич_Черноусов)同志被调回他的出生地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升任州委第一书记。

&nb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事特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